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负转正,环比上涨,信心增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时事   2025-01-27 20:04   北京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本身在GDP中占比较高,横向产业关联度较高,也关系到广大购房居民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更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支持广大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缓解房地产项目资金压力,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4年1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决策部署,金融监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提出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由城市政府分管住房城乡建设的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为成员单位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作用,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也就是所谓的“白名单”项目,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4年年中,金融监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 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从完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实施推送反馈管理,积极满足“白名单”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应贷尽贷”,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以进一步引导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在其协调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与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接,对符合条件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并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加快放款速度,支持项目建设交付,对满足房地产项目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2024年底商业银行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为5.03万亿元,超过原来预计的4万亿元。截至2025年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新增5700亿元,贷款金额达到5.6万亿元,已经支持了14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目前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积极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1.0%,扭转了连续下滑的态势;房地产业增加值由三季度下降1.2%转为增长2%,由负转正。2024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分别有23个、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是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11月下降转为持平。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连续四个月环比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都在收窄。
不仅如此,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指标连续好转,也带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2024年12月,对70个大中城市开展的月度房价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保持稳定或者上涨的受访人员占比69.3%,比2024年11月提高0.8个百分点。从销售面积、销售价格到市场主体预期等方面,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积极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市场信心在逐步提振。随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等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有效落实,后续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改善。中长期来看,2024年底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67%,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我国新型城镇化还未完成,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还有潜力,加上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也将逐步构建,这些都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娄飞鹏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徐宁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