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让南京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一个醒目坐标。由于苏州的存在,南京一度曾是存在感很弱的省会城市,江苏人也曾戏称南京为“徽京”。
但在2020年,南京赶超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GDP第10城,如今已经站稳了全国城市GDP排名前十的经济地位。
今年1月16日,在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2023年南京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连续三年居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前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第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总量1.74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前十。
2023年1月,陈之常自淮安履新省会南京,接替夏心旻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成为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中最年轻的市长。
公开资料显示,陈之常,男,汉族,1974年12月生,四川大竹人,大学学历,学士,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
陈之常此前长期在北京任职。1996年7月,陈之常自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北京市崇文区计委工作了5年时间。2001年10月,他任北京市崇文区信息办副主任,2年后任信息办主任。2005年7月,陈之常调任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1年后履新北京市崇文区发展改革委,先后担任常务副主任,党组书记、主任。
2007年6月,陈之常以北京市崇文区副区级干部身份,成为援藏干部副领队,援藏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时年33岁的陈之常成为一名副厅级干部。
在拉萨工作期间,陈之常曾大力推动当地旅游工作。
2008年,在经历“3·14”打砸抢烧事件后,4月2日,拉萨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旅游系统维护稳定、振兴产业座谈会,会上宣布:5月1日起,拉萨旅游市场将向国内外游客全面恢复开放。当时西藏有10多万旅游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更是拉萨的支柱产业,占全市GDP的70%,其中旅游业则是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会上,旅游企业代表表示,“3·14”事件以来,一些国内外旅游团队陆续取消,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他们相信政府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市委、市政府会尊重和吸纳各旅游企业代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时任拉萨市常务副市长陈之常对旅游企业的要求积极回应。
2010年,陈之常结束援藏回到北京,原崇文区和原东城区合并后,陈之常任东城区副区级干部,后任北京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2011年10月,陈之常任东城区副区长,2014年1月任东城区委常委、副区长,2017年兼任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8年6月,陈之常跨区履新,任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代区长,次年1月任石景山区区长,成为当时北京最年轻的区长,时年44岁。
2019年12月,陈之常离开工作了23年的北京,调任江苏省淮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次年1月当选为市长。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之常与同为“70后”的女市委书记蔡丽新搭档,也是当时江苏省内唯一的“70后”地方党政主官组合。
“淮安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有缘到淮安工作,我感到十分自豪。”在履新淮安市市长时,陈之常曾表态称,“作为新淮安人,我将尽快熟悉淮安、融入淮安、奉献淮安,做到心无旁骛谋发展,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重托。”
他还提到了自己的规划——将积极抢抓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加快“一区两带”建设的战略机遇,热情拥抱高铁时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当年3月,受新冠疫情冲击,餐饮业受重创。当时,多地市党政“一把手”带头下馆子消费,以提振消费信心。3月13日,时任淮安市市长陈之常到洪泽湖畔的蒋坝镇调研,并在当地的老复兴饭店落座,点了两道游客必点的美食——蒋坝鱼圆和蒋坝螺蛳。
陈之常还十分重视人才,2021年5月20日,在2021届淮安大学生集体毕业典礼上,陈之常曾进行了一番“真情告白”。他说:我想送上三句毕业赠言,也呈上一份留淮请柬。第一句“淮”念时光,见岁月“安”然静好。第二句,“淮”想将来,唯奋斗“安”放青春。第三句,“淮”抱机遇,愿携手“安”心逐梦。
2021年2月,蔡丽新跨省份出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同年3月任副主席,成为彼时最年轻的副省部级女干部。
蔡丽新离任后,陈之常于当年6月接任淮安市委书记,成为当时江苏地级市市委书记中唯一的“70后”。他说: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为淮安的今天尽心、为淮安的明天尽责,不辜负组织信任和全市人民期望。
履新十天后的6月28日,江苏省淮安市举行“学党史 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系列活动,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参观淮安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淮安县特别支部旧址、“光辉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并作《感悟历史荣光 汲取前行力量 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新局》“七一”专题党课。
党课结束前,陈之常提出三个问题勉励大家共同思考。一是面对昨天的历史辉煌,我们悟透了没有?二是面对今天的发展重任,我们做实了没有?三是面对明天的崛起梦想,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在淮安工作的几年时间,陈之常重视淮安城市品牌的塑造,淮扬菜、大运河、台资高地等,都已经成为淮安的招牌。另外他对长三角一体化也非常上心,对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工作,也多次做出部署。
2023年1月,陈之常接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南京是副省级城市,49岁的他也因之成为副省级干部。
过去几年,南京始终保持爬坡上升势头,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GDP,还是产业结构、城乡发展,均进入更高发展层次,在一次次突破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经济答卷”。2023年,南京实现GDP 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6%,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4.70万人,人均GDP达到18.30万元。
今年7月18日,以“布局产业新赛道,争当阵地主攻手”为主题的第三届南京新赛道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的新赛道企业、机构及高校院所的代表,共同解析新赛道的发展态势,商讨产业发展蓝图。
本次大会上,陈之常在致辞中分享了南京在探索新赛道过程中三个方面的体会。
“未来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是各地竞相布局的焦点。”
从时间来看,南京确实有着很强的产业布局敏感性,早在2020年2月,南京在市工信局就设立全国首个未来产业职能机构“未来产业处”,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去年1月28日举行的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上,《南京市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六大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到2030年末,南京的未来产业规模将超1.5万亿元,南京将打造未来产业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引领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
南京大学、大院、大所林立,高层次人才集聚,科研实力雄厚。陈之常表示,南京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支持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持续夯实未来产业的技术策源基础。
南京作为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近些年来成果显著。其推行的“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考核”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基础等多重优势,加速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体系的完善进程。
“未来产业新赛道上,风口以风险常伴。需要以产业生态的确定性来应对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科创很烧钱,强大的资金支持也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陈之常表示,南京将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带动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更好的支撑新赛道企业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上个月在南京召开的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市就发布了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集群,构建起“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基金接续投资体系,预计将辐射带动各类资本投资超万亿元。以金融“活水”滋养创新,创新活力正在南京充分涌动。
不久前,《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GDP总量超2万亿元。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