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篇2:特提斯海湾传奇 / “绿鸭老道”的传说 / 地质童话两则

百科   2025-01-24 11:14   贵州  

第四辑 地学文化篇2

3、特提斯海湾传奇

彩色贵州龙

在贵州丰富的观赏石资源中,有一类独具特色与优势的观赏石,即审美价值与科学价值极高的古生物化石。其中,贵州龙首屈一指堪称特提斯海传奇。

在兴义万峰林,黔西南马岭河畔,二亿二千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在三叠纪遥远的地质岁月里,古太平洋包围着巨大的联合古陆,古陆的腹地有一片古地中海,被地质学家们称为“特提斯海”。
    从今天的亚洲东方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特提斯海通达万里,留下一处处奇迹,让后人惊艳不已。
    特提斯海东面生长着环状的喀斯特岛礁,岛礁如链如堤分隔了特提斯的浅海与深海。深海无边无际与古太平洋相连,浅海辽阔宁静,台风与海啸,被坚固的岛礁群挡在了近海之外,这里是海生爬行动物与海百合家族的快乐家园。

小巧而机灵的贵州龙是这片水域的骄子与宠儿,他们结伴而行四处猎食,享受着温暖海湾提供的丰盛美餐。
    他们时而畅游大海,用细长的尾巴拍打朵朵浪花;他们时而爬上礁岸,用强有力的四肢踏访陌生的海岸,过着愉悦而诗意的生活。
 

恋爱中的胡氏贵州龙

恋爱季节来临,他们会争风吃醋,打破平日的和谐。为争抢心仪的龙公主,龙王子们撕下绅士的面纱,颈脖相交扭成一团,强健的龙王子终于得到了龙公主们的追随和青睐。怀崽于胎,一朝分娩,众龙仔降世同欢。或母女悠游于碧水或父子嬉闹在浅滩,有海百合婀娜漂来,小精灵穿梭其间享受怡然,称霸横行的幻龙,突然闯出便惊起海湾,浪花四起,一阵慌乱。

这样的日子经历了几百万年上千万年,地壳演化版块漂移,海进海退沧海复桑田。于是,贵州龙的故事保存在贵州三叠纪石灰岩的一层层书页里、符号中,无言地记述着古生物家族的兴衰。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的小型幻龙,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

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龙并不是恐龙,和恐龙最多能攀得上是“远亲”。在中生代(2.3亿年到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就是爬行动物,有陆地上耀武扬威的恐龙,也有海洋里的水生爬行动物像“贵州龙”,就连天上也有像翼龙一样的会飞翔的爬行动物,所以,“贵州龙”只是“恐龙”的远亲。

亿万年的密码,在20世纪50年代被胡承志老先生解开,龙的传说,从神话传说进入科学时代。从此古生物史的面貌彻底改变。

世界的目光,顿然聚焦这片神奇的山水,昔日的特提斯的海湾天堂如今已成为贵州龙的墓场,他的尸骨和碎片无不为人们膜拜。

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成立;旅游地质文化村的创建,这一切都将把特提斯海的传奇永续演绎、世代传承……

 


4、“绿鸭老道”的传说

鸭池河(右)与猫跳河(左)交汇处的索风营风光:绿野休眠

每一处地质景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地学与神话,有时竟能神奇地契合在一起。

神奇、秀美的索风湖,是贵阳鸭池河与猫跳河的交汇之处。在两条河岸的结合部,由于受古生代石灰岩地层岩性与背斜轴部断层、裂隙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河岸形成一堵高高的岩墙:近看是一座山,远望则为一方石。形如一只巨大的绿鸭,沉睡岸边。

你仔细欣赏:绿鸭蜷缩双腿,静卧河畔,长长的鸭脖,后仰于宽

厚、柔软的鸭背上;硕大的鸭头,安放在靠略尾部的松软之处;扁长的鸭嘴,完全插入了厚实的鸭毛之中,温暖而舒适。

此刻,绿鸭似睡非睡,似醒未醒。仿佛是在忙碌后的小憩,又如陶醉于休闲中的梦境:好一幅绿鸭睡梦图。

这里既是猫跳河峡谷出口难得的旅游风景,又是一尊鸭池河上新发现的地标石,更为索风湖增添了古老的传奇故事。

更为神奇的是鸭池河的源头在乌江北源与南源交汇处的化屋基。乌江南源在这一带又叫鸭甸河。在鸭甸河与乌江北源六冲河汇流的出口处,是一道断层陡壁形成的河岸。

这条河岸状如一只巨大的绿鸭,头部低垂水面,将宽扁的鸭喙伸到水中,似乎正在嘬鱼而食,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化屋基乌江源鸭甸河出口的绿鸭嘬鱼图

可见鸭池河的命名,是与鸭有关的。

然而,绿鸭的来头,更是充满了神话与道家的色彩。

封神榜上说:先有鸿钧后有天,陆亚道君在之先。鸿钧是指赤练蛇,也是人类始祖伏羲的原身。陆压,其实就是绿鸭老道的化身。

相传蛮荒时代,洪水滔滔。唯有鸿钧(赤练蛇)与绿鸭凫于水上。鸿钧开示绿鸭,让他潜入水中,衔出底泥。绿鸭潜入水中,经历七七四十九天,果然嘴衔底泥浮出水面。

此刻,鸿钧已变身人形法象,并有一灵龟守候在旁。

伏羲让绿鸭将口中底泥放在龟背之上。谁知底泥竟见光膨胀,瞬间在龟壳上积成一堆土。突然,一阵风来,吹得土尘飞扬,四处散去。刹那间,洪水消退,大地出现,三山五岳,长江黄河,遍布神州,世界充满生机和诗意。所以,民间至今还有龟驮大地的说法,国外甚至有宇宙就是由乌龟塔构成的观点。

后来,绿鸭老道来到鸭池河边修行。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知修了多少年。

周文王访贤天下之时,来到鸭池河边,见到绿鸭老道蜷伏河岸。

文王问:老道在这山中修行,想必道行不浅?

绿鸭道人答:道行已不记年月。只知鸭池河与猫跳河水三千年清一次,三千年浑一次。老道就看见它们清了一万次,浑了一万次。

文王大惊:道长乃世外高人也!

逐请绿鸭老道助周伐纣。

如果按绿鸭老道的说法计算,他的修道时间长达六千万年,这在地质时代上属于新生代古近纪的古新世时期。

 

被神化的绿鸭

这一时期,在地质历史上恰好是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之后,地球的古海洋发生了大规模海进,淹没了大片陆地。也即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大洪水时期,《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似乎与此有关,也与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葫芦神话有关。

后来,地球上大洪水的消退,似乎又印证了印度板块与亚洲版块的撞击和喜马拉雅山的隆起的科学事实。

西方说,是鸽子飞出去,衔来了橄榄枝,带来生的希望。

东方说,是鸭子潜入水中,衔来第一口泥,造就了大地。

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东方与西方的上古神话故事所揭示的一些自然现象,与6500万年以来,地球新生代的地壳与地理演化史有一定的契合度。

冥冥之中,神话与地学竟然走在了一起。

据《封神演义》记载,绿鸭老道果然出手助周。伐纣成功后,周文王登基,姜子牙封神。绿鸭老道淡泊功名,拂袖而别,重又回到他的鸭池河边,选择猫跳河入口处继续修行。

又过了三千年,绿鸭老道羽化成仙,留下自己的原身,化成这座“绿鸭岩”,以见证当地百姓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抵达小康社会幸福彼岸的造化。

今天看来,当旅游地学与历史传说有机结合在一起,旅游地质文学就会彰显出极大的魅力与风采。

 

5、地质童话两则

(1)贵州龙与海百合

三叠纪时期,一只小贵州龙在特提斯海孤独地游荡。

正在小贵州龙寂寞无趣的当口,一丛花草随着海浪远远地漂过来。小贵州龙高兴极了,赶紧游过去,围着花丛绕了几圈,便大着胆子在花丛中穿来穿去,好不自在。

猛然间,小贵州龙感到自己细嫩的皮肤被什么东西蜇了几下,钻心地痛。就在小贵州龙疑惑之际,花草竟然说话了:你是谁,对本公主如此无礼!

小贵州龙一惊:这花草怎么会说我们动物家族的话?便说:我是动物家族的海生爬行动物龙公子,你一株海草也懂我们的话?

花草听罢,呵呵笑道:睁大你的小龙眼仔细看看,本公主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棘皮动物里的海百合姑娘。

小贵州龙闻言大喜,忙说:啊!是海百合神仙姐姐。早听爷爷说过,你们家族是特提斯海中最古老的贵族,身世显赫,对不起!小弟失敬了。

海百合大度地说:好吧,不知者,不为过。看在你认错态度还算诚恳的份上,本公主带你到海湾里去转转,旅游旅游。

小贵州龙喜出望外,便跟着海百合姐姐随波逐流旅游去了。

(2) 土壤与岩石 

水从石中来

土壤与岩石生活在一起,岩石总是被土壤压在身下。

春天的时候,土壤洋洋得意地说:我为春天带来鲜花;你带来什么?岩石默不作声。

夏天的时候,土壤洋洋得意地说:我为夏天带来绿叶,你带来什么?岩石默不作声。

秋天的时候,土壤洋洋得意地说:我为秋天带来硕果,你带来什么?岩石还是默不作声。

这一年,天大旱,土壤干裂,再也说不出话来。

岩石从缝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清泉,滋润了土壤的生命。

从此以后,土壤对岩石就另眼相看了。

其实,土壤与岩石本来就是一家子。


上一期链接在这里


地学时空
地学时空,从地学角度指一维时间加三维空间,从内容角度包括地学、工作、生活及自然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