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们】
明远学堂,成立于2005年4月6日,以传承、弘扬儒家传统文化为立社之本。“明远”一词,为孔阳先生所题。明者,光明也。远者,远大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光明吾心,远大其道。先生之意,大抵如是。
儒家经典、中国历史、儒门工夫,是我们社团共学的主要特色。
学儒家经典、读中国历史、做心性工夫,也是我们作为儒者的精神底色。
(一)真诚、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儒家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自白,亦是一代儒门宗师生生不息、向上不止的生命状态。
“儒家”绝不是所谓“封建社会”赖以生存与“统治阶级”赖以剥削的思想工具,也不仅仅是思想史叙事中的一个流派,而是往圣先贤与当下你我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儒学”也不仅仅是一门相对于“我”的知识或学问,而是内在于我们生命的自由、舒展的本然状态,是我们超越有限、收获永恒的思想力量,更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精神根基。
儒学不是存在于想象中和历史中的东西,每一个儒者的生命就是他的样子。
(二)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在师大的校园里,我们一同怀着对未来的希冀,期待不断的自我超越,期待自由、独立、快乐、庄严的人生,也期待着这份温暖和光明,能够在更多人的生命中点亮。
【二、道经师友,仁智勇礼】
(一)体仁:工夫的开始
《礼记·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不是那些限制人、压抑人的所谓秩序或规则,而是属于人内心的,一种永恒的、无限的、超越的、绝对的精神力量。小至个体,大到宇宙,都蕴含着这种力量,或者说,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个体,“吾心即是宇宙”。
“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是儒者对道的发明,可是它并不空虚,也不神秘,因为这完完全全来自我们的内在——程子曰:“鸡雏可以识仁。”明道先生又置盆池蓄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答曰:“欲观万物自得意。”
孔阳先生还曾将“体仁”工夫形容为阳光照在门把手上的那一瞬间油然而生的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来自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人人皆可得之,这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所在。要像捍卫我们的生命那样,去守住内心的温暖,它就是我们的精神生命。
(二)经史合参,践行工夫
经典源于历史,肩负历史,更超越历史。读经是儒门修养的必须环节,竖排繁体读来诚难,但只得像朱子说的那样,“只是虚心平读去”。同时,经典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给我们理解的“知识”,更是供我们践履的“工夫”,这些都是属于我们内在的。先生说:“人可以做儒家的修身工夫,可以变换气质,表现那个真实的自己,恢复完整的人性。”“这里面没有什么太深的东西,但要做下去。”
(三)一堂师友,印证工夫
孔阳先生,孔阳国学工作室创始人。史学博士,国学大师马一浮、钱穆先生的学术传人。曾任北京四中校长助理、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学术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对儒家经典、中国历史、儒门工夫学有体认,以培养儒者为自己的使命。
先生以“孔阳”为笔名,正是为了接续孔子、朱子、阳明的道路,把儒学做出来。
*点此查看孔阳先生二十二年儒学传播历程
【三、以友辅仁,我们的活动】
(一)读经
孔阳读经法由孔阳先生创立,以“实、节、匀、响”为要诀,旨在通过读经,进入一种深沉、内敛的状态。读经所收获的庄敬、自尊、安定的内在体验,正是学友贴近儒家工夫的时刻。
(二)切磋经史、工夫
学习经典、历史、工夫,都少不了师友的夹持。在本学期,我们将从温暖工夫开始,践行孝道,落实于家庭,带着儒者的状态步入经典、历史的堂奥。
【交流、共修】本学期,我们拟举办专题交流会,共同学习经典、历史相关课程,并邀请学友们共同讨论。
【永恒温暖·温暖礼】本学期,我们还将引入公益温暖礼的学习。
温暖礼为公益项目,以传播中华孝道,践行温暖工夫为目标,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儒家之家公益基金支持,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在温暖礼阶段,学友将通过大义认亲、超越王朝、居家无非、永恒温暖等主题课程,切实地学习并在自身和家庭中实践容貌、慎音、敏捷等儒家礼仪。
(👆观看视频,了解温暖工夫👆)
温暖礼阶段目标为永恒温暖、对人有礼、不说是非、声音柔和,以此促进家庭的温暖转变。
(三)读书、观影、交流:世界与我们
往期,我们曾观影并探讨过《南汉山城》《兹山鱼谱》《思悼》等优秀影片。优秀的文艺作品,足以让我们对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兴、观、群、怨”,有所触动。
(四)出游:不如抛却去寻春
我们曾经踏足孔庙、国子监、文丞相祠等古迹,身临其境,凭吊古人。据说还有高人指路,帮我们规划精彩的city walk路线,敬请期待!
——如何加入我们呢?
扫描二维码
添加社团负责人丁学友微信
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