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2025年新高考改革和命题趋势(上)

文摘   2025-01-02 17:35   福建  


编者按: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要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2018年,福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被选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进一步深化考试命题改革,优化考试内容。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成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2025年1月3日至5日,四川、河南、山西、陕西、云南、青海、内蒙古、宁夏将开展2025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测试。


《高考研究报告(2025)》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独立学术研究成果,依托国内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团队,扎根高考改革实践经验,聚焦高考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全面总结高考改革实践成效,力图为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提供一份专业、实用的高考政策与改革研究报告。

 



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是指导全国和各省命题工作的标准测评体系与核心依据,是全国所有师生都应该重视的核心文本与指导性文件。简易起见,我们从“1个坚持、2个转变、3条主线、4项原则、5大能力”来界定本轮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其中,“1个坚持”是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要旨,高考改革的全部内容和工作均围绕这一“坚持”展开。“2个转变”是指高考内容改革要实现从解答题目向解决问题转变,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3条主线”是指高考内容改革将紧扣“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主线展开,坚持正确导向和育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加强情境创设,进一步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创新性和探究性。“4项原则”是指高考内容改革呈现出典型的“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这四个特征,同时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遵循的一般性原则。“5大能力”是指高考着重考查的五项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2025年高考命题将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素养为本位,紧扣三条逻辑主线,坚持命题四项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深化思维的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强化问题意识,打破固化命题形式,加强跨学科考查,加大试题的区分效度,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质疑批判、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助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


一、坚持内容改革四项原则,

强化考试育人功能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试卷,还是分省命制的试卷,均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典型特征,这是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无价值,不入题。“核心价值金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来考查学生的政治立场、思维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考试题命制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考查力度,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科学与理性,激发追求真理、敢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力弘扬理性信念、实证精神和批判态度的价值观念。高考命题将紧扣核心价值金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与此同时,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与科技前沿等,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中选题和取材的主要来源,引导学生密切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关键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思想立场与理想信念。“无价值,不入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第二,无思维,不命题。“能力素养银线”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掌握、实践探索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能力。高考评价体系综合统知识、能力、素养的关系,将高考考查内容总结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以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各学科在命制试题时,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在解决学科问题中所要运用的关键能力为依据,着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证据识别与证据质量评估的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挖掘隐含前提与开放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近几年高考试题进一步加大对学生思维品质与思维过程的考查力度,包括但不限于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演绎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等。将学科素养、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贯彻到高考命题中进行考查,是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高考命题的重要特征,中国高考命题进入了“无思维,不命题”的新时期。


第三,无情境,不成题。“情境载体串联线”是指通过设计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将其作为任务创设和基本知识能力运用考查的载体,实现对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和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新问题、进行新解释、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素养水平。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类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重大现实问题与关键历史事件情境,生产生活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境,科学探究、实验探索与科学前沿情境,文化传统与学科史料情境等。不同学科的情境也要结合学科属性来进行界定,例如化学科试题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情境、生产环保情境、学术探索情境、实验探究情境和化学史料情境等,英语科的考查情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考全面落实情境式命题,材料丰富,情境多元加强情境的新颖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高考命题呈现出“无情境,不成题的新特征。


第四,无任务,不立题。提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提升的源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让学生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宽广的问题视野,是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关键。“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在高考命题中主要表现为加大科学实验的考查比重,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重构知识系统,分析实验提出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科素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完成特定的学科任务而展现出来或生成的综合品质。课程标准在高考命题建议中强调要“设计典型任务”,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高考命题的素养本位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质量完成特定学科任务的综合表现。因此,如果缺乏特定的学科任务设定,高考便很难有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任务为驱动进而考查学生综合品质或学科素养是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区分度的试题,就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命题理念。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任务为考查目标的试题命制,真实反映学生在现实场景中所面临的任务与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跨学科思维与综合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任务驱动型的试题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任务,不立题”的新趋势。


在强化高考命题育人功能方面,2025年高考命题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试题的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以科学理性精神涵养人,各学科形成合力,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五育并举”,增强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服务全面育人、全面发展,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聚焦五大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要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有利于高中教学引导,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高考综合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高考命题依托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有效鉴别学生的思维品质、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创设新的题型等途径,进一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加强对思维的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考查,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得出新结论,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2025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


(一)信息获取与加工


信息识别、获取与加工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辨识模型、图表、数据、文本、符号、图形中的各种类型信息,从中提取关键内容,建立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与已学相关知识进行嫁接整合,是思维过程中的第一道关卡。高考命题通过文字、图形、表格、符号、数据等方式呈现信息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考查学生从多种形式呈现的丰富材料中“定位、识别、筛选、分类、概括、连接、转述”关键信息的能力。其中,定位是指通过文本阅读,快速定位和提取关键信息;筛选是指区分有效与无效、主要与次要,排除干扰信息,识别关键信息,一般体现为分析的过程;概括是指从个别到一般、从多到一的归纳过程以及从个别到个别或从一般到一般的类比过程;连接是指在关键信息间建立简单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一贯的逻辑链条与关系,一般表现为推理过程;转述包括图文转化、数形转化、句式转换、立场转换、坐标转换等,主要体现为理解过程。


信息获取和加工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型:(1)阅读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或几篇文章,并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观点,快速获取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来回答问题。(2)数据分析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一组数据、图表或统计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需要从给定的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通过运用数学、统计等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3)实验设计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方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实验要求和条件,获取必要的信息,然后进行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4)信息整理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一段或几段信息,要求学生将信息进行整理、概括或归纳。学生需要根据所给信息的逻辑关系和主题内容,快速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归纳、总结和概括的方法,整理出准确、简洁的信息概述。(5)信息改编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一段或几段文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对原文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学生需要理解原文的主旨和要点,获取关键信息,并根据要求对文章进行删减、扩展、改写或转述。


(二)逻辑推理与论证


逻辑推理与论证是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不可或缺的能力,无论科学发现还是理论建立,抑或是工程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都依赖于推理与论证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论证技能,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论证推理、得出结论、修正观点,并能选择和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为研究问题建构合理的解释。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尤其是科学思维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这种思维能力可以有效运用和迁移到其他的任何情境、学科和问题中。通过推理与论证过程,学生将学会如何针对一个主张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评价别人的主张。另外,良好的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大幅提高其论文写作和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呈现概念清晰、逻辑严谨、边界明确、证据可靠、论证充分的论证过程及结论。逻辑推理与论证是指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前提、条件或假设)出发,经由准确、充分的证据链(有效信息)和清晰、严密的逻辑链(相关性、因果性),推导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与论证着重考查学生根据已有前提和证据逻辑一贯地得出可靠结论的能力,一方面强调逻辑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证据的可靠性。逻辑推理与论证一般由前提(条件或假设)、证据(数据、文献、史料、理论观点等)、逻辑关系(归纳、演绎、因果、类比等)和结论(观点或主张)四个部分构成。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论证能力,促使学生思考时做到清晰、准确、规范、严谨,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逻辑推理和论证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型:(1)推理判断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前提或条件,推断出一个结论。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前提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断,判断结论的正确性。(2)推理论证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论点或观点进行推理和论证。学生需要从给定的信息中找到支持或反驳该论点的理由和证据,并进行推理论证,确保逻辑合理、连贯和有说服力。(3)逻辑填空题。这类题目给出了一个由空白部分构成的句子或段落,并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词语或句子。(4)评估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给定的观点或论述进行分析和评价。学生需要评估论点的合理性和论证的有效性,分析其逻辑结构、论证链条和论据的可靠性,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或问题。(5)开放式问题。设计试题时可以引入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给出支撑观点的理由和证据,并且构建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推理过程。


(三)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


科学探究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求解过程,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要求学生合理组织、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的活动,采用严谨求真、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科学探究是指观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活动。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和评估反思四个要素。其中,问题是指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证据是指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科学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包括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法收繁提,准确使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和收集实验数据等。解释是指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变化趋势,基于证据得出合理结论等,包括基于证据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等。反思是指具有交流合作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探究所得到的结果。


与科学探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思维建模(包括数学建模、物理建模等)是指将思维过程模型化、可视化、可运算的能力,主要包括科学抽象、关键变量选择、模型建构、理想实验、科学推理与数学运算等环节。思维建模一般可分为理想模型和理论模型。理想模型是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对象的抽象,抓住主要的、本质的因素,建立一个易于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主要特征的新形象。理想模型是科学抽象和概括的结果,是科学家为了描述客观事物的规律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理论模式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维,对某一研究客体和研究对象的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等所做的一种简化描述,这种模型通常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它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和实验事实,反映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要经由实验来检验,并且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建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模型思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的考查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中更为突出,主要以各种情境模拟的科学实验与科学场景,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核心环节、主要参数,以图文、数据形式展开问题设置,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和思维建模是科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科技攻关的必备前提,突出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的考查,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型:(1)实验设计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要考虑实验的步骤、变量的控制、测量方法等,并合理设计实验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思维建模的技巧,将实验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搭建实验方案的逻辑框架。(2)数据分析题。这类题目给出一组实验数据、图表或统计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需要从给定的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数据计算、数据分析、趋势推断等,并综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思维建模的技巧,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类,构建数据分析的模型和框架。(3)探究论证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理论和科学原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模型,对一个现象或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证。学生需要提出科学假设或模型,并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等,来支持或否定假设与模型,并进行科学论证和结论总结。(4)问题解决(应用)题。这类题目给出一个科学问题或实际情境,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假设或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推测观察、数据分析等途径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运用思维建模的技巧,将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构建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和推理框架。


(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慎重鉴别、筛选和运用纷繁复杂的信息,保持客观而深刻的认识,敢于挑战固有观念或权威结论,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前提,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基础。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重要构成要件,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前提。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实证验证等方面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探究和创新为导向,以理性和开放精神为核心。具体来讲,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通过质疑、查证和推理考查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思维,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包括理解主题论点、分析论证结构、澄清观念意义、审查理由质量、评价推理关系、挖掘隐含假设、考察替代论证、综合组织论证等步骤或要素。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觉运用分析推理、逻辑论证、甄别加工等方法,使用可靠的证据,得出自己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批判性思维考查形式一般表现为:澄清相关概念、独立提出问题、评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寻求多种解决方法、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概括来讲,批判性思维以质疑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获取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心智开放、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品质,训练有素的逻辑推理与论证分析能力以及高水平的证据获取、评估与运用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技能。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考查内容,集中考察学生思维的思辨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是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题型包括:(1)论据分析(证明)。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给定的论据或观点,并评估其合理性和说服力。学生需要通过对论据的逻辑关系和证据的可信度进行推理和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充分性和充分性,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2)任务(问题)解决。这类题目给出一个问题或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效揭示隐含前提,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潜在影响,然后提出准确、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条件推理(演绎)题。这类题目给出一些条件和限制,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推理和判断。学生需要通过对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条件的理解,揭示重要的隐含前提,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论。(4)策略(方案)评估。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和目标,评估不同策略或做法的优缺点。学生需要分析各种策略的利弊、可行性和风险,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辩证思维,选择最合适的策略或提出改进意见。(5)意义(价值)评价。这类题目给出一篇文章或者一组信息,要求学生对其内容或者结构进行评价。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分析文章的作者立场、证据的可信度和逻辑合理性,评价其论证的有效性和逻辑的说服力。


(五)语言组织与表达


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组织与表达是指信息输入和认知加工之后的具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个人学科知识、专业素养、思维过程、逻辑论证的具体表现。语言组织与表达指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画表达思维、观点,借助口头语言、书写或绘图工具等表达抽象的概念。语言表达同时也是一个人学科知识、专业素养、思维过程、逻辑论证的具体表现,语言表达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识。可以说,语言组织与表达是思维世界的具体呈现,也是高考“无思维,不命题”最直接的体现。语言组织与表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核心概念、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过程、事实证据、观点与结论、专业的术语或符号等。


语言组织与表达在高考文科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题型:(1)阐述观点。写作类试题会要求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需要运用清晰、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给出有力的论据和例证支持。(2)推理论证。学生需要用恰当的语言逻辑进行推理,引用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对论题进行论证。(3)分析问题。学生需要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思路、关键点和逻辑关系。(4)解释描述。学生需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解释图表的信息、趋势、关系等,并进行合理的描述。(5)语篇连贯。写作类试题要求学生将相关的观点、论据、例证等连贯地组织在文章中。学生需要使用恰当的过渡词语、连接词,使文章在逻辑上连贯、流畅。


高考理科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考查题型主要包括:(1)解题。在理科试题的解答过程中,考生需要清晰地陈述问题、列出所用公式、推导推理过程、展示结果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够使解答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2)实验报告题。有些理科试题要求考生按照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在报告中,良好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能够帮助考生清楚地描述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并准确地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3)数据分析题。良好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数据计算和推理,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分析结果。(4)探究题。一些理科试题要求考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在解答过程中,良好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能够帮助考生清晰地阐述探究过程、表达想法和得出结论,使得答案更加有条理和易于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五大关键能力是相对于所有学科共性而言的,各学科在能力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如,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往往在理科学科中表现显著,而在文科学科中则不是那么突出。我们对于学科关键能力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学科属性和特征,来理解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如语文的关键能力主要表现为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构建与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等;数学关键能力包括数学象、直观想象、数学逻辑、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批判性思维;英语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语言理解与表达、批判性思维、文化交流等;物理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物理建模、科学探究、批判性思维等;化学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创新、模型建构与应用、批判性思维等;生物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模型建构与应用、科学探究与实验、批判性思维等;历史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唯物史观、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思想政治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唯物史观、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地理关键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模型建构与应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比较思维、批判性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三、考查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探究活力


提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提问也是科学研究的开端,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提升的源泉,没有问题便没有科学发现,不具备问题意识,便无从培养科学思维。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室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则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很大程度上来讲,“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具优先性,没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也就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到基础教学和高考改革中来,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真正的问题意识,他们哪怕掌握最多、最系统、最全面的知识,也不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命题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注重问题意识培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科学探究活力。


高考命题中,问题导向的设问方式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考查学生对既有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运用。高考试题通过创设灵活新颖的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提供探究性话题的方式,突出对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探究创新,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有助于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学习和教育模式,充分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实现这种开放性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和方法:(1)探究性题目。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分析来回答问题。比如给出一个现象或问题,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或提出解决方案。(2)情境性题目。提供真实或拟真的情境,如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热点或者历史事件,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3)非唯一答案题目。试题设问开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前提切入和思考问题,试题不设定唯一标准答案,可以有多个合理的解释或解法,要求学生逻辑自治、证据可靠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观点。


情境设题成为了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情境创设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以解决现实问题和科学前沿探索为主旨,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近年来的高考命题重视情境设题的探究性、开放性和灵活性,通过情境设题,实现由对传统的识记、理解等基础思维能力的考查向论证、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转变。情境试题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由解答题目转向解决问题。通过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等途径,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高考将进一步加大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考查力度,进一步加大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灵活性,以提出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学科任务为中心,有效引导一线教学和备考更多地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都是以问题探究为起点的,包括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与经验、形成新的研究问题等关键环节。以问题发现为导向的考试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采取的强制性说服、诱导式启发、筛选式选择等方式,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预设了问题,同时还准备了“标准答案”,并最终将解决方案引向“预设答案”的不良做法。课堂教学要确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提出问题、提炼观点、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结论,并在原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考内容改革。


(声明:文章来源:高考研究报告(2025)。“德旺论坛”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 1

课程改革促发展 培育人才谱新篇│第三届基础教育论坛暨2024德旺基础教育论坛在福州成功举行

// 2

我省首次全方位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术大会展风采

// 3

福建电视台将于11月27日黄金时间播出我省首批特级教师纪录片《八闽师说》之《投身杏坛,寓教于乐》

// 4

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将于12月18日黄金时间播出我省首批特级教师纪录片《八闽师说》之《永远的映山红》

德旺论坛
报国为民 正德强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