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项引起广泛讨论的建筑许可改革。建设部长Chris Penk表示,此次改革允许合格的建筑专业人士在低风险项目中进行自我认证,以减少地方政府检查员的参与,降低建筑成本并加快审批流程。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推行一个新的“自主认证”机制,即对具备信誉的建筑商、水工等低风险建筑项目专业人士实行自主认证的“选择性”方案。此举旨在应对当前建筑许可中冗长的等待时间和高成本,同时解决新西兰的住房短缺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行业内的赞誉和担忧也随之而来。为此,我们采访了ME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Ltd的董事总经理、华人建筑业协会理事、资深工程师Melvin Man和Archiland Architecture的创始人、华人建筑业协会秘书长、资深建筑设计师Dylan Huang,以及3EYES Construction Group创始人Sean Li三位业内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见解。
政策背景与初衷
根据Penk部长的介绍,目前建筑许可的监管制度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未能有效区分不同级别的建筑专业人士。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推行自我认证机制,允许在低风险项目中具备资质的建筑专业人士自行批准自己的工作,以减轻地方政府和纳税人的负担。Penk部长表示:“在这个方案中,符合条件的建筑专业人士可以自行签署和认证工作,背后有专业协会做保障,比起简单依赖地方政府的检查更加实用。”
Melvin Man是MEC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Ltd的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华人建筑业协会理事。他解释了这一改革的初衷:“政府的提案是为了减少建筑许可中的成本和延迟问题,与电工和燃气安装工的自我认证制度一致,目的是让建筑流程更加高效、快速和实惠。”
Archiland Architecture的创始人、华人建筑业协会秘书长的Dylan Huang从行业视角补充道:“改革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解决20年来沉积的繁琐低效检查系统。但它可能只对少部分有长期稳定经验的从业者是一个机遇,因为严格的资质要求会筛选掉大量新入行的从业者,导致建筑质量的两极分化。”
3EYES Construction Group创始人Sean Li表示:“在过去,复杂的审批手续和冗长的等待时间常常拖累项目进度,增加建筑成本。政府提出自主认证机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建筑许可流程中成本高、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尤其是在住房短缺的背景下。这一机制让有资质的建筑专业人士能够在低风险项目中自行批准自己的工作,无需地方议会的检查。”
Q:在您看来,自我认证系统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Melvin Man:我认为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它能减少市政会检查需求,大幅降低等待时间和成本,加快项目进度。其次,该方案让市政会集中资源于高风险项目,而不是低风险项目。最后,该系统使建筑施工方与其他已实现自我认证的行业保持一致,这是行业多年来的期盼。这一简化流程对大型建筑商尤其有利,激励从业者追求高质量工作。
Sean Li:这项提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与成本的节约。自主认证大幅减少了对市政会检查的依赖,加速了低风险项目的推进。例如,在标准化住宅项目中,施工方不再需要频繁等待审批部门的检查,这将直接节省时间与人工成本。2. 资源的优化利用。地方议会可以将更多资源用于审核复杂或高风险的项目,而不是把精力分散在每一个低风险的建设中。对于建筑公司,这意味着更少的繁琐环节、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灵活性。3. 专业标准的一致性。允许建筑专业人士自主认证,让施工方与电工和燃气安装工等行业保持一致标准。这不仅能激励优质工作,也能让专业建筑公司凭借信誉和资质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Q:您认为改革会带来什么隐患吗?
Melvin Man:取消市政的检查可能削弱质量控制,特别是如果一些信誉较差的建筑商利用这一系统漏洞。
Dylan Huang:我认为行业内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足够的信任度。新西兰人才有限,且有外流问题,真正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凤毛麟角。
Sean Li:在自主认证体系下,信誉不佳或技术水平不足的施工方可能为了节约成本而牺牲质量。如果监管体系薄弱,这些行为将直接威胁整个行业的声誉。作为施工方,我们也关注消费者对自主认证项目的信任度。缺乏独立审查的项目是否能完全满足标准,这将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Q:新西兰过去有过类似的系统吗?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教训?
Melvin Man:是的,新西兰在2000年代早期尝试过类似的私营建筑认证公司。这一尝试旨在加快审批速度,但却导致了“漏水房”危机,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大的住房问题之一。这一教训表明,若无强有力的监管机制,私营认证公司可能更关注盈利而非质量控制。
Q:有哪些保障措施可以应对这些担忧?
Melvin Man:政府计划要求建筑专业人士拥有赔偿保险,保持详细记录,并符合严格的资格标准,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自我认证者,需有严厉的惩罚和审计措施。
Sean Li:建筑公司也可以积极参与,完善保障措施,例如通过对员工进行更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团队具备处理低风险项目的能力和自律性;建立完善的施工记录和认证流程,让项目能够接受外部的审查和追溯。透明化不仅能增加客户的信任,也能有效规避潜在的责任纠纷;我们建议行业协会在政策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提供资质认证服务、设立举报机制,以及通过行业内部审核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Q:您认为政府如何在提升效率和保证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Dylan Huang:如果政府过多介入增加自主认证资质审核措施,仍然由政府管理这些资质,那么大概率会走回老路。把责任给到公司和个人,同时保险公司需要借鉴澳洲的险种和监管措施,多家保险公司形成业态,才可能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平衡。
Q:如果对这项政策的长期效果进行预测,您认为建筑行业会如何发展?
Dylan Huang:长期来看,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从业者的进取心和职业道德。自我约束的责任心非常重要。虽然政府可能减少检查,但如果从业者和保险公司不能充分履行责任,最终风险还是会落在普通住户身上。
总结
新西兰政府的建筑许可改革意在为建筑行业带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审批流程,这无疑是为应对住房供应短缺和审批积压的重要尝试。然而,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质量,仍然是行业和政策制定者的主要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成效的关键在于平衡效率与风险控制、确保强有力的监管和责任机制。政府和行业若能共同努力,找到这条平衡之路,将为新西兰的建筑业带来更积极的可持续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