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与会代表高票通过《关于温州市2024年全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全市和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根据会议批准的2025年预算草案,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648.2亿元,增长2.5%;拟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1.56亿元,剔除上年新增债券因素后,增长1.5%。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温州实现“双万”城市的冲刺之年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关键之年。全市财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强重点领域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财政治理体系,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全面护航“四大振兴”,全力保障“强城行动”,为温州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2025年,全市财政系统将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
优化结构加强财源建设
坚持把财源培育作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机制,全力以赴涵养财源。
二
争足用好上级政策红利
全面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承接省级“8+4”经济政策体系,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三
加力提效稳定市场预期
集成发布“5+X”产业政策修订版,更加注重支持前端高端、新领域新赛道。落实落细企业减负降本“雨露计划”,迭代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刚性兑现。
四
集中财力保障强城行动
高标保障“强城行动”深入实施,纵深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支持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冲刺1500万人次,构筑内外循环融通的开放新格局。
五
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继续将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
六
改革集成强化科学管理
纵深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建立健全“经常性收入用于经常性支出、一次性收入用于一次性支出、经营性收入用于经营性支出”的预算管理机制。
七
持之以恒守牢风险底线
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稳妥有序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地方债务全口径监测,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全市财政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勇毅前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全力支持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