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是儿童的学习方式,
能激发孩子的挑战和探索欲望,
蕴藏着无穷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游戏时,
只有持续观察他们的行为动机,
了解其内心想法,
才能有效回应幼儿。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的能力,
助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近日,
市实幼久顺分园
开展了游戏案例分享活动。
在案例分享过程中,
教师们分别从游戏起源、
过程实录、游戏分析与解读、
教师支持等方面,
还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
所思、所想、所做,
分析解读幼儿的发展!
周芷仪老师
从孩子们所感兴趣的工具探索开始,他们通过五感尝试不同工具,发现不同工具的特性并自发建构丰富的涂鸦图案,在对颜色和材料的选择中,创作出新的作品并表达。很欣喜小班的幼儿能自主去寻找到适合自己、满足自己需求的材料来丰富自己的游戏,将隐藏在自己内心的想法显现化……
曾文秋老师
幼儿对水风车的探索,是萌发一颗热爱科学探索的心,他们能够积极的看见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并有针对地解决问题,是能力的提升,更是游戏兴趣带来的坚持。从一个小小的科学小探究变成了一个颇为有趣的探索游戏,孩子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给出了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的答案,一个简单地游戏装置,在他们眼中却是非常有趣而又有意义的。
李秋瀚老师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将搭建和阅享日活动相结合,将三只小猪的故事搬上舞台演绎,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合作能力与表现精神,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情境演绎,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自己。通过情境演绎,孩子们的社交技能,语言表达,情感认知,问题解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马汶义老师
积木区随着孩子们更高水平的搭建,在用麻将搭建隧道时,阳阳:“火山爆发了,砰!不小心把用麻将搭建的隧道全倒塌了。”但孩子们意外的发现,麻将在倒塌的时候就像多米洛骨牌一样,好好玩啊!因一次意外的倒塌,孩子们探索到麻将还可以像多米洛骨牌一样的玩,一场有趣且属于我们的探索之旅拉开了帷幕...
张毅老师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喜欢富有挑战、合作的精神。自行车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户外器,也是孩子们争抢的早操器械。户外活动时间,他们喜欢从小山坡骑自行车,三三两两的载着,在操场上驰骋。他们从车少人多的问题出发,联想到了持驾照骑行,孩子们参加了科目一、二、三、四的考试,拿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驾照。
彭子纯老师
兴趣是《记录下蓝色的那一瞬》项目活动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从普通的一次观察,“发现扎染的布颜色变化”到“在画纸上将过程用编号的方式”记录下来,从最初“只是想将变绿的过程记录下来”到和同伴一起商议后“制作出了一段视频”,正是幼儿想将那短暂的一瞬间永久保存,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保持了持续的探索欲。
刘思琪老师
气球反冲力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爱探索的孩子将自己自制的巴斯光年想要通过气球反冲力飞起来,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却通过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孩子不断去探索未知,尝试失败,去提出问题,去寻求答案……
杨菲老师
孩子们因为想在积星银行里换取更多不一样的奖品,产生了想开一个礼品店的想法。老师充分尊重幼儿,自由、自主构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游戏,根据幼儿的兴趣来推进游戏,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多方位探索,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了幼儿实践体验感和参与的趣味性,创意工坊妙变礼品店 ,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和成长!
教师分享结束后,
每位教师都对其案例进行点评分析,
认真对待每个案例的深度剖析,
从中学习游戏中如何支持儿童游戏,
孩子的学习成长价值点是什么......
在分享尾声,
李园长及凌主任对本次交流研讨进行了总结,
对孩子的游戏水平提升及教师的观察分享
与支持能力发展表示充分肯定。
同时也从游戏分享的结构、
归纳整理、分析调整、语言讲述等方面
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改进建议。
孩子们在探索与游戏的过程中,
有计划,有选择,
有过程,有呈现。
对老师来说,
发现儿童的过程是幸福的,
孩子的成长“被看见”,
更是幸福的!
编辑:张莉
编审:胡钟玉
审核:凌静思
审发:夏嘉忆
*本文/图系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乐山市实验幼儿园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内容(含图片)未经同意请勿商用或用作其他侵权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look back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