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池州文化工作者图鉴
◎老屋张忠辑录
《1978年池州文化工作者图鉴》(2714字)
一、池州地区赴省会演民歌代表队集训排练(1978.7.28)
二、池州地区文化局1978年度防暑降温领讫表(签名:马维一、朱曙征、丁育民、程庆宾、吴越、石秀玲、杜铜来、凤新生、江光友、何英、胡维铎、赵军)。备注:“张子文”非本人签名,由王美英代。
三、地区民歌代表队赴省会演(丁育民/华页勋1978.7.29)
四、去325厂落实车辆运输大戏院椅子(凤新生1978.7)
五、下乡体验生活(程庆宾1978.5.10)
六、到马牙(衙)进行创作(江光友/1978.7.10)
七、到各县了解美术工作情况(吴越1978.7.4)
八、到芜湖参加全省版画草图观摩(吴越1978.6.18)
九、出差文艺创作会议上海参观法国油画(朱曙征/1978.5.8)
十、池州大戏院开办费(中行贵池县支行财政拨款书1978.7.21)编者按:历史的见证——池州大戏院开办纪念日(同上)。
十一、与马维一局长去京订购(池州)戏院座椅(丁育民/1978.7.7)编者按:池州戏院座椅在北京订购,订购人同上。
十二、去上海参观法国画展(宣恒秀、王如松1978.7.4)编者按:宣、王二位都是当年东至县有名的书画家。
十三、池州民歌代表队夜班训练演出补助费(贵池剧团纪明庭/地区文工团石怀生、唐道才/青阳剧团孙勇、撒小力/地区文化局菅正芳/贵池许桥姜秀珍、刘正荣/青阳九华公社徐德贵、周苗风/1978.7.22~27)
十四、会议伙食费(池州地区革委会招待所/1978.7.31)
十五、上海后方325厂招待所住宿费陆角(凤新生/1978年)
十六、池州地区民歌代表队签名(姜秀珍、刘正荣/徐德贵、周苗凤、周凤英、纪明庭、唐道才、石怀生、孙勇、撒小力、曹正芳、丁育民/1978.7.31)编者按:为了不使读者产生歧义,特此说明。下图的文字有五行“不脱”和六行“脱”字样——分别代表“不脱产”和“脱产”的意思。
十七、上海铁路局为池州文化局(大戏院)运送折椅40把,从北京广安门经上海抵(到站)铜陵,时间:1978.7.13
十八、到滁县参加省召开的善本书编撰会议(杜铜来/1978.7.12)
十九、池州地区文化局人员工资发放花名册(马维一16级、朱曙征19级、丁育民19级、程庆宾20级、张子文21级、吴越23级、石秀玲22级、杜铜来?级、凤新生?级、江光友?级、何英26级、胡维铎18级、赵军……/1978年7月份)
二十、《回忆耿部长》(华页勋)
@得烟楼/档案收藏/老屋张忠;2025.1.17上传
《回忆耿部长》
作者:华页勋
市文联大门前贴着一纸讣告。我上前一看,吃了一惊。讣告清楚地写着耿龙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7 年元月 2 日晚 8 时 40 分在市立医院逝世。我立在讣告前,看了又看,不禁勾起我对耿部长往事的回忆。
我与耿部长共事六年,不是至交也是知己,不是兄弟也是朋友。我习惯称呼他为耿部长,是把职衔当做他的名字的第二符号,顺其自然。耿部长也一直这样称呼我,他平易近人,有大家风度,不矫揉造作。耿部长才华出众,个性鲜明,优点很多,但他是人不是神。这方面无须提及,不必谈到。我只想在与耿部长共事一段时间的历史长河中,采撷几朵浪花献给于他,以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1980 年春节过后,我到市委宣传部上班。与我同时来上班的还有杨学敏部长。当天上午,部里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大家见面认识,杨部长作了简短讲话就回到各自的办公室。我的桌子倚窗,耿部长在一间办公室。他的桌子倚窗,我的桌子靠壁。有天上午在处理完公务后闲谈,耿部长问我:“华部长,你在池州地委宣传部管什么?” 我说分管办公室、宣传科,联系文化、报社、广播。“啊,那你对文化工作也熟悉喽。” 我说我是半路出家,谈不上熟悉。他又问:“你当文化局长有多长时间?” 我说,不长,两年。“不长也不短,称得上是半个行家。” 我说半个都谈不上,是滥竽充数。“别客气。” 耿部长说,“我热爱文学,现在又分管这方面的事。我们现在是同事,曾经是同行。” 我说耿部长,你是内行,我是外行。外行跟内行怎么能同行?他笑笑,“不能这样说,我也是从外行到比较内行一些的嘛!” 我说耿部长,我哪能跟你比,你大名鼎鼎,《人民文学》发表你的那篇小说《明镜台》,轰动一时,连我在内不少人受到感染。从那时起,我就学着写点什么。耿部长听我提起《明镜台》,显得分外高兴,我们谈得更加投机,不知不觉到了下班时间。这次交谈,加深了彼此的了解,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此之前我就听说耿部长在主持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侧重抓文化方面的事。杨部长在池州就跟我说,你在这里分管文化,安庆是耿部长管,你别管了。我说那当然是,应该的。杨部长原是池州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到安庆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之事。而我却猜想耿部长有没有想法呢?后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事实说明,耿部长对杨部长任市委宣传部长表现得很坦然、很热情,工作上、言行上看不出有反常之态。他照常抓他分管的工作,有事跟杨部长通气。杨部长也很尊重耿部长,有事同他商量。部里的同志不分先来后到,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工作一如既往,生气勃勃。
杨学敏部长于 1980 年 12 月调到省社科院工作。市委宣传部工作,在洪从恒、王树勤担任部长之前的几年里,一直由耿部长主持。他仍然抓他分管的工作,其他方面工作由各分管部长去管。在工作中,互相尊重有加,这一点我深有感受。1981 年三四月间,市委决定召开全市大中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有一天市委书记苏桦把我叫去开门见山就说,市委召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由你们宣传部具体操作办理,并向我分析了当时的企业思想状况和生产形势,再三强调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形势,处理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的关系。要选择把这两方面结合得好的典型在会上介绍,通过这次会议达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生产的目的。我回来把苏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及时地向耿部长、吴斌部长、方兆祥部长作了传达,并谈了我个人的具体落实意见。他们一致赞同市委召开这样的会议,基本同意我的想法。耿部长还当即提出四点要求:一、市委召开这样重大而重要的会议,交给市委宣传部来办,我们的责任重大,一定要集中精力把会议组织好开好;二、在力量上以宣传科为主,从有关单位抽人参加;三、选择好在会上发言的先进典型,把好材料关;四、由我牵头具体操办,并由我为苏书记起草讲话稿。我按照苏书记的指示和耿部长的意见,与宣传科的同志商量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经耿部长阅后报给苏书记。会议如期举办。市商业局党委书、局长何其哲等四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经验,苏书记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得很成功,当即得到苏书记的肯定。
剪报@得烟楼/收藏/2007.2.16/安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