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李正建:编制修船指数意义重大

企业   2024-11-06 12:58   广东  

在日前结束的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SPCC)第90次会议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李正建提出了以“全球修船定价权”为重要标志的“修船强国十年愿景”,并表示,出台和完善修船指数是“修船强国十年愿景”中行业治理的重要选项。

中国修船市场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实物量与价值量之间的“剪刀差”现象始终困扰着行业。通过关注修船坞的利用率、修船周期的长短以及修船企业的订单量等指标编制修船指数,可以全面了解修船市场的供需状况。这些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市场的当前状态,还能够为未来的市场走势提供预测依据。


重新启动编制正当其时


修船指数并非新概念。李正建表示,当年,《中国修船企业》编辑部编制“行业修船坞资源利用情况”为的就是给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修船指数奠定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数据的应用范围一度局限于SPCC成员内部,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为修船指数的编制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所以,重新启动修船指数的编制工作并加快步伐,对修船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与修船业紧密联系的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央企集团,都可成为这一公共产品的发布者,李正建认为,在修船指数的研发过程中,目标对象的统一选择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深入分析修船市场的特点,以确定哪些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统一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反复,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发布者少走弯路


在经济学中,价格的涨跌常被视作衡量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一传统观念有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价格作为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体现,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繁荣与萧条,但其波动性、滞后性以及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的特性,使得它有时难以全面、准确地刻画行业的真实状况。此外,修船业有其特殊性,李正建表示,如果要用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还需解决五方面问题:是定义投标价,还是定义成交价;是反映询报价,还是结算价;数据来自买方,还是卖方;如何避免数据失真;以及如何实现数据的可复核。显而易见,目前这五方面还不具备条件破题,李正建提出,可以通过研究资源利用程度间接反映供求关系。


资源利用程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透过一个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可以窥见其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是否健康。资源利用程度的变化往往能够先于市场价格反映出行业的调整趋势,为相关方提供更为及时的决策依据。



统一研究方法大有必要


对于通过研究资源利用程度开展修船指数的编制工作,李正建表示可参考当年《中国修船企业》编辑部编制“行业修船坞资源利用情况”的方式,同时提出第一阶段的产品名称可叫作“修船景气指数”,即用过去的报告期的船坞利用率,反映市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求平衡,又或者是供大于求。


他介绍,首先,要定义“船坞利用率”为资源利用程度的标志,虽然码头、车间、劳力和其他设备也是资源利用的要素,但初期可暂不展开研究,毕竟船坞是修船的最主要资源,船坞的空与否具有判断市场景气与否的典型意义;其次,在初始阶段,定义“标准坞档”为5天/艘,之后再逐步完善;再次,定义“报告期”和“报送数据”,为过去的一个月本厂各船坞5个坞档的“空”或“满”,其中24小时周期里无船在坞或没有进出坞作业的就是“空”,24小时周期里有船在坞或有进出坞作业的就是“满”;最后,定义“报告期”和“报送数据”的范围,第一步是spcc成员的所有大小船坞,第二步纳入非spcc成员的所有巴拿马型或灵便型以上的船坞。在定义为以上几个指数后,通过公式“行业资源利用率(Di)=各厂各坞的满坞档数(Dm)/所有坞x所有报告期坞档(Dn)x 100%”,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修船景气指数”。


在得出“修船景气指数”之后,李正建表示,还要安排具有大数据能力的第三方负责各厂报送数据的复核工作,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避免较大的失真。比如,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船视宝”,已经具有行业内众多客户,并与中国船协修船分会有着成功合作的经历,具备较为完善的算理算法,可以作为修船指数这一产品运行的技术支撑首选。


此外,李正建认为,行业组织在修船指数的出台和完善方面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发布者(或共同发布者)首选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从研发到运行的技术支撑首选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前者承担着行业发展统筹协调的重要职责,后者具有行业发展科技进步的引领能力。SPCC作为定期协调会议机制,也可以是研发和运维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原创内容,未经本报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已经本报授权使用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如有,不得违反该作品限制声明,且需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注明“来源:《中国船舶报》或《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以及作者名称”。如违反上述声明,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中国船舶报
《中国船舶报》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