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也能“成金”!浙江创新“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

时事   2025-01-31 13:19   北京  


浙江金融监管局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以“四新”工程为引领,聚焦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和信用体系建设,借鉴企业财务报表理念,创新推出“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


多维估价,“画像”更精准


“去年,共3批9万羽肉鸡出栏销售一空。”1月26日,衢州江山市大桥镇农户刘在庆夫妇销售完最后一批肉鸡后,开心地回家过春节。


2024年,从事家禽养殖多年的刘在庆夫妇为了扩大养殖规模,租了村里60亩土地,投入100多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家禽养殖工厂,在购买智能化设备时出现了资金短缺。刘在庆通过衢州市政府“衢融通”平台上的农户融资专区向江山农商银行申请个人经营性贷款。


“我们根据刘在庆家庭拥有农村商品房1套、耕地3.5亩、养殖大棚1个以及夫妻缴纳农保等情况,给予其授信20万元,结合他个人较高的碳账户积分、五好家庭荣誉等折算成相应资产,又为其增信10万元,合计授信30万元,并下降贷款利率30个基点。”江山农商银行贺村支行行长陈相宏介绍。


“智能化养殖工厂里面冬暖夏凉,自动调温、数字化定时定量投喂,像‘五星级宾馆’一样,我老婆一人就能看得过来。”刘在庆说。


江山金融监管支局深入实施“四新”工程,配合衢州金融监管分局推动江山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创新“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协同省、市多部门共享不动产、社保、公积金、林权、水电费欠缴等10项个人信息,多维度勾勒“信用画像”,按照“信用信息+综合资产+公议授信”等维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以授信额度体现。


政银联动,获得感更强


图为兰溪农商银行普惠小分队(左、右)在走访辖内杨梅种植户,对接金融服务需求,助农采摘杨梅。摄影 / 胡盈


设施大棚也可以抵押贷款了,而且杨梅种得越好,贷款额度越高,有了这个政策,以后想要扩大生产就不愁资金了。”兰溪市马涧镇红卫村杨梅种植户叶撮军利用杨梅大棚设施,获得了兰溪农商银行50万元农业设施抵押贷款。


图为兰溪农商银行普惠小分队(右)走访杨梅种植户,对接金融服务。摄影 / 胡盈


2024年,兰溪金融监管支局指导兰溪农商银行联合兰溪市政府出台《兰溪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实施办法》和《兰溪市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登记管理办法》,创新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产品,对农产品未来预期收益进行估值,用于农户增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在台州,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利用政府共享信息资源收集农户家庭资产信息,建立动态化农户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模式。“我们将上一年度已用信且利息按期缴纳、无不良记录的农户纳入‘走访名单’,管片客户经理核查该农户上一年度的存款、贷款使用、家庭资产变化等情况,作为下一笔贷款增信提额、利率优惠的重要参考,提升农户贷款便捷度和体验感。”玉环永兴村镇银行行长苏光先介绍。


“智能+模型”,风控更贴身


在精细化计量、估值和池化归集的基础上建立农户贷款准入、定额、定价模型,配套设置数据质量核验、风控校验规则和多头授信防控要求,有效防控信用风险。部分农商行已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统自动测算额度、全线上办理,上门采集信息当日或次日农户就可在线办贷。


在农户授信申请界面,增设农户户籍和主要居住地识别,申贷机构数量上限等校验规则,有效防范“黑户”、异地贷款和多头授信;对违法犯罪行为人员、公安管控人员及精神智力障碍人员、拖欠水电费、存在处罚记录等人群建立负面清单,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目前,浙江辖内建档农户超七成,近五成农户获得授信;户均授信超20万元,信用类农户小额贷款占比较此前提升9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变线下整村授信为线上秒批秒贷,变“农户跑银行”为“银行跑农户”,变“线下填单审批”为“线上自助办理”,极大提升农户金融服务获得感。


“在我们制定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参考标准》中,现已明确六大类25项资产和四大类14项负债内容,形成标准化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评估体系,人品荣誉等无形资产创造性估值入表,各地特色化产业资产差异化估值入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群体个性化建表,实现生产经营、生活要素‘能入表尽入表’,涉农群体‘能建表尽建表’。”浙江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基于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进行多维数据分析,拓展使用场景,丰富数据应用。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梅琳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王雪莹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