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散、没自信,恐怕和家长经常对孩子说 “不能、不行、不要”有关

教育   教育   2024-09-19 06:30   广东  



家长常常会对孩子说 “不要做什么”。


在日常饮食中,孩子可能不喜欢吃某种蔬菜,家长往往会说 “不要挑食,必须把这个吃了”。


孩子看到喜欢的零食想要多吃一些时,家长马上制止道 “不要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


在娱乐方面,孩子正在开心地玩手机游戏,家长可能会突然来一句 “不要玩太久游戏,眼睛会坏掉”。


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些新的活动时,比如去爬树,家长又会紧张地说 “不要去爬树,太危险了”。


这些“不要”包含着家长对孩子健康和安全的担心和守护,然而,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这样命令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不会听从。



这是因为我们让孩子不要做的事情,往往与孩子当下能够获取到的快乐逆向而行,我们考虑长远的发展,担心孩子的健康,孩子却只能明白当下的体验。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转变思路,用积极的建议代替“不要做什么”,更能赢得孩子。比如孩子看动画片停不下来,我们可以和他商量看完这一集;孩子想要爬树,我们可以带他参加有安全措施保护的幼儿攀岩活动等等。


然而,有一种“不要”,却是让孩子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比如孩子热情地拿自己的玩具出来,想要和大人分享,却被制止:“现在不要玩,你赶紧放回去。”孩子对家长带回来的蔬菜感兴趣,看个不停,却被赶走:“别碰蔬菜,你去玩玩具吧!”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友善、好奇,却被“别动”“不要玩”挡回去,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挫,最终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据统计,有超过 80% 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说 “不要做什么”。这种教育方式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制止。如果家长总是说 “不要做什么”,孩子会逐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变得畏首畏尾,什么都不想做。




01

常说“不能、不行、不要”

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01/  孩子不知道做什么,进而什么都不做


当家长频繁地对孩子说 “不要做什么” 时,孩子往往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就像小时候活泼可爱的孩子,随着父母不断地说 “不要”,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爱和父母交流,性格也越来越内向。


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在意自己,逐渐与父母疏远。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当父母总是用否定的话语来回应他们时,他们会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理解。


比如孩子玩得无聊了,想让爸爸陪陪自己,爸爸却很严厉地说 “不要碰我的电脑,没看见爸爸在工作吗,等会再说”。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并不重要,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同时,孩子会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是错的。比如孩子的作业出了错,妈妈只会说 “教了多少遍还不会,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批评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害怕再次犯错。


此外,当孩子不断地受到父母的否定和打击时,他们会选择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他们可能会觉得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是安全的,不会受到批评和指责。这样的性格缺陷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02/  著名“白熊实验”,越是说“不要”,越是摧毁自控力


家长常说 “不能” 的教育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变得固执,越不让做越想做。


著名的 “白熊实验” 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当人们被要求不要想白熊时,反而会满脑子都是白熊。孩子也是如此,当家长不断地说 “不要做什么” 时,孩子的大脑会更加关注那些被禁止的行为。


比如家长说 “不要玩手机”,孩子的大脑中首先会出现手机这个目标,然后再执行不要玩手机的指令。


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已经被手机吸引,很难控制自己不去想它。


这种反复强调 “不要” 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强化孩子对被禁止行为的关注,从而影响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还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孩子因为自控力差而被家长批评,批评后孩子会感到内疚,但内疚之后却很难在行动上有所改善。


就像有的孩子被批评乱扔玩具后,虽然很内疚,害怕妈妈不喜欢自己了,但玩高兴了还是会乱扔。这是因为家长的 “不要” 并没有给孩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是让孩子感到压抑和束缚。




03/  打断孩子的思考,影响大脑发育


家长常说 “不行” 会打断孩子的思考,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使孩子产生叛逆情绪,做事拖拉。


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黄金期。美国权威脑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指出,想要让孩子的大脑得到良好的发育,就应该使孩子处于不被打扰的情况下。


当孩子做事情拖拉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正在思考,这个时候是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家长的 “不要” 会打断孩子的思考,让孩子产生叛逆情绪,从而做事越来越拖拉。


此外,家长的 “不要” 还会让孩子的大脑一直处于警戒状态。当孩子犯了错时,家长用责怪的口吻说话,比如 “跟你说不要这样做,你为什么不听”,会让孩子的大脑发出犯错误的警报,使孩子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事,也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常说 “不要” 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改变这种教育方式,用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来代替否定和制止。




02

用“做什么”代替“不能、不行、不要”

清晰的指引更容易执行



01/  改变说话方式,向孩子提出正面建议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使用 “不要做什么” 这样的否定语句,但正如著名的波波实验所揭示的那样,如果我们向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即便我们用批评的态度表示对这一行为的否定,孩子依然会记住动作本身,而非我们的态度。


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记住具体的行为,而对于抽象的否定概念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例如,当我们说 “不要在墙上画画” 时,孩子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在墙上画画的画面,而不是 “不能在墙上画画” 这个指令。


但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成 “我们可以在画纸上画画”,孩子就更容易接受这个正面的建议,并且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画画。


把否定的语句改成肯定的建议,不仅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要求,还能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


比如,“不要跑” 可以改为 “走慢一点,想象我们跟小乌龟一样”;“不要用勺子敲桌子” 可以改为 “不用时,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让它像小飞机一样降落在你的旁边”。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孩子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仅仅知道不能做什么。




02/  科学养脑,让孩子重复练习感兴趣的事


0-6岁孩子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神经突触。只有通过重复的感官体验和动作练习,才能使特定的神经突触变得更强壮,从而成为孩子的习惯。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应该指引他们去做适合他们的事情。


当家长开始对孩子说 “不” 时,往往意味着对孩子思考的强势介入和打扰。大部分孩子的大脑并不知道如何处理 “不” 这个概念,所以才会出现越催越慢的情况。


为了科学养脑,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温和地和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避免使用责怪的口吻,接纳孩子。


比如,在孩子做作业磨蹭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宝贝,我们一起制定一个做作业的计划吧,这样可以让你更高效地完成作业哦。” 


或者在孩子想要玩游戏时,我们可以说:“宝贝,玩手机游戏时间太长对眼睛不好,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亲子游戏怎么样?”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更有益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禁止他们做某些行为。




03/  回应孩子情绪,呵护孩子的内在动力


孩子在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好奇,有积极性想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因此,在制止孩子之前,我们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情绪,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满足好奇心,或者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满足他们想要帮忙的愿望。


当孩子想要帮忙做家务时,如果我们只是说 “不要捣乱”,孩子可能会感到失落和不被理解。但如果我们说:“宝贝,你真懂事,想要帮忙做家务。不过这个任务有点难,你可以帮妈妈把这些小袜子叠起来吗?” 这样既回应了孩子的情绪,又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任务,让孩子感到自己被重视和认可。


回应孩子的情绪还可以让孩子更加快乐自信。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


比如,当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我们可以说:“宝贝,被老师批评了一定很不好受吧。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们一起想想下次怎么做得更好,好吗?” 这样的回应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04/  建立规则,划定自由行动的范围


制定规则,用行动引导孩子回到规则允许的范围里,是培养孩子辨明是非对错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家庭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建立规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如果我们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拿着手机玩,那么孩子就很难遵守这个规则。我们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让孩子明白规则是公平的,每个人都需要遵守。


通过建立规则,孩子可以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05/  改变沟通方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是改变沟通方式的关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潜力,我们要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点,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比如,当孩子对画画表现出兴趣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鼓励他们自由地创作。同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兴趣和创造力,需要我们倾听孩子的声音和需求。当孩子向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要认真倾听,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支持。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实现这些想法。


例如,孩子说想要养一只宠物,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养宠物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以及如何照顾宠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改变沟通方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可以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过多地强调“不要做什么”,而忽略了引导孩子去发现“应该做什么”。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迷茫和受限,阻碍了他们探索世界和自我发展的脚步。


正如美国作家亨利·福特所说:“停止去做错误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正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家长的角色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向导。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去追求他们的梦想,去体验生活的多彩,去挑战未知的领域。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让我们点燃孩子心中的探索之火,引导他们发现自我,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地迈出每一步。



本期图片来源于 深圳·凯西蒙台梭利儿童会所(西海湾园),感谢供图


蒙奶奶
爱孩子的人都在关注我。我是蒙台梭利,大家都叫我蒙奶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