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鼻孔当真是一件再爽不过的事儿,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手指轻轻一探,一波暗箱操作下来,鼻孔顿时豁然开朗。
今天,护妈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挖鼻孔的问题,显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不雅的动作,在公共场合,挖鼻孔的人总会遭到嫌弃。
挖鼻孔的原因,可能是鼻子分泌物太多,或者可能真的只是因为无聊……
挖的时候一定没想过,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动作,你以为只是猥琐?
信不信要你付出健康的代价。
鼻屎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鼻子里面有鼻黏膜,鼻黏膜上有一些腺体,每时每刻都在分泌黏液,正常人24小时要分泌500~1000ml的黏液,用以保持鼻腔的湿润,同时也能够增加我们吸入空气的湿度,使我们能够更舒服地呼吸。
大部分黏液会流向鼻后孔进入咽部,回到体内,普通状态下就看不到。
少部分在鼻腔内和灰尘结合变干燥时,就变成了我们口中所说的「鼻屎」。
鼻屎的颜色与吸入的空气有关,若吸入不干净的空气(如灰尘等),鼻屎的颜色会呈现深色,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城市,就连鼻屎也会变黑。
鼻屎是啥味?别说你不知道!
护妈负责任地告诉你:鼻屎是咸的!
别问我怎么知道,难道我会告诉你,因为好奇去尝鼻屎的事?
当然,护妈也相信绝不是一个人,据说幼儿园里有近半数的孩子都有吃鼻屎的经历。
你说你没吃过,唯一的可能就是因为太小而忘了。
好吧,就算你真的没尝过鼻屎,也会不小心吸到过鼻涕吧?鼻涕啥味儿?咸的!
由于鼻屎就是干燥后的鼻涕,所以鼻屎自然也是咸的~
这是为啥呢?
因为形成鼻屎的黏液主要由黏液素和无机盐组成,而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钾和钠,它们的味道是咸的,所以,鼻屎当然也是咸的啦。
鼻孔会越挖越大吗?
关于这个问题,还真是你想太多。
鼻孔大小与鼻子高低一样,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发育完全后就固定了。
鼻孔大小一般不受外力影响,不管是否抠鼻子,总归是那样。
如果短期内发现鼻孔轻微变大,可能是鼻孔出现了一些炎症,等炎症消除后又可以恢复了。
那么,挖鼻孔会有伤害吗?
还真是这样。
除去动作不太雅观外,最重要的是经常挖鼻孔,可能出现以下危害:
1、常挖鼻孔会损伤鼻毛
鼻毛是阻挡灰尘和病原体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对吸入的外界空气具有过滤作用,
经常挖鼻孔,容易导致鼻毛脱落,那么细菌和病菌则很容易就会进入呼吸道了。
2、挖出血
鼻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手指频繁、用力地抠挖,很容易会使鼻粘膜上的血管越来越脆弱,一不小心就抠出血。
而且有些出血可能是连续性的,要1~2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3、鼻腔感染
人的指甲缝会携带细菌,挖鼻屎时很容易使鼻孔内上皮受损,导致被手指上细菌感染,使鼻前庭发炎,鼻孔皮肤变得干裂、疼痛,形成红肿结疖。
4、颅内感染
人体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是相通的,挖鼻孔时,手部的细菌进入鼻腔,引起鼻腔感染,鼻部感染灶的致病菌可以通过静脉进入颅内,引发致命的颅内感染。
这不,前两天就出了个新闻:5岁男娃挖鼻子细菌感染,头肿成奥特曼,还住进了医院!
护妈要提醒大家,以鼻子为中心的,刚好是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可不能乱来!
这里血管丰富,通过海绵窦与颅内相通,是细菌入侵大脑的一条“近路”!
在发生损伤或感染的时候,细菌、病毒或毒素会经此路逆行向上,造成颅内感染。
细菌一旦得逞,分分钟引起炎症!
如果颅内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像长沙这位小朋友还是轻的,重则危及生命!
所以,一旦发现鼻子红肿感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用手挤压。
5、肺炎感染
手部细菌非常多,若经常用手指挖鼻孔,细菌就会轻易进入呼吸道,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其中,就包括肺炎感染。
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
很多时候,挖鼻孔的生理冲动是难以克制的,有的人可能会问,鼻孔不能用手挖,那如果鼻子痒或者鼻孔内有鼻屎,怎么办?
首先,记住3个「不要」:
不要用手指去挖比较
不要用卫生纸伸到鼻孔内转
不要用力揉鼻子
上面这3个动作,很容易损伤鼻孔内皮肤,引起感染,甚至流鼻血。
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清洁鼻孔:
1、有鼻涕、鼻屎时,用柔软的棉签蘸清水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
2、如果鼻腔内经常有分泌物,可以在每天早晚各清洗鼻孔一次,最好用流动的水,不仅能防止鼻孔干燥、发痒、还可以保护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