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错觉(两行诗歌)
——曾宪梓与贡布里希现象
◎老屋张忠
金利来袭
诗歌飞?!
创作谈:
“飞”者,飞越,飞扬,起飞......又“飞”者,飞走,飞落,挤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荡漾,香港曾宪梓的服饰品牌“金利来”乘风进入大陆市场。那天,我为厂销售科批量采购西服,相中了一款“金利来”领带,回厂,穿戴整齐地坐在“快鹿”文学社团,听同仁七嘴八舌议论:文人自古看不起孔方兄,自诩不为稻梁谋精神;现如今,金钱和利益驱动市场,大家都忙着去做生意,谁还会写文章写诗?纯文学淡出人们视野,诗歌也要被“挤飞”。
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会促进文学发展,像“金利来”这样大品牌,能从香港进入安庆市场,诗歌借它之力同步起飞……综合上述两种截然不同意见,笔者脑洞大开,两行短诗诞生了!心想,短内涵,题目是关健,拿什么做题目才能一目了然?见到桌上摆的一本1960年版英国贡布里希的书,眼前豁然一亮,正是它——《艺术与错觉》!这个题目结合两行短诗,切中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两种内涵,加上结尾双符号助力,可以正、反双解!
正谓:踏破铁鞋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993.4.6晚饭后,安庆程墩路七亩地宿舍“得烟楼”
附录:关于《艺术与错觉》(作者:贡布里希)
出版社名称: 广西美术出版
时间: 2015年6月第2版第1次印刷
作者: (英)E.H.贡布里希|主编:范景中,杨思梁|译者:杨成凯,李本正,范景中|校注:邵宏
开本: 16开
ISBN编号: 9787549404889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恩斯特·贡布里希教授爵士,功勋团成员(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
老屋张忠;2024.11.1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