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云贵高原,在国际地质界有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与喀斯特王国之称,旅游地学资源与禀赋优势显著,得天独厚。
贵州旅游地学研究与地质公园建设起步于上世纪末,在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指导下,发展很快,后来居上,为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006年4月,省内外旅游地学专家、领导实地考察、论证《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地学创始人陈安泽(前排左五)、原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前排右五)、国内知名旅游文化专家李庚(前排右四)、中国地科院研究员钱方(前排左四)、原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在文(前排右三)、原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前排右二)、贵州省地矿局副局长王林(前排右一)、原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王红梅(前排左三)、贵州山水旅勘院院长陈跃康(前排左二)、原贵州工学院教授赵正济(前排左一);知名地质学家魏家庸(后排左三)、贵州省地质研究所所长陈文一(后排左二)、原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处长田佳(后排左四)、知名地层古生物专家王立亭(后排右三)、贵州山水旅勘院副院长罗永明(后排左一)、原贵州工学院博士余羑艺(后排右二)等。
新世纪以来,在贵州省国土、地矿、旅游等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贵州山水旅行社与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成为学习、传播、实践、发展贵州旅游地学、建设贵州地质公园的重要平台与技术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旅游地学之风,吹绿了贵州高原。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环状喀斯特绝壁
其实,旅游地学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新质生产力。她是源于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质遗迹、天人合一自然观、生态观、价值观的科学认知、深化认知、和谐认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矿等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的新兴资源观与产业链。
2003年,中国遭遇了“非典”疫情,贵州山水旅行社积极应对,实施了从单纯旅游接待服务,向旅游资源开发拓展的转型发展战略,创建了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简称贵州山水旅勘院)。时任贵州山水旅行社总经理、贵州山水旅勘院首任院长陈跃康,在广西桂林召开的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年会上,作题为《旅游地质的理论思考与工作实践》的交流发言,吹响了向贵州旅游地学进军的号角。
观赏石上的特提斯海
2004年2月,贵州关岭化石群、贵州兴义、贵州织金洞、贵州绥阳双河洞四家成为贵州首批、中国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6月27日,贵州山水旅勘院在陈安泽、赵逊、姜建军等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开创者的关心、指导下,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见证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授牌诞生。与此同时,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原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安排,贵州山水旅勘院承担了平塘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与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工作。
2005年,贵州山水旅勘院提出创建“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构想,并开展可行性研究;贵州省地质学专家、古生物专家魏家庸、王砚耕、陈文一、李兴中、王立亭、赵正济、罗永明、余羑艺等参与了项目研究。同年8月,贵州六盘水乌蒙山、贵州平塘成为贵州第二批、中国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山水旅勘院参与的贵州万山汞矿也成功申报国家矿山公园 。
2006年5月15-17日,首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焦作举行。贵州山水旅勘院参加会议,陈跃康院长在大会做“保护地质遗迹单元 建造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专题报告,引起大会热烈反响。
2006年7月,在贵州省旅游局支持下,贵州山水旅勘院受黔南州政府委托,开展了全州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并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成果专著《黔南地质旅游》,陈安泽先生为该书作序。
并先后邀请陈安泽、赵逊、姜建军、卢耀如、王秉忱、李庚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指导《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研究。贵州省委下发《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专题会议纪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任组长的《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
2006年6月,赵逊(前排左4)、陈安泽(前排右4)、王秉忱(前排左3)、李庚(前排右3)等国内知名旅游地学专家及美籍华人黄伟光先生(后排左3)与贵州旅游、地矿部门领导、专家李三旗(前排右2)、王林(前排左1)、王红梅(前排右1)、李兴中(后排右4)、王砚耕(后排中)、魏家庸(后排右3)、陈履安(后排左4)、罗永明(后排右2)、陈跃康(后排左2)、熊飞宇(后排右1)、刘涛(后排左1)共商《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推进事宜。
2007年,贵州山水旅勘院完成贵州省旅游局委托的“贵州省温泉度假产品开发建设规划”项目。同时,贵州省政府正式向原国土资源部提出“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申请书,并于6月12日在江西庐山参加第二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贵州山水旅勘院在大会上作“黔南地质公园州”的专题报告。
2008年,贵州山水旅勘院赞助并完成了专著“中国喀斯特石林景观研究(贵州子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林地貌综合研究”,研究成果质量获该书主编陈安泽先生高度评价。同时,完成了“思南乌江喀斯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建设”实施方案。
2009年,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成为贵州第三批、中国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山水旅勘院承担并完成首个旅游地学扶贫项目“遵义市务川县务川仡佬大草原旅游开发专项规划”,开启了贵州旅游地学的扶贫之路。
2010年,贵州山水旅勘院获得国家旅游规划乙级资质,成为贵州省为数不多、旅游规划资质最高的专业机构之一;承担并完成扶贫项目: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镇休闲度假专项旅游规划”。
2006年9月,贵州山水旅勘院副院长罗永明、院长陈跃康主编著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专著《黔南地质旅游》(两卷本),由贵州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开贵州旅游地学资源调查先河。
2011年,4月27日,贵州省地质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隆重召开,此次大会设立了贵州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分会)。陈跃康当选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分会会长)。12月9日,旅游地质分会成功策划和举办了“贵州省地质旅游发展座谈会”(即贵州旅游地质论坛)。时任贵州省地矿局局长李在文、贵州省旅游局局长迎春签订了“地质旅游合作备忘录”,将“科学与文化的融合,地质与旅游的互动”的最新理念契约化、工作化、常态化,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开创性意义!
2012年,贵州山水旅勘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在关岭古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的积极支持下,完成了贵州三叠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埋藏典型地质剖面的移植与修复工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原生态地质剖面的展陈和地学科普做出了独特贡献。
2013年,贵州山水旅勘院与贵州省观赏石协会合作,开展了全省观赏石资源大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贵州观赏资源分布、类型、成因等旅游地学要素,深化了对贵州观赏石的认识,为后来编写《贵州石谱》奠定了旅游地学基础。
2014年,贵州山水旅勘院配合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
质公园,开展了地质遗迹与旅游地学资源专项调查与评价,为织金洞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申报做了应有贡献,实现了《贵州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的局部梦想。
2016年,在贵州旅游地学发展的影响下,贵州省地矿局向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的建议,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有色和黑工业局、贵州省煤田局“一厅三局”为主要技术力量,贵州山水旅勘院成为专家组成员单位。经过数千名地质工作者实地普查,基本摸清了贵州自然旅游资源家底,为贵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
中国首个旅游地学文化村——贵州省六盘水市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村碑
2017年,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9 月在贵州世界地质
公园织金洞召开,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性会议。贵州省委、 省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决定将 2017 年被定为“贵州地质旅游年”,以“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地质旅游年”为主题,全面开展地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贵州山水旅勘院参与编织了《多彩贵州·地质公园》礼品级科普图书,旨在宣传贵州山地之美、挖掘山地之贵、彰显山地之特,借会造势、借脑 聚智、借力推波助澜,打造贵州地质公园精品,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和助推脱 贫攻坚,早日把贵州建成国际一流、国内著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2018年3月30日,在贵州地质学会支持下,贵州山水旅勘院根据局主要领导要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地学文化村——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旅游地学文化村,并举行了授牌首游仪式。同年12月12日,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扶贫园中村——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授牌首游仪式再次举行,陈安泽、周琦、王艳君等专家、领导出席,掀起了旅游地学文化走进乡村的高潮。
陈安泽先生与周琦总工程师等出席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授牌首游仪式
旅游地学文化村作为旅游地学服务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受到政府支持、专家肯定、群众好评。
2018年6月21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长StanFinney亲笔签字,批准了以中国贵州大学赵元龙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将中国贵州剑河的苗岭统及乌溜阶作为国际寒武系第三统及第五阶的报告。至此,中国第11颗“金钉子”落户贵州剑河,中国成为全球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之一,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为此而增添了旅游地学的含金量。后来,陈跃康应《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编辑部之邀,为赵元龙教授撰写了题为《苗岭之龙》的人物传记。
著名诗人李发模(左五)、知名作家袁浪(中)、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李俊(左四)、地质专家王立亭(右五)、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处长欧阳志宏(左三)等,参观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陈列室。
由十五家单位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地学旅游文旅产业示范园——绥阳县温泉镇地学旅游文旅产业示范园成立大会。
2019年,在成功创建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洞旅游地学文化村的基
础上,贵州山水旅勘院进一步完成了绥阳县温泉镇旅游地学文化特色小镇规划。9月,在温泉镇成立了有县、镇两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及社团组织等十五家单位共同参加的全国第一个地学旅游文旅产业示范园——绥阳县温泉镇地学旅游文旅产业示范园。
2020年5月19日,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工作推进会暨迎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现场评估工作筹备会在兴义召开,拟定了“2020年黔西南州申报创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估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和“兴义地质公园考察指南”,向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目标发起最后冲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也成功在望!
2020年12月,在贵州省政府关心、支持下,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横空出世,进入展陈阶段,其建筑设计荣获2020年中国“鲁班”奖。如今,由欧阳自远题写馆名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因其展陈内容丰富和独特而成为知名的“网红”地学博物馆,是贵州旅游地学科普与研学的重要平台与高地。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有诗为证:《七言古风十四行诗·新质生产力》
资源独特何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