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概况讲解词
河南之古,历史文化之厚重自不必说了,很多前辈的文章中都有精美的介绍,在此就不过多陈述了.此次咱们就在地理上了解一下河南.其实如果用地理语言来概括河南的话非常简单:三山夹两河,我们河南一亿多人口就是生活在这三山两河的范围之内的.所谓"三山"就是豫南山地,豫西山地和豫北山地,”两河”指的就是我们河南人的母亲河--淮河和黄河.咱们先说三山,从豫南山地开始说起,豫南山地有两个主要的山脉,大别山和桐柏山。从我们河南的东南角大别山开始说,大别山在我们河南称为红色的山和绿色的山。之所以称为红色的山,因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从大别山深处走出好多红军老战士,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中国实行军衔制的时候,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多达上百位,其中有一位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被称为和尚将军的许世友上将军。所以大别山也是我们河南一条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说大别山是绿色的山,因为它处于我们河南的最南部,降水丰富,植被茂密,气候温暖湿润,整个山上郁郁葱葱。大别山的山峰海拔几乎都在五百米之上,在众多山头之中,有一个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而且咱们中国十大名茶,河南第一大名茶——信阳毛尖就产于此处。顺着大别山往西面走一点就来到了桐柏山脉,它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八百里秦岭绵延到河南的东半部分,而淮河就发源于此,而且桐柏山也是一个神话之山,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就长眠于此。从秦岭的东半部分往北面直走就来到了豫西山地,豫西山地分成很明显的两部分,豫西南和豫西北,豫西南以伏牛山为主,在伏牛山脉脚下有一个我们河南的历史文化名城,豫西南中心城市——南阳。可能现在说起南阳,大家对它的印象不是太深刻,但是从古至今南阳人为我们国家一直做着巨大的贡献。古代的南阳有人类的四圣,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现代的南阳更是贡献不断,比如:前几年中央台热播的几个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它们的作家就是南阳的二月河,14年底刚开通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就是南阳的丹江口水库,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创始人就是南阳的王永民等等。我建议各位,以后有机会不妨到我们南阳走一走,看一看。您现在能看到的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府衙文化——内乡县衙,全亚洲最大的恐龙蛋化石基地等等。豫西北最出名的山就莫过于北邙山了,不知大家听过一个流行语没有?叫“生在苏杭,吃在两广,葬在北邙”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人间美景,适合人类生活,两广之地的人可以说在吃的方面是全国闻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吃不到。而葬在北邙就有很大的说头了,因为北邙山的北面就是母亲河黄河,葬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头枕山,脚踏川,子子孙孙做高官”风水位置好。而且北邙山的主体结构在洛阳北面,紧靠洛阳城。洛阳是九朝古都,建都时间有一千五百多年,在洛阳登基的帝王有105位,都城里的王公贵族富商大户更是多如牛毛。由于北邙山的风水原因,所以百年之后基本上都往北邙山上跑。所以到了唐朝就有诗人王建这样来描写北邙山“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也曾经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由此可见,北邙山的古墓是如何之多,北邙山的名声又是如何之响。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古墓群,那么盗墓就显得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农村墙上老喜欢写一些标语,比如什么“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等,您知道人家洛阳那边是怎么说的吗?“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所以洛阳铲也就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事物了。由于自古洛阳地区就盗墓成风,所以国宝唐三彩也就在盗墓与反盗墓的角逐过程中逐渐的进入了世人的视线之中。有人曾经拿豫西北和豫南相比较,可以说一个地一个天,因为豫南降水丰富,而豫西北只有一个词“干旱”,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但是我们河南的主题文化就是从豫西北发展而来,如果大家和一个纯粹的河南人打交道会发现他们身上多多少少还有一些豫西北的影子,所谓的大事不含糊,小事不在乎。由于比较干旱,又缺少水果,但是人体需要补充水分,所以养成了豫西北的人爱喝汤的一个习惯。他们集中体现在豫西北的中心城市——洛阳城。大家如果有机会在洛阳住一晚,早上早点起床,在洛阳的大街小巷转一转,会发现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各种汤味之中,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狗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胡辣汤等等。乃至于在武周时武则天在洛阳登基做皇帝,这个大妈也是爱汤的主,为了满足自己能顿顿喝汤的嗜好,让御厨集体创作制作出了国宴——水席,也是汤汤水水,大饱口福。跨过黄河之后就来到了豫北山地,主要有太行山而构成。有人曾经说过“八百里太行,把最美的一段留在了河南”,这话一点也不假,太行山 从进河南一直到出河南可以说处处皆风景。咱们可以来简单的罗列一下,从太行山进入河南的安阳说起,有林虑山,太行大峡谷,红旗渠;进入鹤壁有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鬼谷子隐居的地方),大伾山;新乡部分有八里沟,天界山,万仙山,特别是万仙山上郭亮村的绝壁长廊更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进入焦作又有被称为北方最美的山水景观云台山;到了济源还有王屋山,大家都知道太行分两部分,王屋与太行,愚公移山的地方。太行山上有五大名片也全部在我们河南,第一个名片是华北最大的一处丹霞地貌景观,它的集中之处在云台山部分的红石峡景点,整个峡谷深六十八米,长两公里,最宽处三十米左右,最窄的地方不足三米,那真是曲径通幽,丹崖碧水。第二张名片是太行猕猴,而且又被称之为北方美人猴,几乎每个猴子都是双眼皮,大眼睛,柳叶眉,红脸蛋,樱桃小口。第三张名片是北方最大的一处万亩竹林保护基地,在太行山脚之下的焦作博爱县,据说那儿也是中国第一批玄学人士竹林七贤隐居的地方。第四张名片是咱们中国第二个拳术,内练一口气的太极拳,发源之地在太行山脚之下的焦作温县陈家沟。第五张名片是中草药,不可否认,一个名山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药库,太行山上有中草药多达上百味,其中最常见的有金银花,连翘等,最著名的有四味,都是产自于古代称为怀庆府现代叫焦作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关于它们各自的药效,我师父刘光伟有更详细的介绍)。回头说一下两河,在1952毛主席来河南视察黄河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定要把淮河的事情治理好,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指的就是我们河南的这两个母亲河。咱们先说淮河,其实淮河在我们河南流的并不长,从秦岭的东半部分桐柏山而发源,流经我们河南的南阳地区一部分和信阳地区,从信阳地区进入安徽。但是它在河南部分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我们河南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喝着淮河或者淮河支流的水而长大的。而且在河南段的淮河也被称为北方没有被污染的少数几条河流之一。提起黄河,可能对于外省特别是南方省份的客人来说,总有一种梦萦绕在心头,总认为是一种汹涌澎湃,浊浪滔天的场景。但是对于我们河南人来说,特别是在黄河两岸居住的河南人来说,可谓是既爱又恨。之所以爱,是因为古时候河南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荣誉几乎都是黄河赐予的,以前有人曾经说过无论您是哪儿的人,只要来到了河南就相当于回到了娘家,这话一点也不假,不必说百家姓里有百分之八十的姓氏来自于河南。咱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无形中就承认自己的父系要么是炎帝要么是黄帝,黄帝出生及建功立业之地就在郑州南面一点的新郑,那么郑州北面的黄河又是中下游的分界线,是古黄河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起始点,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想一下,父母都在河南,那么来到河南可不就是回到了娘家吗。但是,对黄河的恨也是经久不绝,因为这个母亲太桀骜不驯了。据史料记载“两年一次小的泛滥,三年一次大的泛滥,十年一次改道”为两岸的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其中离现在比较近的两次大的人为水患可以说几乎改变了河南,明朝末期的时候李自成率军进攻北京城,途径河南,当时河南的省府在开封,开封是城高墙厚,大军围困了一个多月没有攻下来,李自成为了尽快拿下开封,就引开封北面黄河之水倒灌开封城,大水之前开封有居民四十多万,大水过后老弱病残不足两万,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最近的一次在1938年,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国民政府暂时迁都重庆,为了迫使国民政府尽快投降,日军紧接着又举行了徐州会战,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国军队一路败退,河南省府开封沦陷,中牟被克,当时国军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就想出了以水代兵之法,1938年6月9日在郑州北面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造成了豫,皖,苏三个省,四十四个县,直接淹死,饿死89万,受灾一千多万人口的黄泛区。其中河南受灾20个县,而且主要在最富饶的豫东平原。因为河南三面是山,只有豫东是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平均海拔50米左右,水囤积在豫东形成了一片沼泽之地。有人说大水过后必有大旱,因为局部的气候调节失去了平衡,所以38年豫东大水,42年豫西大旱,前几年冯小刚所导的《1942》所描述的就是豫西大旱,河南人逃荒要饭的悲惨历程。回头再说豫东,因为地势低洼,水流不走,要想把水整干,只有靠太阳的蒸发和地表的下渗,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水干了后,由原来的肥沃土壤变成了盐碱风沙之地,寸草不生,所以建国后在豫东才能出了一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治理盐碱风沙地。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治理,由原来的黄泛区变成了现如今的大粮仓。河南多山,本来平原面积就少,况且河南的土地面积只有16.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份中是中等偏下的。但是河南的人口却是全国第一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那么少的土地养活那么多的人口是一项多么庞大的工程。所以一直以来河南的农业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前二十年如果你来河南,河南的重工业可能您没印象,但是河南的农产品深加工业相信各位都吃过,比如三全的水饺,思念的汤圆,双汇的火腿,好想你的大枣,包括方便面,您可以吃的是不同品牌,不同口味,但是他们在河南建的都有加工厂,有人说每吃十桶泡面就五桶半产自河南。在如此富饶的土地之上现在沿黄河一线又有黄河三宝而存在,开封的花生,特别是黑皮花生,富含硒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中牟的西瓜,皮薄肉沙多汁;新郑的红枣,皮薄肉厚核小,所谓一日三颗枣红颜永不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美容颜颜。好了各位,相信大家通过三山两河,对我们河南已经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也相信在未来的几天大家在我们河南会不虚此行,谢谢各位!
说起黄河,我想大家的感情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共唤黄河一声母亲,妈妈。陌生是因为很多朋友至今都没有见过黄河。更别说游黄河了。而在今天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不仅可以看见我们的母亲黄河更可以在它的怀抱中徜徉游览。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登长城非好汉,不游黄河心不甘”。这句话虽然非常简单,却道出了我们无数炎黄子孙对我们母亲河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无数的诗人和文学家都曾用最美的语言赞美我们的母亲,其中有一位说的很好,他说,黄河啊,千百年来哺育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因为黄河的颜色浸染到每个人的皮肤上,因为黄河的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灵魂中。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别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们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到黄河边上也可以和黄河比比,看看两种颜色是不是十分相像,连我们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转战华北的时候也曾说到,我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更是把黄河和整个中华民族放在同一高度,同呼吸共命运,血脉相容。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的垦利县注入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5.2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二长河。但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和长江一样长,和大海一样宽阔。水利专家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更清楚的了解黄河。把黄河拦腰分成三段:从发源地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是上游。黄河上游碧波荡漾,水是清的,让你很难想象它就是以后的黄河,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啊。从河口镇到我们河南郑州的桃花峪,黄河进入了中游,进入了中国最大的黄土区域黄土高坡。它沟壑相见,绵延起伏,黄河在流经这里的时候因为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颜色染成了琉璃黄,成为了一条浊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晋陕之间,黄河以300里的巨大落差,齐刷刷的切割着黄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带了下来。真是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冠九州啊.从桃花峪再往后到垦利县的入海口,就是黄河的下游了。一下子进入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31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平原。它一马平川,一望无垠,如此平坦的地势,黄河流到这里,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缓,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断的沉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们的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长年积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见的奇观-----悬河,地上河了。在我们的七朝古都开封,黄河的水位已经高出了开封十几米,在们的省会郑州,黄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经高出郑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随着黄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啊。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黄河从黄土高原冲刷携带下来的泥沙有16.4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砌起来,堆成高,宽,厚各一米的土堤,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长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个人可以分到1.3吨,比我们吃的粮食还要多。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黄河水中试试看。上岸之后任你怎么拍打都会留下一层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沙啊。那么这么多的泥沙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啊,每年都有12亿吨的泥沙注入渤海湾为山东省填海造陆了。所以山东省的陆地面积在逐渐增大,而水域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于是,就有人担心,黄河不断的堆积泥沙向大海延伸,这样下去的话,中国会不会有一天和日本连起来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日本的旅游团队到达这里后都会有一项特别的仪式,那就是植树造林。除去这12亿吨,其他的四亿吨都沉积在了黄河下游的河床上,但正是这四亿吨的泥沙,却给黄河的治理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千百年来我们的母亲在给予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灾难。翻开中国的治黄史,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黄长达13年。采用疏导法治理黄河,得到了百姓的推举成为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正可谓,治黄者,得天下。后来自夏以后,无论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黄河。但是终究因为治理技术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年里,黄河泛滥500多次,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谓“三年两泛滥,两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犯。下令扒开花园口大堤,引起洪水泛滥。虽然暂时延缓了日军的进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89万人丧生,1560万人流离失所。上百万亩良田变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们黄河下游的经济难以有大的发展。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你们对黄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想,这个问题,河南人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们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对黄河的感情可以说是既爱又恨。我们爱她,是因为千百年来它不仅供应着我们的人畜用水,还灌溉着上百万亩的良田。到了今天还发挥着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蓄水发电。但是也有人说我们恨母亲,因为每个几年母亲都要发怒,每次发怒之后生灵涂炭,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说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却利了一条线;害才害了几十年,利却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讲黄河的功和过的话,黄河的功要远远大于黄河的过。今天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南。中国八大古都占了1/2,馆藏文物130万件,约占全国的1/8,地下文物全国第一,这些不正是黄河留给我们的财富吗。黄河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早在150万年前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哺育了8000年前的裴李冈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使河南在长达21个朝代,3600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1938年,冼星海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当时正是日本入侵中华时期,很多文人投笔从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当他望着滔滔的黄河水,依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当时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们靠着黄河这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们的母亲在建国后安然度过了60年。1952年 ,毛主席来到郑州黄河游览区,站在黄河边上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当时正是国家大兴水利的时期,在对待淮河的问题上,毛主席说根治淮河,对于长江,主席说治理长江。而对母亲,主席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52年之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办好,52年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办法彻底的办好。然而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号召4年之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年中两次到达黄河边,带领我们抗洪抢险的官兵与黄河做赛跑,可见治理黄河已经迫在眉睫。于是1957年,我们在黄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组工程----河南三门峡大坝。是苏联老大哥支援中国建造的156个工程中唯一一个水利工程。但苏联朋友不了解黄河,他们不知道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问题。所以50年之后,这个大坝的窟窿已经被泥沙积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门峡大坝后又相继建成了杨家峡,龙羊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在90年到01年11年的时间里,投资300多个亿。同德国,比利时,英国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专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砖结构的大坝将使黄河的历史改写,将使黄河的自然灾害由60年一遇变成千年等一回。20年之内黄河下游的河床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们中国的俗话,那就是黄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让黄河变清,谈何容易啊。有专家说,我们全国人民每人都扛上几锹。要600年后,黄河才能改变。这600年,我们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河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多爱自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回报母亲的却太少太少了。对于所有的炎黄子孙来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黄河,现在我们能对母亲尽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这是我们对母亲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了。可喜的是,到了今天黄河上有两大难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一是黄河之上架桥难。因为大桥建成后,会因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升高。于是桥面就快要与河水齐平了。需要不断的建新桥来替代老桥。二是自古黄河难行船,千百年来黄河上都无法行船。我们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只能望河兴叹。我想我们大家什么大江大河都见过,什么样豪华的船都见过。可生活在黄河边上的黄河儿女,乘船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梦想。今天我们乘船的意义非同寻常。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在黄河上行驶的船只。这种船是专门为黄河量身打造的气垫船。气垫船,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底部是高压气囊。行驶的时候船身升高40---60公分悬空行驶,就解决了一般船只容易遇到河床底部的泥沙搁浅的问题。我们的气垫船从陆地码头出发、穿越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桃花峪。桃花峪这个地方虽然非常的普通。但在中国的版图上却是是用红笔来勾画的。它不仅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而且也是黄土高坡和华北大平原的分界线。一边是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坡,而另一眼望去则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穿越桃花峪,逆流而上最终到达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左为楚又为汉,就成了今天我们下象棋时的楚河汉界。而对于这件事情,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给出了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途中,我们的气垫船会在河边停靠,您可以走下船去摸一摸黄河水,和我们的母亲河来一次亲密接触。也可以踩一踩黄河的牛皮地,体验一下我们黄河牌席梦思。更可以再岸边将你的思念之情毫无保留的在母亲面前释放。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有个郑氏寻根的团队来到黄河游览区。其中有位叫郑水法的老人在乘船游览黄河后竟长跪在河边,失声痛哭。那一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以前我对黄河的了解仅仅是第二长河。当我长大后,尤其是做了导游以后,我对黄河每多一分了解,就让我对她多一分深深的爱。让我想起小时候曾念过的一首诗:“小的时候,我只知道你是一条河,长大之后,我才知道你给我很多。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你的血,我的胸膛里跳动的是你经久不息的脉搏”。我想,对于我们所有的华夏儿女来说,能够在有生之年来到黄河边,拜一拜我们的母亲。这,也就是心灵回家的旅程了。无论你在哪里,根在河洛,寻根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最大的心声。尤其是在2006年,我们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雕塑,106米高的炎黄二帝像。告诫人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黄河的儿女。我们这次旅行,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意义,就是探亲。大家来到我们的黄河母亲身边,可能会感觉我们的母亲瘦了很多,脸上也多了很多皱纹。她已经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么丰满丰腴了,但她永远是我们的妈妈,母亲。在此,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一首很有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想起自己的妈妈,但是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妈妈此刻一定都在思念着我们,惦记着自己的儿女。每当到达黄河游览区,每到看到黄河母亲,每当提到、想到黄河妈妈,我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含辛茹苦的把我抚养成人,但当我把带领游客走遍万水千山,当我饱览黄河那壮观的景色的时候,我想到她其实也还没有能够看看这条养育了所有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一直以来都想在下团之后带她看看,但却因为种种不是理由的理由未能实现。到如今,也只能一次次惭愧的在看到黄河,想到黄河,提到黄河的时候,在祝福我们的母亲的时候在心里也给她送上祝福。借此机会,我想说,在祝福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也要祝我的妈妈当然也包括在座的各位朋友以及我们的司机师傅的妈妈健康长寿。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让我们趁着妈妈还有时间,趁着我们还有机会的时候,再看一眼我们的黄河母亲,为自己,也为我们亲爱的妈妈。 从两千年前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到一千五百年前盛唐时期河南洛阳国际化的全盛时代,再到一千年前北宋河南开封成为世界闻名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东京。河南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敞开,吞吐万汇,兼纳远近,集中了几千年来重要的文化精髓,熔铸一体,这片土地在大河之南开花、结果、生长,直到今天成为灿若星海的中国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今天的河南,正以开放的怀抱,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中原更出彩。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又称“中州”“中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辖17个省辖市、 157个县(市、区),截止于2017年12月末,全省总人口10788万人,常住人口9532万人。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的历史话剧,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曹魏中原称雄,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及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历史的风云变幻使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幕幕的改朝换代,已随鼓角争鸣,刀光剑影携尘而去,斯人已去,却还是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痕迹。在河南,可以领略最古老汉字甲骨文的魅力,可以追溯造福人类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可以观摩享誉世界的少林功夫、太极拳,可以追寻古丝绸之路悠悠驼铃之声。河南无比珍视这些历史瑰宝,也正在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基因靓起来。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8000年历史的裴李岗文化遗址、5000年历史的仰韶文化遗址、4000年历史的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京杭大运河郑州通济渠段先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积淀形成了黄河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姓氏文化等多样化的文化奇观,代表禅武文化的少林功夫更是闻名全世界。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出三门峡后经小浪底流入黄淮平原,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全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26家,拥有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等4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开发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也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2017年,河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6.65亿人次和6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7%、17.12%,接待海内外游客量全国排名第五,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第八。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中国的姓氏都是有源流的,最早的源头追溯到太昊、少昊、炎帝和黄帝,他们的后裔不断分支,发展为更多的姓氏。黄帝后裔留传至今的姓氏最多,因为他的后裔长期统治中原地区或整个中国。如颛顼、帝喾、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后裔,他们的后代所分支的姓氏都可以归入黄帝系统。黄帝本姓公孙,名轩辕,因长于姬水而姓姬。传说黄帝有25个孩子,得姓者有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从黄帝时代到先秦时期,黄帝直系子族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侯国),共分衍出510个氏。《中原姓氏寻根》较详细地介绍了源于河南的106姓,其中有78姓都属于黄帝系统,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三月三拜轩辕”,据史书记载,黄帝去世以后,其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帅诸侯朝奉之,开启了绵延数千年的祭祀黄帝历史。此后,拜祀活动盛世官拜,乱世民拜,从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拜谒黄帝,到今天新郑黄帝故里的拜祖大典,这个传统习俗已延续2000多年。从2006年到2018年,连续13年的拜祖大典,已经成为炎黄子孙追思先祖懿德的盛世庆典,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吴伯雄先生,副主席江丙坤、林丰正先生,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中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都曾先后莅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希望河南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做贡献。”(1)铁路。全省铁路营运里程5466公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两个小时可以抵达中国重要的一线城市,郑州-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郑州)主要运营指标保持全国前列。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2)航空。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截止于2017年12月末,机场旅客吞吐量222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9万吨,货运吞吐量全国排名第七;(3)高速公路。通车里总程数6448公里,连续七年位列全国第一;(4)通信。国家骨干公用电信网“八纵八横”中有“三纵三横”途经河南。随着交通网络布局的完善,产业体系逐渐完备,河南不仅是“中国粮仓”,也成为了工业大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河南“朋友圈”越来越大,“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买全球、卖全球”正在成为现实。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抢抓机遇,重点谋划。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万亿元,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固定资产投资4.4万亿元,增长10.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一批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加快实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立,经济发展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地位更加突出。中国有句话叫朋友多了路好走。河南正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抢抓开放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通道,完善郑州—卢森堡货运、客运航线网络,积极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与此同时强化郑州中欧班列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让河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一步建好开放平台,高质量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高水平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更大气魄参与世界经济循环。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产业、经贸、教育、文化、旅游、人才等领域合作,在互利共赢、互学互鉴中拉近和五洲四海的朋友们心与心的距离。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必定是一个有内涵的城市。一千多年前,黄沙默默响驼铃的丝绸之路蜿蜒横亘于塞下边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河南通过空中丝绸之路再次横跨三大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河南博大的城市胸怀,这样的胸怀将怀抱多种产业在河南孕育、发展、扎根,河南必将奋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定有让世界共赢共享的新成就!郑州是河南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郑州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5000年的皇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600年前就是商王朝的都城所在地,那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和陶瓷业已经相当发达。郑州出土的瓷樽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
这里曾经是夏商,管国,郑国,韩国的都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8代为州。周武王曾将其弟管叔封于此,称为管国。春秋时期,这里又是郑国大夫子产的封地,隋文帝开皇年间,这里才开始称为郑州。这里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的嵩山风景名胜区,还有黄河和大河村原始村落为代表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还有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康百万庄园,轩辕黄帝故里和杜甫故里等旅游胜地。
童蒙时代,学走中国象棋,我们就知道了楚河汉界。小学,学中国历史,我们知道了郑州新郑是中华名族始祖黄帝的出生地。初中学习地理我们知道了桃花峪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同时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学语文,我们曾为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动。高中,读中国通史,我们知道了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学习近代史我们知道了郑州是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策源地;伏在课桌上,我们曾为蒋介石下令扒开这里的花园口使无数百姓葬身黄河水而抽泣。
第一个在郑州建都的朝代是夏朝,当时的都城位于登封,以前叫阳城,由于距今的时间有4200多年,所以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特别多,郑州最主要建都的朝代是商朝-----商都郑州。 据史记《殷商。成汤》记载,商朝最开始定都于亳,由于黄河水患和氏族之间不断征战,迁都于郑州,最后由盘庚迁到安阳小屯村附近才逐渐的稳定下来,历经了8代12王,共256年。所以郑州市商朝中期的都城,古称商城。3600年前,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工匠,闪烁着世界上最灿烂的光芒,它的灿烂和辉煌让后人对着世界上第一道曙光所惊叹!在50年代,一位小学老师韩维周于它不期而遇,从而揭开了商城神秘的面纱。 1950年秋天,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采集到一些纹饰的陶片和磨光石器,韩维周酷爱考古,他感觉到自己的陶片不同寻常,于是拿到文物部门去鉴定,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些东西为商代遗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采集到的不起眼的陶片和石器,无意间揭开了商王朝的面纱。1952年,由于文化部和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举办首届考古人员培训班,他们把郑州确定为实习地点。商朝都城完成土方共87万平方米,完成筑城大概需要1300万个劳动力,如果每天有10000个奴隶劳动的话,完成城墙建造的话,需要3—4年的时间,郑州商代城墙的发现,填补了商代前期文化的空白,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武王伐纣灭商以后,除了积累大量财富外,他还贱买贵卖,我们现在所说的买东西也和当时的现象有误。商部落最早的发源地是东夷部落,东夷部落当时主要居住在今天的山东地区,他们的图腾是太阳鸟,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金乌或三足乌鸦。“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太阳鸟,如果我们去过山东日照的话会发现,日中的市标就是太阳鸟,有句骂人的话叫“鸟人”,这句话说出来我们非常生气,但是如果你对日照人说:“你是鸟人吗?”他们会非常高兴的说:“是,我是鸟人”。那就代表他们是地道的日照人,东夷部落交换用的媒介就是贝壳。 我们很多汉字贸易的贸,货币的货,贷款的贷下面都有个“贝”字,海洋在东边,陆地在西边,人们把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往来称之为“买东西”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五行中西方属金,东方属木,人们把买一些金属制品或木制品,称为买东西。到了周代,周武王把管叔封与此,称为管城,到周成王时期,成王都城在镐京,管叔联合另外两个诸侯联合叛乱,周成王平叛成功。管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一直到今天,郑州依然有个管城区。东周时期,都成在洛阳。据《东周列国志。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有一次在管城的废墟上打猎,抓住了一只老虎,于是派人在此看守。后来慢慢的形成了郑州非常有名的屯子叫“关虎屯”。洛阳到郑州有150公里,在当年往返需要两天时间,周天子嫌太远,经常看他抓到的老虎很不方便,于是把关老虎的地方往西移了一些,移到了郑州和洛阳之间的荥阳市,在这里建了一个牢,把老虎关在了这里,后来形成一个关隘,名叫“虎牢关”。《三国演义》上,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的地方就在虎牢关,关虎屯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园,巧合的是,今天的郑州市动物园就建在关虎屯那里。 春秋时期,郑州市郑国的都城,郑国以前是定都在陕西咸林的,后来迁都到郑州,为了区别以前的郑国,命名为新郑。名称一致沿用到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个成语叫“东道主”和新郑有关。秦国定都在陕西,郑国在秦国东边,《烛之武退秦师》中,秦国攻打齐国,必经之地就是郑国,秦王想顺道把郑国也给灭掉,郑国派遣使臣烛之武去游说秦王,烛之武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就是您把郑国给保留下来,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给您提供粮草啊,军费啊啥的,对您也没有什么坏处。秦王一想,是啊,有道理啊,于是就把郑国给保留下来了,“东道主”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来自于郑州。 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五霸变为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当时韩国的都城就定都在郑州新郑,今天的新郑依然保留着2700年的郑韩故城。 战国以后,郑州逐渐的衰落下来,这也造成了郑州这座城市历史传承的断层,在古代文明长期断层的今天,郑州又确定了建立商贸城的重新定位,“商城”的双重含义,已经让郑州分不清古今了,不过值得肯定的是郑州3600年前的繁华早已被超越,新的传奇,每天都在继续。郑州今天的发展才斤斤100年的时光,它的发展源于一条铁路,与河北省会石家庄一样,郑州也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大家都知道京汉铁路,京汉铁路因为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而闻名于世,1896年,当时清政府准备修建一条从北京卢沟桥到武汉汉口的卢汉铁路。熟悉中国地理的朋友都知道,从北京卢沟桥到武汉汉口们如果画一条直线的话,这条直线其实刚好经过开封,但是后来这条没有经过开封,而是往西边拐了75公里,到了当时的郑县,现在的郑州。这因为一个人,正是他改变了京汉铁路的走向,同时也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发展轨道。他就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在晚清是非常有名的,是个人物,也是洋务运动的坚决支持者,亲手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清政府、国民党,包括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很多都来自汉阳兵工厂。伴随着毛主席一生的数字“8341”,据说同汉阳兵工厂也有关系,说毛主席有一把手枪,手枪上的编号是“汉阳造8341”。说是享年83岁,掌权41年,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毛主席的卫队确实是“8341”部队,2002年才解散。张之洞当时上书清政府,他说铁路不能经过开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开封段的黄河已经形成了地上悬河,当年的技术条件、架桥或者修隧道都不可能;二是开封段土质非常疏松,地壳不稳定,如果说这条铁路即便修成了,一旦黄河再次发生泛滥,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那么既然铁路不能经过开封,应该从哪走呢?张之洞说:“走郑县。”因为郑县有邙山,有浮戏山,有嵩山,比较坚硬,适合铁路。清政府采用了张之洞的建议,卢汉铁路最后从郑县穿过,郑县就是现在的郑州。从那以后,郑州开始飞速的发展起来,而开封则成了没落的贵族。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仟到郑州,开封经济自此萎缩。现在的GDP在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前三。一是因为开封地址疏松,是泥沙沉积所形成的,不适合高楼大厦;二是开封北面的黄河是悬河,如果开封市是省会的话,一旦黄河再次发生泛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非常严重;三是开封地下有很多文物,市政府规定不能破坏文物。正是这条铁路改变了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自此一座城市飞速发展,一座城市完全没落。1928年陇海线又经过郑州,陇海线与京广线交汇,形成了东西南北交通的大十字架。1949年,郑州的市区面积仅为15平方千米,人口仅为15万人。当时的郑州市“电灯不明,马路不平;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郑州有两大风沙源:一处是郑州东北部,也就是现在的花园口,柳林镇的地方;另一处就是京汉铁路以西,今天的碧沙岗公园的位置。其实原来的碧沙岗不叫碧沙岗,叫白沙岗,因为它连着沙丘,每次起风暴,漫天遍野,昏白一片,故名“白沙岗”。1928年,冯玉祥将军任河南省主席,他为了纪念北伐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在这个位置上修建了一个陵园,取“碧海丹心,血染黄沙”的意思,改名“碧沙岗”。冯玉祥将军在郑州做了很多事。冯玉祥是安徽巢湖人。在河南驻军时规定行军打仗不许损坏树木,军队驻扎不准在树上栓马。同时规定“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株”。还作了一首打油诗“老冯住郑州,遍地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所以他赢得了“植树将军”的美称。老百姓称冯玉祥为“布衣将军”、“基督将军”,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1924年冯玉祥与李德全结婚,喜宴上每桌都是四菜一粥:炒豆腐、炒鸡蛋、白菜炖肉、半只烧鸡和一碗小米粥。当时吴佩孚为庆寿大摆筵席之时,冯玉祥则送去了一坛清水。冯玉祥还规定,只允许上级个下级送礼:如奖品、慰问品。不许下级给上级送礼,在他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的各级官署一般都有这样的对联“万分廉洁,只为小善;一点贪污,便是大恶。”用冯玉祥自己的诗来概括他的一生则是“平民开,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报国。”冯玉祥也是基督徒。在开封有鲁智深倒抜垂杨柳的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原来有五百铜罗汉,非常精美华丽。由于中原大战,把这些铜锣汉给熔化了,造子弹的弹壳,非常可惜。大相国寺里的千手观音是银杏树雕成的。冯玉祥觉得劈了做柴火烧掉怪可惜的,就把它保留了下来,现在已成为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郑州的风沙着手进行治理,大面积的进行绿化工作。当时市长宋致和从上海的法国租界买了上百万棵梧桐树苗,在郑州广泛种植,现已成为郑州市市树。这种梧桐树最早产于中国的西双版纳,法国人把这树种带到了法国种猪,最后在上海法国租界也种了一些。在法国,他们把这种树种称为中国梧桐,在中国我们称之为法国梧桐。今天的郑州动物园和东风渠当时全部成了苗圃,当时郑州市各个街道、小巷都有法国梧桐,当时在郑州东南边和东北边种了刺槐。今天的郑州国家森林公园就是那时候栽种起来的。郑州当时的绿化面积一度达到56%,所以称之为“中原绿城”。50年代郑州老城区面积不大,东郊、西郊、市里基本上可以区分郑州市区规划。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以后,郑州市开始膨胀,发展很快,修了很多路。郑州的路非常有特点,在西郊把南北走向的路以河南省内的山脉来命名,如伏牛路、嵩山路、桐柏路。还有一些东西走向的路以河南省内的一些河流来命名:如黄河路、淮河路、长江路等。同样,有一些横平竖直的路以经几路或纬几路来命名,有一些小的街道则体现了时代特色:如铭功路,团结路,友爱路等。郑州就是这样,有历史却没有历史记忆,有文化却没有文化遗存,没有青山绿水却又特别的向往青山绿水。70年代郑州最北边是黄河路,80年代郑州最北边是农业路,改革开放三十年,郑州已经发展到黄河边上了。这种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举一个例子:1954年省政府从开封迁到郑州后,郑州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当时有17名公交司机,6辆公交车,13条线路。到了今天,郑州公交总公司有1万多人,各种公交车将近5000辆,公交线路222条,一天路程达60多万公里,相当于每天绕地球赤道15圈。今天的郑东新区与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并称为中国三大新区之一。1997年,郑州市面向国际招标,招标内容是郑东新区15平方公里的规划权。一位老人携带者他的理念风尘仆仆的来到中原大地,他的理念是“城市与生活共生”,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1997年的时候,这位叫黑川纪章的日本老人就提出了“城市与生活共生”,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叫“和谐”。在众多的竞标者中一举夺取郑州这座城市150平方公里的规划权。第一次去郑东新区是2006年,当时的郑东新区已经建成,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去看烟火,去的时候,那里明亮的灯光让我着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我们郑州的灯火辉煌。”特别是金水立交桥,得给我的巨大震撼。看完烟花回来时,我怎么也找不着自己来时的路,有是晚上,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当时我和朋友怎么也转不出那座立交桥。看烟花的很多,打的都打不到。当我和朋友站在路口的时候,许多过往的人竟然向我们问路,弄得我们啼笑皆非。回到住处后,我找到了郑东新区的地图,仔细研究了一下,恍然大悟:这是一个追求完美,追求视觉效果的新区。在平整的华北平原上,弄了一个环形的设计,正东正西的农业路。黄河路弯着弯着变成了南北路。你要是按照传统思维走错路是正常的,走不错反而是不正常的。当我做了导游以后,我仔细研究了郑东新区,我发现它的设计是很奇怪的设计,有想到了日本的设计师黑川纪章,我明白了:日本居住在空间狭小的岛国,很少有大片平原,所以建筑设计上下意识的渗入岛国的设计理念。于是,我们一望无际的郑东新区你,被设计了一个圆形。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原人,城市设计讲究的是“井”字形的设计,世世代代的人居住在“井”字形的城市里,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已经融入到我们脑海里和血液里了,同时也符合伏羲八卦,乾北坤南的风水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西安古城、北京古城、洛阳城、开封城很难迷路。郑东新区完全可以延续并发展我们的城建文化,再加入现代的城建理念和交通设施,让人一到郑东新区既方便有新鲜,一看就知道了中国特别是中原的城建文化,这样多好!说到这,我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开封到洛阳的高速公路通车以后,人们在高兴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条告诉被命名为开洛高速。2006年,郑州和开封之间修建了一条直通大道,这条大道也被命名为郑开大道。不言而喻,开是开封的简称,开封在什么时候简称为“开”了?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开封的简称“汴”。从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开始,开封便以“汴”字作为简称声贯九州。而以开为简称的,只有重庆开县。所幸,随着连霍高速的全线贯通,开洛高速不复存在。而新开通的郑开大道不知道要叫多少年,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叫上几百年上千年,久而久之,子孙们会因为郑开大道不断的在脑海中重复,自然而然的将开封的简称认为是开。简单,明了,清晰,好记。但是,我们常说: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一个汴子,就把悠久和灿烂都代表了。和路人会因为郑汴大道的存在而寻找到宋朝,寻找到清明上河图和开封府,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传递在自然而然中就完成了,这样岂不是更好?郑东新区政务讲解词
随着车辆的行进,我们看到车窗外美丽的城市景观,这个区域就是郑州东部一座全新的水域靓城——郑东新区。
现在您看到的就是我们郑东新区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郑州会展宾馆:
高高矗立的是郑州会展宾馆。会展宾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登封嵩岳寺塔。会展宾馆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塔楼地下3层,地上56层,共59层,主楼高280米。35层以上入住了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JW万豪国际酒店,35层以下是5A甲级写字楼。会展宾馆是集商业、休闲、办公、五星级酒店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是仿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郑州登封嵩岳寺塔的样子来修建的,外表像玉米棒子一样,郑州的老百姓把这个建筑俗称叫“玉米楼”,也是外地的游客来郑州的网红打卡之地。
会展宾馆下方的建筑就是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总占地面积68.57公顷,建筑面积22.76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一个是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功能齐备、设施先进、服务完善的大型综合性现代会议展览设施。
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颇有特色,它是由外观为巨伞状的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和两层高的透明连廊所组成。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伞”。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荣获“世界建筑师联谊年会”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也获得了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的称号,以及我国最高土木工程最高奖——国家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等四项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的称号。该建筑以其恢宏的设计,完美的设施以及良好的环境与香港亚洲展馆同时获得“中国展馆新锐奖”的称号,郑州市也因此入选中国会展业“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
河南艺术中心由加拿大国际著名设计师设计。整个建筑群取意于河南出土文物乐器——陶埙、石排箫和贾湖骨笛的造型,艺术墙的设计源自黄河波涛翻卷的浪花造型。河南艺术中心由五个外覆金黄色幕墙的椭圆体和两组高大的玻璃艺术幕墙组成。整个河南艺术中心建筑是古代中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看到了我们郑东新区三大标志性建筑之后,您是否对我们的郑东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5年12月14至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会议结束后,李克强总理的一句提议,让第十四次上合总理会的会场从郑州郑东新区的国际会展中心,延伸到了冬日暖阳下的如意湖畔。12月15日中午13时许,在签字仪式和共见记者后,李克强打破既定议程,邀请与会的各国领导人走出会场,在湖边栈道上漫步交谈了十多分钟。当李克强总理与各国领导人握手道别,准备乘车返回下榻饭店,但好几国领导人仍然流连在如意湖畔“意犹未尽”。“我们合个影吧!”李克强总理提议道。在郑东新区的湖光城影中,上合组织各国领导人留下一张别开生面的合影。
郑州新区区域管理面积26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370平方公里。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郑东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理念,先后通过国际招标编制完成郑东新区总体概念性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和单体设计。东区规划借鉴了国际上最新的城市建设思想,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环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先进理念;龙湖金融中心和CBD通过运河联接成巨型“如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城市形态。郑东新区还坚持组团发展,全区划分为6个功能组团,分别承担商务、办公、居住、教育、科研和产业等不同功能,既相对独立,又互为支撑,改变了传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
郑东新区定位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总部、商贸、会展、旅游、科技、电子商务等多元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其中,金融业发展尤为迅速。目前,郑东新区累计引进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207家,金融从业人员突破1.45万人。5家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分别有4家、9家签约或入驻。作为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搬迁入驻,影响世界行情的“郑州价格”开始在东区发布。
郑东新区已经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业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楼宇经济在郑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地位及作用日益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郑东新区商务楼宇达到292栋,总建筑面积1156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楼宇183栋,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在建楼宇109栋, 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一栋写字楼税收超亿元,而郑东新区这样的“亿元楼”,目前就有29栋。其中10亿元楼宇就有3栋。如今的郑东新区,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实实在在地担纲着“吸金器”的角色。2017年上半年,郑东新区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完成130.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1亿元,税收收入38.4亿元,收入规模继续保持郑州各县(市)区、开发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