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上党】剪纸:千年传承的指尖“非遗”

民生   2025-02-02 20:44   山西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下,便能幻化成栩栩如生的人物、灵动活泼的动物、寓意吉祥的花卉。从简单的福字、动物花卉图案,到复杂的民俗场景,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上党剪纸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贞观盛世”。彼时,襄垣才子房玄龄、杜如晦考中状元入阁拜相,将剪纸艺术从京都长安带入襄垣,自此在上党大地生根发芽。唐玄宗李隆基青年时期任潞州别驾,后开创“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带动文艺大兴,民间剪纸迎来辉煌发展期,逐渐融入当地百姓生活,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上党民间剪纸艺术不断成熟,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20世纪80年代,段永江潜心创作万余幅剪纸作品,凭借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技艺,被誉为“下里巴人的艺术家”,其作品饱含生活气息,让剪纸艺术更贴近大众。进入21世纪,冯文珍创作的百米长卷《世界伟人毛泽东》震惊业界,这幅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剪纸”,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伟人风采,体现了剪纸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近年来,上党剪纸人才辈出,郭培清、郭淑芳、牛旭英、秦海江等大批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创新元素,将剪纸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上党剪纸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情著称,花草、鸟类、人物等形象剪法细腻,古朴生动,每一幅作品都堪称巧夺天工,极具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剪纸经过文化融合发展演变,如今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上党地区民间民俗艺术之一。在南宋乡,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各类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剪纸艺人自发设计的剪纸旗袍秀,巧妙地将剪纸艺术与时装展示融合,实现了传统艺术和流行时尚的现代结合,让这一非遗瑰宝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上党剪纸,这门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非遗技艺,从古老岁月中走来,在时代浪潮里不断创新发展。它不仅是上党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展望未来,这一非遗瑰宝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上党门”App,抢先体验!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喜欢

记 者:宋梓玮

编 辑:淑芸

校 对:晶晶 思敏

值班总编辑:王华栋


上党全媒体
上党区最权威资讯发布平台,新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