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开两家“饭店”却希望无人光顾:离医院最近的“家”!

职场   2024-12-16 10:38   浙江  

 


一想到那些病人,

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第10948个天天正能量获奖故事


摆开八仙桌,迎接四方客,天下哪有开饭店不乐见顾客盈门的道理?
然而,在邯郸涉县医院旁偏偏有这么一间厨房,明明一日三餐炉火熊熊,煎炒烹炸忙得不亦乐乎。可心底里某一处,主人却盼着少些客人。
这份矛盾的心理,看了下面的故事,你自然会懂。

涉县医院旁的“爱心厨房”里,烟火升腾,菜香飘溢。潘贵芳杨杰母子正在为前来做饭的病人家属分配灶台。
临近中午,百余平方米的爱心厨房“锅气”满满,不少人自带食材,在这里拎勺炒菜。潘贵芳说,这间厨房为他们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柴米油盐,分文不取。
没错,这是潘贵芳母子2023年11月开的爱心厨房,专门供住院病人和家属免费使用,让他们能吃上热腾腾的家常菜,也多少节约一些开支。

每天快到饭点,做饭的人一多,潘贵芳和杨杰总会跟着一起忙碌,为顾客分配炉灶、调整检查安全阀、供应油盐酱醋......
“六个锅灶,一天换五六拨人。”潘贵芳说,这间厨房每天人流量能达到六七十人次。
在潘贵芳看来,病人要得到有效的护理,家常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安慰。这也是她和儿子坚持经营“爱心厨房”最重要的原因。
“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会少一些。厨房虽然简陋,但只要有这么一个地方,就能让病人及家属感觉还有一个家。”

“知道我们开了免费的厨房,很多亲戚朋友其实都不理解。”潘贵芳并没有告诉他们,做公益回馈社会,是她和杨杰早就有的念头。
早在2016年7月19日,涉县关防乡古台村遭遇山洪。从未经历过洪水的潘贵芳一病不起,连着4天不吃不喝不睡,情况危急。
那时我丈夫已经去世了,杨杰在部队,11岁小儿子还无法照顾自己,真的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住在山上,大水冲了路,村里医疗条件不行,连药店都没有。”
村支书了解情况后,联络十几个人用木头做了简易担架。“他们抬着我往医院走的时候,积水到腰这么深,乡亲们真的算是冒着生命危险,摸着石头过河。
至今,潘贵芳对乡亲们的救助念念不忘,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2023年9月,杨杰退役回到涉县。母子俩在网上看到江西肿瘤医院老万夫妇十年坚守“爱心厨房”的故事,潘贵芳还想起当初自己住院时最想尝尝“家”的味道,“我当时就觉得,这就是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母子俩在涉县医院附近开起了爱心厨房。
“刚开始,基本没人来这儿做饭。”潘贵芳回忆说,厨房刚开业时,她和杨杰去县医院一间间病房发名片,但没人相信他们的厨房真的免费。
“13层楼,我们跑下来,腿都快断了。”后来,她抱着试试的心理,在网上发短视频宣传。终于,厨房有了“知名度”,来这里做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不过,在最近接受采访时,潘贵芳也说,不希望有太多人来做饭,“更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

如今,潘贵芳每天坚持直播,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烟火气”。
“我们这个厨房不仅春节不打烊,平时也是24小时的。”杨杰说,为了能随时开门,他们搬到厨房楼上居住,休息时间只要有人打电话想用厨房,他就会立刻开门营业。
“有一次晚上9点多钟,一位男士打电话要为怀孕的妻子做饭。我们马上开门营业,他开心极了。”
“一二三爱心厨房”自去年11月开业以来,接待超过2万人次的患者家属。

每天上午10点半至12点半,下午5点至7点,是“爱心厨房”最忙碌的时候。病患家属们自带食材,围坐在灶台前,洗菜、切菜、炒菜、煮饭,忙碌而有序。这个厨房不仅为患者家属提供了便利,更成为了他们心中温暖的“家”。
母子俩的爱心也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真情回馈。杨杰记得,一位奶奶在住院期间每天只煮白菜,但临近出院时突然买了很多火锅食材,“后来才知道,奶奶是专门给我们一家做顿饭。”
潘贵芳和杨杰的善举和爱心感染了很多人。得知这个爱心厨房的存在,众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为“爱心厨房”捐款捐物。一瓶豆酱、两颗白菜、两桶食用油......潘贵芳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算上单位和个人,已经有23家。
爱心不止于此,厨房里还有一面墙,墙上贴着许多失踪儿童的信息。
杨杰将“宝贝回家”平台里失踪儿童信息张贴在店里的醒目位置,希望有朝一日能帮失踪孩子父母提供线索。“这里每天人不少,多点线索也能帮助这些孩子早点回家。”
墙上贴着失踪孩子的信息
“这间厨房花费了我们多年的积蓄,虽然有困难,但是一想到那些病人,咬牙也要坚持下去。”杨杰说。
今年5月1日,他在邯郸市中心医院附近开设了第二家“一二三爱心厨房”。他表示,希望可以在河北省所有的医院旁边都开设一家爱心厨房,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份温暖和关爱。
一份沉甸甸的感恩之情,点燃爱的炉火;无数人的善意汇聚,让袅袅炊烟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
一日三餐,暖胃暖心,他们说是“力所能及”,却在人间唤醒爱与善良一片,烹煮出最温暖的传奇。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纵览传媒,用一份正能量特别奖向潘贵芳、杨杰母子致敬!
人来人往,炉火不熄,你们的大爱,早已随着人潮传递得比想象中更远。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杨佳薇 鲁雅琦
实习生 朱利赢 潘幸泉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ADING



zhnlali
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益平台
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面向全社会发掘、寻找社会好人好事
奖励、传播善行义举
截至目前,总计奖励正能量人物12849余人次


为爱点赞

戳戳“分享”和“在看”⬇️

天天正能量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宗旨的大型公益开放平台。我们以“唤醒”为核心理念,通过与全国100多家媒体通力合作,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善举,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投身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