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会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的游戏里
记录者将步伐走在孩子们的世界里
支持者会解密孩子种种游戏行为的背后原因
反思者会不断梳理总结自己的经验。
为充分发挥游戏促进幼儿
深度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
推动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
提高教师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
近日,
乐山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开展了“观察、记录、支持、反思
——助推儿童游戏更具‘深度’”
为主题的游戏案例、论文分享研讨会。
精彩分享
《探寻幼儿在运动活动中建立积极心理的途径》
景璟老师
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反之,积极的心理也能提高儿童的运动兴趣,应对运动中的挑战和挫折,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在此篇论文中,景老师以运动活动为引,利用运动中的计划与回顾、环境创设、色彩影响等对建立幼儿积极心理进行了一些探寻和尝试,帮助和支持幼儿建构积极心理,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环境、情绪
《小熊的城堡日记》
王舒老师
小班幼儿热衷积木搭建游戏,王老师在案例中记录了幼儿丰富的区域游戏过程,并通过教师的平行游戏、适合介入、借助开放性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的游戏向深度学习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空间搭建、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一场儿童与生命的对话》
刘铭老师
从孩子们发现毛毛虫开始,孩子们对生命的思考就从未停止,刘教师及时捕捉幼儿这一兴趣点,并提供适时的材料支持,不过渡干预幼儿的想法与选择,尊重儿童善良的天性。以“一场儿童与生命的对话”引发一系列自主性探索与学习,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爱护生命的美好品德正在悄悄萌芽。
毛毛虫变蝴蝶啦~
《勇士与公主》
王诗雨老师
搭建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可以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不断尝试,完成自己想象中的作品,并自由创编故事情节,丰富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和探索空间,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这种“放手不放眼”的支持方式既保护了孩子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又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我们把“长城”修进幼儿园啦》
谢婷老师
你敢想象吗?幼儿园的孩子们居然用沙子和水修建起“万里长城”,他们在探究中感知沙子的特性,互相合作、积极探索,谢老师追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新发现”、“新问题”、“新需求”,引导幼儿形成了遇到问题——提出想法——尝试行动——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探究学习品质。
《与“泥”相遇》
沈宝怡老师
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小班孩子们天生喜欢接触自然,在与泥的游戏过程中,她们沉浸其中,快乐游戏。在一次次探索中沈老师利用回顾,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解决遇到问题,促进了幼儿的深度学习。
《有趣的多米诺积木》
夏子语老师
中一班的幼儿在探索积木的过程中,将偶然的发现转变成自己的多米诺游戏,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并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经验,体现出幼儿的专注力、耐心、细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夏老师引导幼儿不断深入探究,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多米诺
《变身机器人》
田闪闪老师
在三次“机器人”游戏中,孩子们反复尝试,不断挑战自我,在遇到问题时,田老师及时进行回顾,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讨论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空间概念。
《推倒吧》
陈一铭老师
当小班幼儿游戏中出现搭建被破坏这一普遍的问题时,陈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其中学习点,巧妙地将危机转化为安全教育契机,启发幼儿自主思考规避风险,引导幼儿安全认知从懵懂走向自觉,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其中作为一名观察者,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激发幼儿探索欲,促使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渐强,并在游戏中学会倾听、协调,团队合作默契逐步形成,社交技能得以锻炼。
推倒啦~
教师分享结束后,每位老师对各个案例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认真剖析案例中的学习点与提升点,通过思考与探讨,提升了老师自身撰写案例的经验。
教研结束后,保教主任鲁瑶老师提出:幼儿游戏案例应准确识别和分析孩子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教育价值,并反思教师的介入时机、提问、引导、材料提供等方面的支持是否有效等,在支持幼儿游戏的同时,还应不断反思,提升自身经验梳理和总结的能力。
每学期案例分享,是老师们思维碰撞、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本次案例分享交流会,老师们聚焦幼儿游戏中的小故事,探索幼儿游戏中的学习点,并通过梳理与总结,思考自己的支持策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关于游戏的故事更是一段段孩子与老师共同成长的记录……乐山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将继续探索幼儿的“真游戏”,让游戏发挥真正的价值。
编辑|潘佳丽
审发|夏嘉忆
往期回顾
look back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