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旺,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教育局
范伟辉,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三中学
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摸排机制,加强教育保障和关爱保护。这些儿童构成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特殊家庭儿童”群体,也称“留守儿童”群体。
近年来,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给予这些孩子应有的关爱,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当下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及家庭亟待解决的难题。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现有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共计103所,在校(园)学生(幼儿)33705人。其中留守儿童1278人,约占全县生源的3.79%,分布在全县各校(园)和各学段。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远高于县城学校,如石屯镇西津畲族小学共有学生138人,留守儿童96人,约占学生总数的70%。
从2023年春季起,政和县教育局以西津畲族小学为试点基地,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帮扶对象,组建由福建省第五届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基础教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西津畲族小学校长庄桂淦为组长,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学生资助中心、教育局初教股和中教股相关股室人员以及试点学校部分教师参与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长课题组”,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此举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关爱,接受正确引导,养成健康人格,锻造优秀品质,向阳而生、茁壮成长,并形成破解“留守儿童”关爱难题的经验做法。
据《2023年全国留守儿童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留守儿童约6683万人(包括城乡流动和农村留守儿童),其中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从监护方式看,由(外)祖父母监护的为805万人,约占89.3%;由亲友监护代管的为30万人,约占3.3%;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为31万人,约占3.4%;还有36万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约占4%。
政和县教育局经过前期实地调研、资料筛查、核实确认,真实掌握全县94名儿童符合事实无人抚养情况。调查显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要有四种监护方式:一是隔代监护,主要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监护;二是上代亲戚监护,主要由孩子的叔叔、姑母、舅舅、姨母、伯父等进行监护;三是同辈监护,主要由家中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进行照顾;四是寄宿制全托,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老师或者信赖的人,即“代管家长”,这种监护方式存在于各个年龄段。
上述四种监护方式存在不同弊端,导致这些儿童在生存状况、安全意识、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二是情感沟通欠缺,导致儿童心理偏差严重;三是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儿童安全难以保障。
基于此,政和县组建了四支关爱队伍,形成共育团队。一是组建“代理家长”队伍,推行“代理家长”制度,成员有校长、教师及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积极引导。学校党支部书记任留守儿童“总监护人”,部分支部委员和班级任课的党员教师任“代理监护人”,做到全程关注、适时帮扶。二是组建后勤服务队伍,各校后勤服务人员履职尽责,为学生提供安全及生活保障;三是组建心理健康保障队伍,抽调7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心理咨询团队,开通教育系统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完善27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施,聘请27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担任咨询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帮扶;四是组建党员教师帮扶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将全县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活动有机结合,推行“党建+”活动。学校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等教师,根据所任课班级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人数,与支部、学校行政签订“认领协议”,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通过带领关爱对象到家中共同生活、与自家孩子一起外出活动等,给予多方关爱,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此外,学校开展“临时家庭·亲子活动营”活动,关爱对象以子女的身份参与活动,展示和检验临时家庭的融入度、亲密度、和谐度。学校支部则将党员教师帮扶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工作纳入考评,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政和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有些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个别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率先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2013年,政和县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县委、县政府、综治、教育、妇联、团委等19个单位和10个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在全省率先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承担全县的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工作。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亲情室、活动室等,配备中心主任1名、从教育和卫生部门抽调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医护人员6名。作为全省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县级专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构,中心拥有300平方米独立办公场所,每年10万元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委政法委、综治办、教育局、民政局每年共投入关爱活动经费15万元。2017年,县委、县政府还专门为中心核编3名行政事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其中1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1名为专职医护人员。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部门联动、社会动员、家庭沟通、个人参与”的关爱机制,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中心建立留守儿童个人动态信息数据库,按照“一人一档”,全面收集留守儿童动态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并定期进行数据摸排采集,实现民政、教育、公安三部门同级数据共享。
实施“12345爱心筑巢工程”系列活动。“12345”分别指“一位大家长、两个基地、三个文化节、四项活动、五个节庆”。“一位大家长”即学校的支部书记(校长),数位“小家长”即与留守儿童一一结对组建临时家庭的党员教师、班主任。以西津畲族小学为例,今年已有66岁高龄的庄桂淦校长是既管学习又管生活的“保姆型”大家长,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校长爷爷”。“两个基地”即每年充分利用“携手相助·扬帆起航”夏令营和“七珍茶厂”两个基地开展活动。“三个文化节”即每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四项活动”即常态化开展国旗下讲话、学生入队仪式、“结对子”美育工程、综合实践活动。“五个节庆”即结合端午节、中秋节、儿童节、元旦、国庆节五个节庆日,深化爱心筑巢活动。
实施“向阳花开”助学帮扶行动。对于留守儿童,特别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扶贫、扶智固然重要,但扶志才是解决其自卑心理、茫然无助等问题的关键。2023年暑假期间,在福建省基础教育研究院“向阳花开”项目课题组和南平市体卫艺语科的指导下,政和县教育局留守儿童管理服务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西津畲族小学共同举办“向阳花开”小作家、小画家暑期研学活动,来自全县的36名留守儿童参加了“品白茶·寻朱子·学俊波·赞家乡”研学活动。活动围绕“百年政和功夫非遗传承”“赓续千年朱子文化”“学习、践行廖俊波先进事迹”“把‘非遗’的工匠精神和地方自信带回家”等相关内容,组织孩子们参访中国白茶城(政和)、云根书院、政和县博物馆、政和竹博馆、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福建省四平戏非遗展演中心(馆)、西津村畲族文化馆等地,旨在进一步落实省、市、县“向阳花开”助学帮扶行动,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感受到社会温暖,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专设留守儿童活动室,打造温馨家园。各校均设立了“共享亲情活动室”,为留守儿童提供书籍阅读、学习琴棋书画的空间,同时还可以让留守儿童在活动室与家长电话、视频,加强亲子沟通。各校创新服务方式,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的亲情室为依托,为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家长搭建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每年活动室都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据不完全统计,总数达到1300余人次。
关爱留守儿童仅靠一地一隅的力量是单薄的,政和县以关爱服务中心为纽带,积极发动学校和社区的力量,先后在政和二中、铁山中学、实验小学、星溪小学和西津畲族小学建立“帮一个人”“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悄悄话信箱”“亲子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创新工作方法。以元峰庄社区为试点,帮助留守儿童与爱心人士结对子,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目前,全县组建了由210名“爱心妈妈”、130名“爱心爷爷”和625名“教师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帮扶队伍。2013年以来,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深入留守儿童家中慰问谈心上百次;2018年政和县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共进行了11场关爱活动,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达600多人。
政和县教育局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对接学校优秀毕业生、私营企业主、社会公益组织、各界知名人士等,给学校捐款、捐物献爱心,掀起社会助学热潮。
一是经济帮扶,扶“贫”,解决贫困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县教育局、民政局、共青团政和县委、县妇联、“爱心妈妈”帮帮团等部门及社会公益组织,县同心开发区企业和乡贤,多次开展捐款、捐物等扶贫帮困活动。如西津畲族小学毕业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范毅灿多年来持续给母校学生捐赠校服、学习和生活用品,热心帮扶10名贫困留守儿童;义乌市某玩具厂负责人黄茂青为全体学生捐赠安全小黄帽等;10余名留守儿童、受助困难学生走上社会后主动开展爱心接力活动;2024年年初成立的“政和县教育发展促进会”,其《章程》明确把困难家庭子女、留守儿童作为奖学、助学的重点业务之一,多方面开展帮扶活动。
二是智慧帮扶,扶“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困境。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关爱活动。政和县人民法院法官到校讲法治教育课,广东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捐建一间图书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政和县支行捐赠爱心图书,菲律宾乐善堂慈善基金会洪肇坚捐赠修路爱心现金10万元,等等。县文化馆开展“结对子”活动,开设精彩的音乐、舞蹈、书法和绘画课程,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课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县学生资助中心牵头,组织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参加为期一周的“海丝(泉州)研学”活动。
三是心灵帮扶,扶“心”,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问题。多年来,政和县始终坚持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地”的工作目标,扎实深入、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县留守儿童中心联合由教育局、团县委、妇联共同组建的“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孩子们了解更多青春期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县卫健局和县妇幼保健院开设心理健康拓展活动课,指导学生参与体验式团队活动,提升合作能力,并宣讲爱睛护眼、疫情防控知识等;县民政局组织“扬帆起航·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军事化夏令营活动,磨炼孩子们的意志;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福清市侨联等慕名前往西津畲族小学开展关爱帮扶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活动。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提供了多方面帮助和支持,促进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
(声明: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024年第7期。“德旺论坛”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