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丨文学院青年团校开展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实践活动

学术   2024-11-15 12:12   北京  

活动回顾

文学院青年团校开展参观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实践活动






2024年11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团校暨第十六届青年领导力培训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实践活动顺利举行。


在讲解员们的引导下,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大成门、大成殿、乾隆石经碑林、琉璃牌楼、辟雍殿,身临其境探寻中华儒学智慧,汲取崇文重教精神。


/ 01 /

大成门



张书静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大成门的相关知识。她介绍道,大成门是孔庙第二道门,因古时门内左右列戟,故得名戟门。值得一提的是,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两侧排列着198通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为我国科举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 02 /

大成殿



张远兮同学引领大家移步大成殿。大成殿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合“九五至尊”规制,是元明清三朝皇帝祭孔行礼的正殿。她为大家介绍了触奸柏的有趣传说以及大成殿内各牌匾的来源意义,并详细讲解了殿内的礼器、祭器、乐器等。



/ 03 /

乾隆石经碑林



潘欣宜同学带大家感受了乾隆石经碑林的魅力。乾隆石经碑林又称十三经碑刻,是清代乾隆年间刻制的一部重要文化遗存,189座刻石上记录了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碑文书法遒劲茂美,令世人惊叹。



/ 04 /

琉璃牌楼



望着眼前高大华美的琉璃牌楼,张洪鸣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它的独特之处。这是北京仅有的一座为教育而建的牌楼,正反两面的横额均为乾隆御笔。横额正面所书的“圜桥教泽”,意指水流不断,象征教化不息;背面的“学海节观”,意为听讲学者众多,要靠水道将学生分隔开。二者均体现出中国古代重文崇教的文化传统。




/ 05 /

辟雍殿



接着,同学们来到辟雍殿前。柳渊译同学介绍,辟雍殿兴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是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也是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辟雍殿顶部重檐覆以黄色琉璃瓦,屋脊为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式,通体为传统的木质结构,坐落在高大的石基之上,巍峨壮观又别具一格。




/ 06 /

结语




最后,在金黄的银杏树下,39位同学留下珍贵的合影,至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团校暨第十六届青年领导力培训营国子监博物馆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 07 /

体会分享




参观完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之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实践感悟:


金秋落叶随风而下,匾额的漆有些褪色,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并未随时光老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谢欣宸


在银杏变黄随风飞落的季节,孔庙依然古柏参天,雕廊画栋。尽管石碑的碑文已经模糊漫失,碑林依然让人感到肃然起敬。孔子雕像的眼光依然那么深邃而坚定,他透彻地洞穿了人性,又无比相信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自觉动力。他起杏坛,播教化,缔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所谓,杏坛遗风尚犹在,万世师表耀寰宇。

 ——刘梓旭


穿过大成门,古柏森森,殿宇巍巍,匾额堂堂,编钟煌煌,神位肃肃。庄重之下亦有活泼。科举文化展览馆里张贴着国子监的课程表和考试安排,陈列着考生的答卷,复原了考场的原貌。跨越时空对望,原来你们也有月考,也用辅导书,也会被教导主任训诫,也有答题卡上越写越凌乱的匆忙。石人在考场里打盹,我说“同学你好,这里不让睡觉”。一代代普通的学子诵经不息,一代代平凡的教师诲人不倦,那些伟大的文化,那些崇高的品性,就这样渺四野而越千年,传承至今。

——张书静


走进古代最高学府,岁月流转,书香犹存。此次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之行,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也是一场成长的见证。同学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承百廿传统,弘杏坛之风,师大学子必将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奉献中不负伟大时代!



文案丨毕浩妍

摄影丨赵康婷

编辑丨王钦昀

责编丨曾梦莹 李悦

监制丨张妍 俄木金珠


北师大文院分团委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团委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