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周刊第2301篇原创
导读:商业进步和文明的一个关键是允许各种有利于发展的探索,倡导春节放假是,春节期间坚持营业也是,这样的探索都是市场行为,没有孰优孰劣、高低上下之分。
撰文 | 胡一刀 编辑 | 赖章平
近几年来,春节期间放假逐渐在一些零售企业得以践行,我们在为商业进步欢呼的同时,也应该警惕这样一种现象:把春节放假等同为一种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并对春节期间不放假的企业加以指责。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有的运行规律,春节期间大面积一刀切式的放假,实际上与市场需求和零售行业运行规律相悖,零售是民生行业,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老百姓不习惯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假期生活用品买够囤齐,春节期间老百姓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会成倍增长,这必然需要零售企业开门迎客。
商业进步和文明的一个关键是允许各种有利于发展的探索,倡导春节放假是,春节期间坚持营业也是,这样的探索都是市场行为,没有孰优孰劣、高低上下之分。春节期间坚持营业的企业,保证了商业齿轮的正常运转,保障了千家万户日常生活所需,这些企业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在春节这个特殊时点,维持着城市基本供给系统的运转。
在这个假期我们看到了很多坚守者的人性光辉,为独居老人送货上门、为留守儿童准备新年礼物等细微举动,他们正在重新定义商业服务的内涵;在商品陈列中融入年俗元素,在服务过程中传播传统文化,他们无意间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使者;在万家团圆的时刻,零售企业和他们的员工用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的职业精神。
相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超市客流量是平时的2.8倍,其他零售业态客流量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零售企业的员工承受着超常的工作负荷,确保了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更深一步看,这一数据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复杂的现代性困境,人们的休闲休假时间多,是现代文明的体现,但多数人休假的社会环境必然需要有人去维持并保证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运转,这是一道当下无解的难题。
让人欣喜的是不少零售企业开始探索求解这道难题。
比如,部分企业开始试行“错峰休假+三倍工资”模式,员工满意度提升41%,这种制度创新正在重塑零售业用工生态;比如无人收银、智能补货等技术的应用,使员工劳动强度降低23%,这种技术赋能的实践,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探索更适合市场、更适合大多数企业。
尊重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只有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在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才能给员工更高薪酬和福利,比如春节放假。
倡导有条件的零售企业春节放假是商业文明的体现,而一刀切、运动式的春节放假则走向了商业文明的反面。
来源:新浪微博一家自媒体的投票数据
很难想象一座零售企业春节期间全部放假的城市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但舆论导向却在加速制造这种景象,我们应该警惕这种舆论的道德绑架力,更应该尊重企业和员工自己的选择。
在效率与公平、商业与人文的张力中,零售企业和他们的员工的春节值守正在书写着新的社会叙事。或许,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简单的“放假”或“补偿”,而在于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每个岗位的价值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培训、内训、咨询项目合作请联系
刘老师:18410105271
浙江 江苏 安徽 上海 北京 广西 湖南 内蒙古(西)
刘老师:15801656625
河南 广东 湖北 吉林 江西 海南 新疆 西藏
金老师:18310500064
河北 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东)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高老师:13501119455
山东 山西 天津 福建 云南 贵州 四川 重庆
广告宣传与商务合作
杨老师:17301159727
客服及投诉电话
杨老师 18611185635
广告宣传:杨老师 17301159727
咨询与项目合作:安老师 15010621527
培训课程合作:安老师 15010621527
采编热线:胡老师 13693691882
▲3年6亿,后起之秀淘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