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至记忆特别篇(下)|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文摘   教育   2023-12-18 11:16   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在历届科史哲研究生与老师的陪伴下

每年夏、冬之初举办的两至论坛

至今已走过十九个春秋

研究生们在两至论坛上

展示其独特学术风采

上期我们推出了

两至记忆特别篇(上)| 第十九年的冬至期盼

本次论坛筹备组特别采访了

参会专家与往届论坛筹备组

一起来看看他们在过去的两至论坛中

都留下了哪些特别难忘的回忆吧!



缘 起

迎着冬的脚步

追溯两至论坛的起源

本届论坛特别采访了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江晓原老师

最开始的时候,两至论坛是几个本院的研究生们自己鼓捣出来的,学生们讲,老师们评,搞得有模有样,大家热情都很高。后来参与的师生多了,就也请外头的人来一起讲讲。就这样,两至会议成为了传统。每年夏至冬至,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们来到思源湖畔,共襄盛举。这个传统和一代代学人一起成长,倏忽间已十九年。一些当年的学生,变成了后来的老师。这道历久弥新的学术风景和思源湖的春光冬景一样,轮转不休,从无衰绝。



传 承

第一次参加两至论坛

第一次上台作学术汇报

第一次与同伴筹备会议

……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一些老师

过去也作为研究生在两至论坛上作过报告

两至论坛给他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史斌老师

回想第一次参加冬至会议,我报告了一篇文章,当时被批得体无完肤。由于从来没被这样批评过,我一时汗流浃背、无地自容。当时心想: 太没面子了,以后再也不来了。然而,第二年,我又回来了,不仅报告论文,还担任了主持人。这次准备得充分了一些,点评专家的“炮火”温柔了很多,但是同样让我获益良多。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我逐渐发现,学者敢于拍砖,敢于说重话,恰恰是一种负责任的学术态度。如果不是认真阅读了文章,并且进行了周详的思考,谁会轻易对一篇文章发出锐利的批评呢?学术批评“玉汝于成”,希望同学们多多参与冬至会议等学术活动,充分展示研究成果,理性接受批评意见,取得学术上的更大进步!

毛丹老师

首次参加冬至会是2011年12月24日(研一;那学年两至会都在番禺路交大出版社礼堂)。听师兄师姐们作报告大受鼓舞,遂跃跃欲试。12年6月22日上午场第一次作报告,题为“古代科学何以衰落”。点评的吴国盛教授先是称赞此文“有贵导师之文风,大气而文采斐然”。我和其他人一样露出会心的微笑,带着些许自嘲式的谦逊。午后吴老师又表示早上没完全睡醒、评得不好,转而又“补充”了些意见。与上午相比批评之意鲜明,受益匪浅,经反复修改三年后发在《自然辩证法通讯》。报告间隙,坐前排高我一级的师姐孙萌萌转身跟我商量,希望协助她办两至会并交待了可能要做些什么。那时不仅是“学生办会”而且是“学生个人办会”:找谁帮忙、办成啥风格无不刻有会议“召集人”的鲜明印记。公共邮箱都尚不存在。于是从12年秋我就以“打下手”方式参与到两至会操办工作中,大约13年秋开始成了主要召集人,直至毕业前后。

两至会现在办法挺好。期待我们自己的硕博研究生也多报告多领“砖”拍出好论文。此外可考虑“复兴”两至会之夜“大举桌游”的优良传统。一零年代中期两至会会场与学生工作室(523)、对门博后工作室(514) 同在学院5楼。同学们(尤其博士生) 在523策划会议、写论文、打印、扫描……开完会正好到514玩几局狼人杀、阿瓦隆等 (平日则偶有桥牌) ,散场后人群(尤其输家) 犹自心有不甘地一路“复盘”。这跨年级“团建活动”一度成为每学期未紧接在两至会“学术盛宴”及晚宴后的固定狂欢节目。


扬 帆

研究生是两至论坛的主角

他们不仅在论坛中做报告

也要负责论坛的筹备工作

办会者和参会者的双重身份

也为交大科史哲硕博士生带来别样体验

2021级博士生 李品保

“两至论坛”之于国内科技史、科技哲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犹如“武林大会”之于刚入江湖的青年好汉。“武林大会”虽常有泰山北斗、中流砥柱型人物出席,但主角往往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点对于“两至论坛”而言更是如此。回溯记忆,我曾多次参与论坛学习,深知学生是绝对主角;也有幸在冬至论坛上汇报展示,领教过“拍砖论剑”的威力;还做过论坛组织工作,知道筹备一场“青年版武林大会”的不易。不同参与方式,各有所得。但要说记忆最深刻,还是汇报的那次:萨老师细腻入微的点评、江老师催人奋进的话语、现场愉悦的师生交流氛围等等,都宝贵有益,助我一路行进。

2021级博士生 李双

第一次参加“两至会议”是2020年的冬天,会议上我得到了老师们专业的评价和鼓励,收获颇丰!转眼间2023年夏至,我成了会务筹备组的一员,与小伙伴们在炎热夏天完成了一场令人难忘的会议,更感“两至会议”的厚重与珍贵。希望在一代代的传承接力下,两至会议可以生生不息,越办越好!

2021级博士生 郭茹月

“办会”与“参会”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参会”更多是进行学术性交流与思考,“办会”需要在各方面照顾与会的师生,更有“东道主”的感觉。有几个蛮感动的时刻:截稿时收到来自全国21所科研院校的同学们来文,覆盖范围更广泛,前期宣传工作的伙伴们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直播时看到很多未能到现场的老师们在线上的陪伴,也是很感动老师们的关注与支持;还有看到返程的参会者发的朋友圈和发来的感谢消息时,也有一种和战友们“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2022级博士生 牟凯旋

第一次接触两至会议是在大三下学期的夏令营,参加夏至会议是当时夏令营第一天的活动内容。那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交大,来到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界的前辈学者们。后来,研一上学期,在学长学姐们的带领下,参与筹备了冬至会议,主要参与会务工作并负责新闻稿的撰写。研一下学期,参与筹备了首次线上进行的夏至会议,同样收获满满。研二上学期的冬至会议,则是负责了现场的摄影工作。与其说我们看着一届届两至会议越办越好,不如说两至会议也在年复一年见证着我们的茁壮成长。预祝第十九届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也期待明年将由我们筹备的第二十届夏至研究生学术论坛。

2022级博士生 周颖

很荣幸在2020年落满金色银杏的冬日校园里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并筹备一场冬至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延续了十六年的传统河流中留下一点印记和记忆,让人收获满满!


启 航

回想2022年

第十八届冬至论坛

于寒风中的上海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刘铮老师

去年12月冬至会议,疫情管控刚放开,结果大家反而不敢出门了。开会当日,我带着厚厚的口罩来到学校会场,以线上会议的方式点评同学们的论文,这种具身的离身性不仅体现出线下与线上互动的悖论,而且也是时代光点与错愕的交织。


第十九冬至论坛筹备组

今年的冬至近在眼前

这是疫情后的第一个冬至

我们已经做好万全准备

期待与大家在交大相见

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诚挚邀请诸位师友参会

共同享受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冬至盛会

下期将发布论坛议程,敬请关注!





关注“上海交大科史哲”,获取更多会议资讯

上海交大科史哲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