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2024年度10大心理关键词,你知道几个?

健康   2024-12-26 20:42   广东  
本文转载自心榜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公众号:心榜。

2024年转眼就要过去,在岁末之际,心榜回顾了这一年来国内心理状况,从中选取了10个关键词,今天给大家做一个盘点与分析。

当然,任何盘点,都难免挂一漏万。你觉得还有哪些词(组),可以反映出2024年中国社会的心理状况的,欢迎留言交流~


 01 

PUA/NPD

PUA,全称Pick-up Artist,意为“搭讪艺术家”,俗称“恋爱大师”,原指一方为了发展恋情,系统性地学习如何提升情商和互动技巧以吸引对方,直至发生亲密接触 。

2024年,PUA一词依然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但其内涵已经延伸至职场、亲子、朋友等人际互动中,不再局限于两性关系 ,而泛指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一方不考虑另一方的意愿,对对方横加干涉和操控,通过言语贬低、行为否定、精神打压的方式,影响其对自身稳定特征的认知价值,降低其自我控制感,最终达到“控制”的效果。

另一个在2024年火出圈的心理学词汇,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NPD”,随着《再见爱人》等综艺的播出而得到广泛传播,成了继“PUA”后又一出圈的有害亲密关系模式。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自我夸大、对赞美和关注的极度渴望以及对他人缺乏同情心。NPD患者通常认为自己有特权,常常通过贬低他人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导致他们在工作、学校和人际关系中功能受损‌。

如果说PUA在大家口中,指的是具体的贬低、打压等行为,那NPD通常被年轻人用来指代那些施加精神压迫、贬低和打压他人的人本身。

这两个词汇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自己在关系种受到侵犯与伤害,虽然传播过程中有误用、滥用的嫌疑,但人们在一段关系中感受到了痛苦这一事实却是无法否认的,这两个词汇被广泛使用,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对施加于自己的精神/心理的伤害开始保持觉察与警惕。


 02 

抑郁症/焦虑症

2024年抑郁症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庞大,且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高达9500万‌‌。这一数字表明抑郁症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差异显示,女性抑郁症患者数量较多,但‌男性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是女性的三倍‌‌。这种差异可能与男性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回避和隐忍有关‌。

同时,数据显示,‌24岁以下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5.6%‌,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30%‌。这表明青少年群体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2024年焦虑症数据‌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依然较高,尤其是在中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显著。根据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对全球27个国家的消费者调查,全球平均有71%的人处在焦虑的状态之中‌。

而中国方面——

2024年,高中生中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10.24%,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15.29%,较2022年有所上升‌;

中国成年人中,任何一种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6%,每年(12个月)患病率为4.98%,据此推算,每年焦虑症患者大概在4000万人左右‌。

现代社会是个抑郁/焦虑高发的社会,尤其是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出现相应心理方面的问题的人群也日渐在增多。抑郁症和焦虑症,不仅仅是在2024年,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是社会关注重点。


 03 

‌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一种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回避亲密程度和情感接触的心理,特征包括情感疏离、独立性强、高敏感性、不自信以及逃避压力和责任‌。这种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对独立性的强调,避免深入的情感接触,倾向于独自处理问题,但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却非常敏感。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形成,通常是因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一种信念系统,认为依赖他人是不安全的,因此选择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保持情感上的距离,避免表达真实的自我或情感需求,以免遭到拒绝或伤害。‌

过去一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我认同为回避型依恋人格。而它的流行则是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

社会文化背景:在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文化和制度的影响,竞争和金钱至上的文化氛围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物质追求,而忽视了情感交流;

家庭环境与成长经历:如果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情感冷漠、忽视或过度控制,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和回避,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此外,社会竞争压力和个体性格差异也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流行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的高压力和单一的成功定义(如高薪、高职位和高社会地位)使得许多人感到焦虑不安,选择逃避社交以避免批评和指责,保护自尊心‌。

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这个词汇的流行,反映出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成长环境与当下社会状态的一种反思。


 04 

社交自觉症

在网络上,关于人际交往的名词层出不穷,2024年,“社交自觉症”一词进入大众的视野,并逐渐流行开来。

首先要说的是,“社交自觉症”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名词,而是一个网络词汇,它泛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种自觉性,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都能恰到好处、有分寸感,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比如说——

当有人送礼时,会进行适当的回礼;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避免逼问他人不愿谈及的话题,懂得聆听,不打断别人讲话‌……

总的来说,有“社交自觉症”的人,他们懂分寸,守界限,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如果说PUA/NPD的流行,体现了现代年轻人对侵犯自我的关系的厌恶与抗拒,“社交自觉症”的流行,则体现出年轻人对一段有分寸的得体的不会侵犯自我疆界的健康关系的肯定与向往。


 05 

祛魅

“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原是指对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通俗来讲,”祛魅”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现在则被用来泛指对人或者物品祛除迷恋心理。

2024年,祛魅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理共识:

人们对感情祛魅,对关系祛魅,开始diss“恋爱脑”;

人们对成功学的逻辑祛魅,对传统的努力导向成功的叙事祛魅,意识到过去的成功人士,可能只是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人们对以保护/关爱之名的实行禁锢与限制的关系祛魅,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对PUA和NPD进行讨伐;

人们对这个世界开始祛魅,“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样的流行语开始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传;

人们对社会的绩效标准祛魅,不再寻求外界的证明与肯定,而是努力卸掉身份的枷锁,回归到内心......

法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纳伯格的《祛魅》在这一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年度心理自助书籍,“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祛魅的流行,代表着一种理性思潮的回归,从它的广泛传播上,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逐渐在寻找一种更清醒的生活姿态。


 06 

女性主义/心理

今年有几部女性主义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24 年 4 月份上映的电影《坠落的审判》塑造了一个野心勃勃、自我中心、非常擅长「掠夺」的女性形象,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上人们对女性的观感,而更重要的是,电影中“颠倒”的夫妻关系,让我们看到当一个女性拥有我们传统上认为的男性特质时,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审判与凝视,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过往认识中的女性特质,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女性被压抑被规训的产物?

2024年9月上映的《出走的决心》,则根据50岁阿姨自驾游真人故事改编,影片中展现出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困境,引起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共鸣,让观众体会到女性身在家庭职责中的窒息和捆绑,以及其自我意志被迫磨灭的悲哀与恐怖。而影片上映后引起的反响里,也能听到许多男性的不解,表示看完仍不知道苏敏阿姨的丈夫哪里有问题,也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对女性权益和女性生存困境的漠视。

而年末上映的《好东西》则通过三个女性的相处模式,塑造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女性相处模式,它是对过往以男性思维为主导的影视中的女性关系的一次颠覆,也是一次女性对理想关系的想象。尽管这种想象被很多人诟病为不真实,但它却是珍贵而必须的。

这三部电影都是女性导演的作品,无论是《坠落的审判》中对女性特质与男性特质的反思,《出走的决心》对女性家庭生活困境的展示,还是《好东西》对新型女性关系的想象,都展现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思维模式的颠覆。它们对当下的女性困境,未必能提出什么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在传统叙事中,不断被忽视被压抑甚至被扭曲的女性的真实心理状态。

随着社会的平权意识的发展,我们也期待着能看到更多的女性为自己正名和发声。


 07 

多巴胺/内啡肽

多巴胺并不是在2024年才突然流行,早在几年前,“多巴胺配色”、“多巴胺穿搭”、“多巴胺装修”等词汇就出现在社交媒体中。

多巴胺是内源性含氮有机化合物,为酪氨酸(芳香族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经二羟苯丙氨酸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多巴胺是使人快乐的物质。

各种“多巴胺风格”的流行背后,是人们对快乐的追求。

从2024年初,人们开始流行“远离多巴胺,靠近内啡肽”这样的叙事。

内啡肽则是一种痛苦缓解神经递质,它会在我们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产生,帮助我们缓解痛苦和提高幸福感。

两者的区别在于:

多巴胺是一种奖励驱动的神经递质,它会使我们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一旦刺激消失,我们会感到空虚和失落。而内啡肽的分泌是在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中实现的,它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产生内啡肽的方法,包括运动、冥想、培养兴趣爱好等。

从追求多巴胺的刺激,走向拥抱内啡肽,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对更高质量与更健康的快乐方式的探索,与之伴生的,是高速发展的疗愈经济,而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对快乐、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追求。


 08 

公园 20 分钟效应

2024年,【公园 20 分钟效应】等低成本/无成本心理疗愈方式开始流行。

公园20分钟效应最早起源于一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该研究表明,置身自然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同时有助于使大脑的控制中心——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

在实际应用中,年轻人通过在公园中发呆、晒太阳、小憩等方式来利用这20分钟的时间进行放松。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如何最大化利用这20分钟的攻略,例如选择在公园发呆放空、小憩、观察周围人群等。许多网友表示,这种放松方式不仅帮助他们缓解了精神内耗,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经济环境低迷的现状下,传统的狂飙突进的奋斗叙事逐渐失效,也让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绩效标准,更多年轻人开始重新回归自己的内心,去关注当下自我的内心体验。

如果说多巴胺/内啡肽的流行,说明人们开始关注内心的愉悦,那么【公园 20 分钟效应】就是它的“落地版”:人们已经开始行动,积极地拥抱那些让自己感到精神愉悦的生活方式。


 09 

班味

班味这个词语最初源自小红书热搜词条《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会改变了》,生动地刻画了职场人独有的疲惫气质,例如素面朝天、黑眼圈以及眼中那股疲惫感,指的是上班带来的身心状态或行为特征的改变,通常表现为疲惫、缺乏活力等特征。‌这些特征通常出现在身心状态与所处环境不相符的时候,例如在工作中期待的精神饱满与实际的状态不符,导致“班味”的出现。

班味流行的原因在于它通过自嘲的方式缓解工作压力,同时也表达了职场人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期望。网友们常用“班味十足”、“班味儿”等词语自我调侃,还衍生出“班味儿退散”、“班味清除计划”等热门话题营销。

上班这件事,毕竟是大部分年轻人躲不开的“宿命”,因此衍生出来的各种职场问题/困境/心理,也会长久的存在。对班味的讨论也会长久地持续下去。而如何学会与班味共存,在上班之余给自己更多快乐,如何抵抗上班给自己带来的心理消耗,也是年轻人会不断关注的话题。

如果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只要有职场的存在,就难免有“班味”的流行。


 10 

拒绝上学门诊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长期重点。“儿童精神科爆满”、“精神科门诊里的孩子越来越低龄”等新闻时不时出现在媒体上。

而今年,最火爆的则是多地开设了「拒绝上学门诊」,甚至传出开设后一号难求,“开诊五个月,接诊超过4000人次”等消息。

从学习困难门诊到拒绝上学门诊,各大医院儿童心理门诊专业划分日益精细化、一号难求的背后,是长久以来评价体系单一和意义系统匮乏的背景下,被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而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系统压力,经由家长传递、体现在孩子身上,导致心理问题的异质性增加,孩子们心理问题的症状谱也在发生变化。

拒绝上学门诊的开设,儿童精神科火爆的状况,证明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孩子其实是心理出现问题,是生病了,需要专业的帮助。但孩子们总会走出诊室,去面对更庞杂的系统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可能靠开设更多的门诊来解决。

如果我们的社会评价系统、我们的教育体系、我们的家庭文化,不能发生质的改变,开设再多的门诊,细分出多少种门诊专业,也很难扭转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END—

本文转载自心榜
壹心理简介: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创业 13 年来,用户覆盖 137 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心理知识科普,发展到包括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组织(学校)心理服务等在内的多形态、立体化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

海之梦心理咨询

让生活悄然变得更好


海之梦心理咨询
让生活悄然变得更好!用爱心呵护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专业突破障碍,用效果赢得信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