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炼铁杂志”
全球钢铁行业正处于脱碳进程中,但行业的碳排放量是大幅下降还是居高不下,与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近期决策密切相关。
1 消除钢铁对煤炭的依赖
事实上,钢铁涉及的“气候问题”主要来源于煤基工艺。钢铁生产中约90%的排放是由传统高炉炼铁带来,消除炼铁对煤炭的依赖是钢铁脱碳的关键。为了实现零排放的钢铁生产,作为钢铁价值链中能源最密集的工序,炼铁最好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由此生产高价值的绿色生铁。这一战略涉及一个转变,即炼铁与炼钢工序脱钩,转而在靠近铁矿或运输距离合理、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的地区生产绿色生铁。生产出来的生铁,最好以热压铁块(HBI)的形式运输,然后运送到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电弧炉或转炉进行炼钢。
为实现这一转变,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对创新绿色炼铁技术进行资本配置非常重要。
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约70%的高炉将达到炉役寿命,这就需要大量投资来重新更换高炉,迫切需要将资本重新分配到真正的绿色钢铁生产工艺中,以防止未来20年(一般高炉炉役)继续采用煤基工艺。
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生铁,无论是靠近铁矿,还是在合理距离内,都要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或可再生能源,提升物流和经济效率,促成绿色生铁承购协议,在铁还原厂区启动绿氢生产来规避与氢运输相关的复杂问题。
由可再生能源支持的绿氢工艺是前景相对乐观的减排工艺。基于天然气的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和其他低排放技术在短期内可以减少排放,但为了避免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技术不应作为永久性解决方案;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成本效益较低,可行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 钢铁企业分析
对16家钢铁企业进行的分析显示,94%的企业制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以及可量化的中期减排目标,但短期承诺很少,说明企业要实现快速、大幅减排目标充满挑战。
在上述钢铁企业投资的项目中,50%具有显著的减排潜力,而40%的项目仍侧重于减排潜力有限的解决方案。只有不到20%的公司制定了明确包含范围3排放的净零排放目标,由此引发对钢铁行业是否符合《巴黎协议》和全球脱碳目标的关注。目前没有一家企业验证其脱碳目标是否符合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钢铁科学基础目标设定指南》,在报告发布时,只有两家企业计划在未来进行相关验证。
3 铁矿石企业分析
对力拓、FMG、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等四家铁矿石企业进行的分析显示,这四家矿企范围3排放主要来自炼钢,占其总碳排放的95%以上,成为其主要的减排挑战。这四家矿企在气候目标和脱碳投资方面既谨慎又雄心勃勃,共实施了64个钢铁脱碳项目,涵盖一系列具有不同程度减排潜力的技术。此外,所有企业都将大量资本支出用于到2030年实现脱碳运营。不过,所有企业都需要改进对其支出的披露,其中应包括对钢铁脱碳项目资本分配的详细分类,包括未来三年的前瞻性分配。如果上述四家矿企都能为钢铁脱碳项目投入更多资金,那么市场的确定性将会强化。这将有助于为制定政策和指导投资提供明确的信号。
4 各区域脱碳进程不平衡
全球各区域脱碳进程不平衡。例如,印度正在扩大高炉产能,这可能会使该国2021-2050 年的碳排放量翻两番,从而危及其2070年的碳中和目标。日本和韩国的自然资源有限,严重依赖进口原料,使其绿色钢铁转型变得更加复杂。老化的基础设施、高昂的能源成本和对火力发电的依赖,阻碍了钢铁生产与可再生能源整合,加剧了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欧盟严格的法规,包括CBAM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动了绿色实践,而美国丰富的废钢供应和《通胀削减法案》(IRA)则促进了向低碳技术的转变。
5 绿色钢铁迎来投资窗口期
2023年全球钢铁市场估值(按营收计算)约为1.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有机构预计,今后绿钢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23-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22%。在此背景下,伴随着绿钢生产转型以及绿钢销售价格的可能上涨,或将为钢铁企业及其投资者带来重大机遇。
为了推动绿钢需求,政府政策也在转变,很多国家发布绿色公共采购计划和相关政策。承购协议已成为锁定绿钢需求和确保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机制。包括交通运输、汽车制造商和建筑业在内的各行业企业都非常关注,与绿钢生产企业签订采购协议。这表明了消费者群体的广泛性。
6 政府推动加快绿色钢铁的发展进程
7 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