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财险水险数智化项目|2024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展示

时事   2025-01-24 21:50   北京  


2024年,《中国银行保险报》连续第六年面向行业开展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征集活动。


太平财险的水险数智化项目通过整合航运大数据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显著提升了水险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智能船卡、同船累计风险引擎、船舶风险预警等功能,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客户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一、项目概述


太平财险水险数智化项目向“新”而行,贯彻落实“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积极响应监管对保险行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工作要求。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将作业流程和航运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联合太平金科自主创新打造集“智能船卡、同船累计、风险预警及船舶智能风险查询”为一体的水险数智化应用平台。建设水险业务智能子生态、数字子生态,提升船舶险和货运险(以下简称“船货险”)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风控管理能力及客户服务效率,助力水险业务的守正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作为现代保险的起源,“海上保险”(以下简称“水险”)是传统而古老的险种,其服务的目标客户群所在的物流、航运业、港口、码头、贸易公司等纷纷在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均大幅提升。当前系统缺乏保前智能风险分析和识别,保中实时风险分析和预警,保后事故回溯和总结等功能。所以在水险承保管理中能有效识别船、货运输等方面的潜在承保风险,并及时提醒被保险人排查风险隐患,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太平财险走科技支撑之路,引入航运大数据,通过建设水险数智化应用平台,加强对风险隐患的实时监测,提高对客户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为传统水险客户提供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


三、项目重点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创新点


(一)项目重点解决的问题


1.船舶档案维护方法原始。在承保过程中,通常凭核保人在免费船舶查询网站进行相关内容搜索并加以人工经验判断,“船舶”相关数据比如船龄、吨位、是否加入国际知名船级社或保赔协会以及历史变更情况、时速、机器设备等信息大多在核心业务系统无记载,导致船舶档案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或长久不更新,船舶信息人工录入耗时长且存在录入错误的可能性。


2.单一危险单位风险累计及预警模型缺失。由于货运险自身业务特点,保险公司承保的某一运输工具会承接来自其所属各地分公司承揽的货运险业务,从而导致单一运输工具实际累计保额会出现超再保规定的每一运输工具限额的情形,导致超出公司可承受能力的情形,增大保险公司的自留损失,所以及时获知同船风险累计的数据,对保险公司事前或事中判断是否会涉及超承保能力的情形非常重要。


3.承保中标的违规行为监控及预警功能缺失。船舶险中船舶及货运险的运输工具在保险期限内多处于航行移动状态,水运业务的航程多涉及全球海上运输作业,不乏风险区域,货运险客户对其货物在运输途中以及承运船舶的轨迹是否异常,AIS信号是否丢失及保险公司对船舶险客户对其在承保期间是否违规航行、船舶轨迹异常等高风险情形无法及时获知和进行有效预警。


4.标准化风险评估报告缺乏。水险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多且复杂,综合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行业内普遍缺乏客观性的评判依据,业务员对客户提供的询价信息缺乏第一时间自助辨识风险的通道,水险风险识别更多依赖个人工作经验以及免费公开的网络自助查询的信息,缺乏风险因子归类,以及客观的、多维度信息风险模型。


(二)项目创新点


1.创建智能船卡。创建智能船卡,实现海量内外贸船舶信息航运大数据的秒级导入,实现档案资料定期自动更新,提升出单效率。同时,为后续风险大数据应用,实现系统风险初核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2.创建同船累计及船货累计风险引擎。创建水运单一危险单位(船舶)风险累计运算引擎,可实时获知同一运输工具指定规则下的累计风险保额和承保详情以及同船合并船壳险保额详情,实现超预设阈值的自动监控和及时预警提示功能。


3.实现船舶风险预警。利用航运大数据,在保前、保中进行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航行数据异常、事故舆情等方面的监控和预警,超过阈值,实现对核保人、业务员、客户等风险相关人员的多渠道联动方式的预警通知。      


4.搭建风险评级运算引擎。根据公司水险核保业务长期经验的积累,结合内部多年承保、理赔数据的积累,以及客户风险评估数据、船舶、航运管理数据,建立多维度、立体化、可视化、专业化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通过自研报价引擎提供算力,实现作业人员实时感知水险承保业务的风险态势。   


5.嵌入船舶智能风险查询。核心作业系统嵌入船舶风险智能查询后,实现实时在线对船货险业务的重要风险的核实,包括但不限于档案数据、船行轨迹、PSC检验信息记录,以及全球集装箱货运的动态轨迹跟踪和事故回放等。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太平财险水险数智化项目以航运大数据为基础、智能运营为抓手、高质量业务发展为目标,作为水险一站式数字化运营平台和业务管理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以下几项。


(一)船舶信息管理智能化


通过智能船卡功能,积累和丰富船卡数据库,实现船舶信息秒级导入,数据库定期更新,提升录单效率和船舶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为水险业务及服务的数智化建设打下关键基础。


(二)承保风险累计精准化


创建同船货运、船货险风险巨灾累计运算引擎,支持实时在线运算,超阈值进行预警提醒。实现船舶险同一被保险人/投保人承保累计保额风险在线重复保险数据监控。


(三)船舶风险预警数字化


通过航运大数据和船舶AIS信息对船舶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监控,实现对核保人、业务员、客户进行风险预警,实时发送船舶承保风险通知,实现保前业务风险评估,保中业务实时风险预警和提醒。


(四)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


基于船舶因素、运行环境、安全管理、信用披露、业务承保政策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对风险因子归类和差异化管理,建立多维度、立体化、可视化、专业化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形成标准化风险评估报告,量化风险,辅助核保决策。


(五)智能风险查询可视化


集成船舶智能风险查询功能,使用AIS信息,实现船舶位置、航行轨迹、集装箱货运动态、气象海况、风险区域等的实时查询和展示。


五、项目效果


(一)经济效益


提升出单时效,降低人工录入成本。智能船卡全国上线后,已累计出单7.68万单,承保保费3.31亿元。通过智能船卡创建9585艘船舶档案,每艘船舶录入档案至少节省30分钟。保守评估,预计每年可节约10人的工作量,最低可节省人力成本约150万元/年。


(二)社会效益


全面推进气象灾害预警通知,践行共享太平理念。气象灾害预警功能在4-15号台风期间累计发送预警1万余条,强风、大浪、超速、靠近地震带预警发送近万条,提醒在公司已投保的全球客户做好防台措施和安全避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及时跟踪客户情况,充分发挥保险事故预防、风险化解的作用。


(三)行业示范


太平财险认真贯彻落实“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将科技创新、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该项目荣获“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奖”、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数据治理与数据平台优秀案例奖”、第三届“‘金信通’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最具社会效益奖”,在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方面,在行业中起到示范效应。


六、总结


太平财险水险数智化项目基于航运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打破船货险船舶数量庞大、数据收集繁杂、数据分析困难的旧局面,加深加强对船货险承保、理赔数据应用,做出船舶风险画像、行为模式画像、客户画像等分析和应用,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风险经营决策管理能力。


太平财险水险数智化项目的成功上线,标志着太平财险在落实风险减量取得的重大进展,是公司科技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落实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助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道路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AD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