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卢新宁履新省级党委常委!曾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

文摘   2024-08-19 20:53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据广西日报消息,中央批准,卢新宁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

公开资料显示,卢新宁,女,汉族,1966年12月生,江苏淮阴人,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25岁的卢新宁自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毕业,随后进入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担任记者、编辑,从此在人民日报社任职长达28年。此后,卢新宁曾先后任科文部文化组副组长、组长。

经过多年一线历练,2004年起卢新宁出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主任。2009年,她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并于5年后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兼评论部主任。评论部是卢新宁任职的重要一站,她曾是“任仲平”这一集体笔名的重要主持撰写者,代表作有《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等。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全国哀悼日,卢新宁满含激情写下社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催人泪下更催人奋进,让人感受全新的文风。她在评论里写道:历史会证明,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世界将看到,“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在“任仲平”笔下,《华南虎能否成为一个契机》《三峡文物大抢救》《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等等,所涉题材广泛,笔涉之处,无一不是“引领时代的舆论先声”。

作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首位女“掌门人”,卢新宁曾5年4获“中国新闻奖”。2021年10月,卢新宁作为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只有重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才能让主流媒体的声音传得更远。她曾提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寻找最大公约数”“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转型”等观念,在新闻界影响广泛。

2012年7月1日,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邀出席北京大学中文系应届生毕业典礼,作了题为《在怀疑的时代仍需要信仰》的演讲。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的琐碎,消磨天性的浪漫和绚烂?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每个人的万丈雄心?

卢新宁都不害怕,她害怕的是我们的“不相信”: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她鼓励我们勇敢,“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致辞中,卢新宁说到:“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2014年,卢新宁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后兼任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开始分管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2016年10月,卢新宁倡导在人民日报构建“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金台点兵》等45个融媒体工作室,成了人民日报内容创新的“小岗村”。

2017年5月8日,卢新宁在《新闻战线》发表文章,探讨如何在全媒体舆论场构筑我们的“主流叙述”。2018年9月10日,媒体精英再聚鹏城,卢新宁指出,媒体融合“合而为一”,要在三项工作下功夫。那就是“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作为资深媒体人,卢新宁对“讲好中国故事”有深刻的见解。她曾说:“了解中国,既需要看到雄伟的万里长城,也需要深入毛细血管般的‘胡同’。中国宏大而复杂,具体又真实,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家。

2019年,卢新宁离开工作了近30年的人民日报社,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前身是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成立于1947年5月,是中央政府派驻香港的机构。香港回归祖国之前,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驻香港最高代表机构的身份,履行中央赋予的各项职责。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继续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工作机构履行职责。

此次,卢新宁首次担任省级党委常委。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吏部风云
悉世事,知人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