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秦淮三大风流才子

文摘   2024-10-30 09:55   江苏  

南京十里秦淮流传着秦淮八艳的故事,后人赞之:“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也声名鹊起,特别是路过的科考学子犹如过江之鲫。那么,谁才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有人认为首推是唐寅,毕竟“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现实版的唐寅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才华横溢,科考苏州府试第一名,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


唐寅《桃花庵歌》中“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反映了其放荡不羁的一生。唐寅因卷入科场舞弊案,从而退出官场,晚年贫困潦倒,靠卖画维持生计。


有人认为应该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侯方域。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把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与侯方域的一段爱情故事,也是宣染的家喻户晓。


在秦淮河边媚香楼,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题诗折扇作为定情之物,扇上题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古音读qia)。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李香君后遇豪强逼婚,以死相拒,血溅折扇。画家杨龙友在此扇上又添画了几枝桃花,时称“桃花扇”。


都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够担当“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个名头,我以为“第一”应该是“最早”的。首推集书法、诗词、绘画之大成者,魏晋风流才子王献之,秦淮河古桃叶渡流传着1600年的《桃叶歌》及诗中的爱情故事,最好地诠释了“风流”二字。


东晋时期南京时称建康。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曾入选明代“金陵十八景”和清代“金陵四十八景”。


“桃渡临流”景观


“古桃叶渡”牌坊上的楹联: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


牌坊反面的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 。


桃叶古渡镌刻王献之的《桃叶歌》(也有说是与其爱妾桃叶的唱和诗):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

风波了无常,无命江南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这几段情诗记载了东晋时期秦淮河边上的一段风流佳话,为纪念王献之,遂把其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


桃叶歌


诗碑廊镌刻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有关桃叶渡的诗词。

宋代词人姜夔(kuí)《杏花天》: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清代词人赵文哲《桃叶渡》


题小诗一首:

十里秦淮

十里秦淮漂画舫,千年风月入船舱。

六朝独占金陵地,八艳空怀末代殇。

水榭浆声摇曳影,楼阁灯火照霓裳。

江南自古多才子,著尽风流到建康。


作者:孙光


文章来源:带你去旅行诗意天涯



渡江胜利纪念馆旧址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挹江门城楼上。挹江门城楼地处扬子江畔,石头城北,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八字山相连,该城楼建有一座仿明宫殿式样的两层宫殿式门楼,门,飞阁流丹,画梁雕栋,古色雅致。新馆是200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为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而异地新建的,位于渡江路1号。
现存挹江门开辟于1921年,当时只有一个门洞,原称为海陵门。1929年为使孙中山灵枢顺利送往中山陵,将其扩建为三道拱门,易名挹江门。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这里浩浩荡荡入城的。1984年4月23日,为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经过重新整修后,在此城楼建立了渡江胜利纪念馆。
馆内珍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记载了中国革命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寻求真理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
挹江门城楼面积近1200平方米,展厅面积436平方米,担负着渡江战役的文物资料征集、保管、研究、陈列宣传等工作。现展出渡江战役历史珍贵文物资料及照片、图表、复制品、实物等近千件。陈列分为四大部分: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百万雄师过大江;把红旗插遍全中国。整个展览生动地反映了解放战争史上,人民解放军将士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人民,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光辉战斗历程,展示了革命战争史上的伟大革命战争场面和史实。
馆藏照片有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在小山沟茅屋前五人合影,展示了以邓小平、刘伯承为首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办公的情景,受到观众的敬仰。在珍贵历史图片中,有展示举行渡江宣誓大会的场景,有反映千百只渡船冒着枪林弹雨直奔南岸的,有护厂工人为迎接解放而英勇斗争使用过的大锤、扁担、铁钩等武器,还有渡江将士使用过的望远镜、指南针、军大衣、毛毡等物品,显示了百万雄师过大江威震山河的历史史实。这些文物和史料充分说明,人民军队和老百姓组成的渡江大军是无坚不催、势不可挡的。
展出的实物有:江北人民为子弟兵运粮草救伤员使用的木制三轮手推车,解放军渡江使用过的各类枪炮与缴获的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外国制造的轻重机枪,原"总统府"秘书长办公室门牌及美制餐具等。
馆藏的毛主席等领导人在淮海等三大战役中制定签发的部分作战指令、文件等,更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教育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该馆于1993年被列为南京市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成为青年少参观学习,获得历史知识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播渡江精神的重要基地。
挹江门位于南京下关黄土山与八字山之间,城门上建有双檐翘角敌楼9间,是目前南京较为完好的城楼之一,也是市区交通要道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这里入城的。
挹江门于1921年开辟,当时只有一个门洞,称为海陵门。1931年扩建为三拱门,易名挹江门。1984年4月23日(南京解放35周年纪念日),在此城楼成立了渡江胜利纪念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书写了馆名。
展出大厅面积为436平方米,各种文物、资料近千件。全馆共4个展厅。第1部分“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形势”重点展出1946年7月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东北、华北、华东三大野战军相继发起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第2部分“将革命进行到底”。着重反映解放区广大军民加紧训练,准备渡江迎接解放的史实;第3部分“百万雄师过大江"主要展出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向江南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规模巨大的渡江战役。第4部分“把红旗插遍全中国”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仅用3年多时间,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渡江胜利纪念馆展出大厅有各种文物、资料近千件。全馆共4个展厅。
第1部分“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形势”重点展出1946年7月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东北、华北、华东三大野战军相继发起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第2部分“将革命进行到底”。着重反映解放区广大军民加紧训练,准备渡江迎接解放的史实;
第3部分“百万雄师过大江"主要展出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向江南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规模巨大的渡江战役。

第4部分“把红旗插遍全中国”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仅用3年多时间,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辉湟胜利,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新馆)从2009年4月23日起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上午还举行了大型广场演出——《永远的风帆》,4月24日下午江苏省委、省政府,南京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开馆仪式,省委书记梁保华、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省长罗志军、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开馆仪式。
渡江胜利广场上,彩旗飘扬、鲜花绽放,49“颗”红星式样的风筝在天空高高飞翔。省市和部队领导、在宁老同志代表、解放军和各界群众代表等1000多人,共同参加新馆开馆仪式,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
建设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就是要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展览展示,追忆那段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铭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丰功伟绩,牢记历史,开创未来,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我们一定要把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完善好、管理好、利用好,把它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南京城市文化的“红色地标”。
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挹江门城楼馆区(老馆)和渡江胜利纪念碑组成。主馆区位于位于长江与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公园,由胜利广场和主馆区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5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渡江胜利纪念馆兴建于2009年4月,为纪念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长江之滨、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已经成为南京市的一个红色地标。
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挹江门城楼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


纪念馆介绍

渡江胜利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南京渡江战役胜利而建造的。
1979年4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设了渡江胜利纪念碑,1984年4月在挹江门城楼成立渡江胜利纪念馆。
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入口处上方镌刻邓小平 1987年4月题写的 “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在主馆区旁建有临时展厅。主展厅内共展示各类文物和复制品40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500余幅。展览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序厅, “风雨仓皇”, “天翻地覆”, “人间正道”, “胜利之都”,纪念厅。
渡江胜利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六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到了夜晚,49颗红色五角星连同49根大型红色立柱在江边闪耀,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革命者奋勇向前,又似连天烽火,让人们追忆起6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追忆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与豪情。
渡江胜利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南京》。渡江胜利纪念碑呈双帆船形,碑座为紫绛色船体,白色双帆正中悬挂一枚直径2.5米,重约400公斤的铜质渡江胜利纪念章。
挹江门城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挹江门开辟于1921年,原称为海陵门。1929年为使孙中山灵枢顺利送往中山陵,将其扩建为三道拱门,上下共五层,易名挹江门,其字由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从挹江门入城的。挹江门城楼为仿明宫殿式样的两层宫殿式门楼,黑瓦雕门,飞阁流丹,画梁雕栋,古色雅致。城门上建有双檐翘角敌楼9间,是南京保存较为完好的城楼之一,面积近1200平方米。现作为渡江胜利纪念馆资料研究、文物征集、渡江老战士交流和临时展厅。
渡江胜利、南京解放是重大历史转折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新中国的诞生,同时赋予了南京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的文化旅游院
官方认证: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