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项目流程V3.0
一、战略输入与主题确定
公司进行战略规划,明确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项目组接收公司战略输入,确定持续的价值交付目标。
对于新零售项目,根据业务目标确定不同版本(如 C 端 1 版、C 端 2 版、C 端 3 版等),并聚焦业务目标进行主题输入。
二、需求管理
需求准入与验收:建立严格的需求准入机制,确保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在项目各个阶段进行需求验收,保证需求的实现符合预期。
拒绝需求:当需求不符合项目目标或资源限制时,有权拒绝需求,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三、团队组建与协作
跨部门团队合作:组建包括产品、开发、设计、测试等不同职能的团队,促进跨部门协作。
敏捷小组:成立敏捷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小组内包括产品负责人(PO)、开发人员(Developer)等角色。
每日站会:每天举行站会,团队成员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保持信息透明和沟通顺畅。
四、产品共创与设计
产品共创: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方案评审: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需求评审:对需求进行详细评审,明确需求的具体内容和优先级。
TC 评审:进行测试用例评审,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开发与测试
设计 - 开发 - 测试 - 验收流程:按照设计、开发、测试、验收的顺序进行项目开发,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采用 Scrum 或 Kanban 等敏捷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敏捷方法,提高项目的灵活性和效率。
团队复盘:定期进行团队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项目流程和团队协作。
六、运营推广与效果复盘
运营推广:对项目进行运营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用户使用率。
效果复盘:根据 KPI 数据驱动,对项目的效果进行复盘,分析项目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次迭代提供参考。
七、项目节奏与沟通
目报 / 周报 / 周会:定期发布项目报告、周报和召开周会,及时沟通项目进展和问题,统一项目节奏。
产品对焦:保持产品方向的一致性,定期进行产品对焦会议。
CSO/BD 参与:客户解决方案(CSO)和业务发展(BD)部门参与项目,确保项目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八、持续改进与迭代
快速迭代: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变化,快速进行项目迭代,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持续改进:团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项目流程和团队协作,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对比 | 敏捷开发 | 传统开发方式 |
项目计划 | 迭代式计划,灵活可变。在每个迭代开始前确定具体目标和任务。 | 通常在项目开始前进行详细的长期规划,计划相对固定。 |
开发周期 | 短迭代周期,一般为 1 - 4 周。 | 较长的开发周期,可能数月甚至更长。 |
需求变更 | 欢迎需求变更,能够快速响应和调整。 | 需求变更成本高,变更困难。 |
客户参与度 | 客户全程高度参与,及时反馈。 | 客户参与度相对较低,主要在项目开始和结束时参与。 |
团队协作 | 强调团队成员紧密协作、沟通频繁。 | 协作相对松散,沟通可能主要通过文档和会议。 |
文档要求 | 强调轻量级文档,注重工作软件的交付。 | 通常有大量详细的文档要求。 |
风险控制 | 通过短迭代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 | 风险可能在项目后期才被发现。 |
质量保证 | 持续集成和测试,保证每个迭代的质量。 | 主要在项目后期进行集中测试。 |
适用场景 | 需求不确定、变化频繁的项目。 | 需求明确、稳定的项目。 |
项目管理方式 | 自组织团队管理,强调团队自主性。 | 通常采用层级式管理,项目经理主导。 |
进度可视化 | 通过燃尽图等工具直观展示进度。 | 进度报告相对复杂,可视化程度较低。 |
人员技能要求 |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多方面技能,适应快速变化。 | 成员分工明确,专业技能要求较为单一。 |
项目成本 | 前期投入相对较少,成本随迭代逐步明确。 | 前期规划阶段成本较高。 |
项目交付物 | 逐步交付可工作的软件,价值逐步体现。 | 在项目结束时一次性交付完整产品。 |
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 适应能力强,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 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较慢。 |
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中国最大的PMO&PM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