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惯坏的几个迹象不容忽略!很多家长却以为长大了就好……

教育   独立短篇   2024-09-03 06:30   广东  

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自然的情感纽带。在这份深沉的爱中,父母往往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满足他们每一个小小的愿望。


然而,正是这种天性使然的爱,有时也会不小心演变成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养成种种坏习惯,在成长的道路上偏离了正确的轨迹。


当孩子因为父母的宠爱而变得任性、依赖,甚至脾气暴躁时,我们不禁要说:爱,也需要一种智慧和平衡。莫等惯坏了孩子,才急着亡羊补牢。





01


孩子被惯坏的几个表现




前不久,有位妈妈说,孩子不肯吃蔬菜,姥姥一大早起来又是精挑细选,又是用心烹调,孩子却尝都不肯尝一口,甚至任性地把碗打翻,把她气坏了,姥姥还拦着不让教训孩子。


出门逛商场也是这样,看到新奇的玩具,不管家里是否已经有类似的,非要家长立刻买下来,因为班里同学有,他也要有,否则就不依不饶。


这些行为可把她愁坏了,道理讲了一堆,孩子刚改好了一点,家里的姥姥姥爷又宠着,不久就故态萌发。


孩子被惯坏了,应该怎么办?其实,不仅如此,被惯坏了的孩子身上还会出现这些行为和心智发展不足的表现:


行为方面


  • 缺乏自理能力

习惯于被人照顾,自己不会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事务。不会自己收拾玩具和物品,玩完后随意丢弃,等着别人来收拾残局。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家长帮忙穿衣服,即使已经上了小学也依然如此。



  • 不尊重长辈

对长辈说话没礼貌,经常顶嘴、反驳。比如长辈教导时,孩子会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别管我”等话语。行为上也不懂得尊重,如在长辈面前大喊大叫、随意打断长辈说话等。



心智发展方面


  • 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在与同伴玩耍时,只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例如玩游戏时必须自己当主角,别人都要配合自己。


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知道感恩,认为别人帮助自己是因为他们应该这么做。很难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缺乏同理心。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不会主动去关心和帮助,反而觉得与自己无关。



  • 抗挫折能力差

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容易崩溃,无法承受失败。比如比赛输了,就会情绪低落很久,甚至一蹶不振。不能接受批评,一被批评,就会情绪激动,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


长期被惯坏的孩子,还可能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会因为这些问题遭遇更多的挫折和困难。







02


孩子被惯坏,离不开失控的爱




过度保护,什么都不让孩子试一试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事务,导致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无法自己掌握。


在学习上,家长替孩子整理书包、安排学习计划;在社交中,家长为孩子解决与同伴的矛盾。长此以往,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依赖家长。


这种过度保护让孩子无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难以成长为能够独立面对生活挑战的人。



无原则迁就,即使违反规则也由着他


在与孩子的争吵中,家长总是无原则地妥协和迁就。当孩子犯错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没有坚持原则,而是选择退让。这使得孩子难以接受失败和认错,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例如,孩子想要多看10分钟电视,家长一开始不同意,但孩子哭闹一番后,家长就心软答应了。这样的情况多次发生,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只要自己坚持,家长就会让步,从而变得更加任性和固执。



有求必应,无论要求合不合理都满足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无论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孩子想要新玩具,不管家里已经有多少类似的,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孩子想吃各种零食,家长也从不拒绝。

这种过度满足使孩子变得任性和不懂感恩,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例如,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某次没有满足自己的高消费需求而大发脾气,丝毫不会体谅家长的辛苦和付出。





03


引导孩子自我发展,不能忽视的有效方法




明辨是非,坚定立规则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需要家长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应及时指出,并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纠正。


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推而广之,慢慢让孩子习惯社会上的规则。例如,在家庭中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如按时吃饭、睡觉,遵守交通规则等。


家长自己也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当孩子违反规则时,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明白守规矩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家长要立刻制止,并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会打扰到他人,是不正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孩子逐渐明白是非对错的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自主能力,让感官学习带动心智发展


为了纠正被惯坏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或者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在孩子尝试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学龄前的孩子受到感官体验的影响最深,通过自己动手,孩子更能掌握日常生活,并且发现自己动手、自己做主的乐趣,从而发展他的独立性。



保持耐心,学会适当拒绝


教育被惯坏的孩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会在纠正过程中出现反复。


比如孩子刚刚学会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但过几天又故态复萌。这时家长不能急躁和愤怒,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持续地引导和教育。


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是避免孩子被惯坏的重要一环。


当孩子提出想要购买过多的玩具或零食时,家长要坚定地说 “不”,并向孩子解释原因。


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家里已经有足够的玩具,或者吃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从而避免他们形成理所当然的心态。




注重情绪教育,提高抗挫能力


被惯坏的孩子往往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家长要教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比如当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发脾气时,家长要先让孩子冷静下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


同时,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和尊重他人,让他们明白别人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期望,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要求过高。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和能力不同,如果期望过高,孩子无法达到,可能会产生挫败感,甚至自暴自弃。


例如,对于一个依赖心重的孩子,不能一开始就期望他能完全独立完成所有事情,可以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步培养。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时,总是满怀爱意,只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然而,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倾注的爱干扰了教育和规则,惯坏了孩子。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他们发展出自己的个性,掌握自己的专长,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本文图片来源自 吉林·希萌树幼儿园,感谢支持


蒙奶奶
爱孩子的人都在关注我。我是蒙台梭利,大家都叫我蒙奶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