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作为中医人熟知的一味中药,常被大家用于日常的保健,但其实我们日常所用的葛根,大多是粉葛,葛根和粉葛不是同一回事。很多人容易将其搞混,按照《神农本草经图考》所载,葛根就以豆科植物葛(pueraria lobata)为正种,而不是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即现代人们常说的“粉葛”,这种植物生长快速,但是内蕴不足,功效远不及葛根。小编今天讲的是葛根,而不是粉葛,这点请大家在日常配药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否则药方虽然好,难有功效。
葛根
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从其功效中可以看到,生津止渴是其重要的一项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认为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并将治疗消渴排到第一位,可见其它在治疗消渴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三高中的高血糖即糖尿病与古代中医里的消渴非常接近。所以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药方中,常有葛根的身影。《本草汇言》中记载,葛根具有“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能发汗,能止汗”等妙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葛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降低胰岛素抵抗,抗糖尿病血管病变,抗糖尿病肾病,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保护视网膜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还能改善脂代谢;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葛根具有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的代谢,减缓心率,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硬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状血管,保护主动脉,抗心律失常,溶栓,保护神经组织的功效;还能改善生殖功能,治疗前列腺增生,促进成骨细胞生成,保护颈椎、改善骨质疏松,抗衰老,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还能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解痉,解酒,益智,止泻,抗炎,免疫调节,保肝,抗抑郁,解热镇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除上述作用外,葛根还可以用于脾虚泄泻、消渴、骨痹、中暑 、胸痹 、心悸 、头晕、耳鸣耳聋、缺乳等病症外,以及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葛根这么好,不会用仍然没用,对于中药而言不传之秘的往往在于量。所以如何用葛根,用多少量,才是配方的关键。傅延龄教授等对葛根的用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各阶段的葛根用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各阶段的用量都不一样,汉代,葛根的最大用量约为110.4克,最小用量约为41.4克,平均用量约为61.1克;隋唐时期,葛根的最大用量达到440克,最小用量低至6.9克,平均用量约为61.2克;在宋代,葛根的最大用量为60克,最小用量为5克,平均用量为19.5克;金元时代,葛根的最大用量为48克,最小用量为1.8克,平均用量为9克;明代,葛根的最大用量约为22.2克,最小用量为0.7克,平均用量为5.6克;清代,葛根的最大用量为18.6克,最小用量为0.7克,平均用量为5.6克;近代,葛根的最大用量为46.9克,最小用量为1.5克,平均用量为6.4克;在当代,葛根的最大用量为120克,最小用量为4克,平均用量为19克。那么,关于葛根的剂量范围,一般多少为合适呢?根据历代经方及现代名家经验,总结出葛根临床用量范围为9~120g;而且不同的炮制品,葛根的用量及功效也不同,比如生葛根侧重于辛凉发表、生津、解肌退热、透疹,用量多为30~50g;麸煨葛根侧重于厚肠、升阳、止泻,用量多为10~30g。不难发现,葛根的量效关系以及炮制作用都对它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六、葛根与芦根、天花粉、生石膏配伍,可用于热病口渴;七、葛根与生地黄、天花粉、麦门冬配伍,可用于内热消渴;八、葛根与麻黄、桂枝、羌活配伍,可用于风寒客表引起的外感表证,头痛项强;九、葛根与柴胡、黄芩、石膏、荆芥等中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客表引起的外感表证,头痛项强;十、葛根与升麻、荆芥、牛蒡子等中药配伍可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十一、煨葛根与党参、白术、木香等中药配伍可用于脾虚泄泻。推荐阅读:
1、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
2、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