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着锅碗瓢盆,发了上万条视频寻人:杂货铺老板的“双面人生”

职场   2024-10-14 18:13   浙江  

 


期待着自己的每一条视频背后,都会跟着一个幸福的结局。


——第10906个天天正能量获奖故事


刘洪海记不得自己发了多少条公益寻人视频了。9月25日,他又在视频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最新的公益寻人视频:“绝对超过10000条了,就当这是第10001条吧。”
刘洪海今年46岁,老家安徽,2011年来到杭州,做着小本买卖。近四年里,刘洪海一直在过着一种“双面人生”:日常生活里,他开着一家五金百货店,服务着集市商贩及周边社区的居民;在网上,他却是个有着20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靠着坚持发布公益寻人视频,刘洪海帮助了许多离散家庭重新团聚。


刘洪海的铺子门口,挂着一块“平价五金百货”的招牌。约25平方米的店铺内,摆满了锅碗瓢盆、电线插座等。这位20万粉丝的“网红”,就坐在这堆杂货的中间。


老刘,拿袋洗衣粉。”“好嘞,稍等。”有客人来,老刘起身招呼。
小店客流不多,清闲的时候居多。老刘叹口气,又释然地笑笑“也有好处,要是太忙,我还没空剪视频。”


刘洪海告我们,第一次接触公益寻人,还是在2008年。当时,他在深圳打工,有个要好的工友阿梅,是“让爱回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阿梅带着刘洪海,参加过几次相关活动。那时候,刘洪海只是“站在边上看看”。


直到有一天,他目睹了一场团聚: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母亲,紧紧抱着多年未见的儿子失声痛哭。阿梅告诉刘洪海,走失的儿子有些精神失常,已经在外流浪多年,是志愿者凭着口音大致判断出他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耗费一年,才终于替他找到了家人。


刘洪海觉得,那双噙满了泪水的眼睛里,好像射出了一道光,一下子击中了他。此后,只要看见志愿者发布的公益寻人视频,他都会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
前些年,自家的五金百货店生意寥落,有志愿者开始鼓励他:“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也别只转发了,一起来制作视频吧!”刘洪海一拍大腿,说干就干。


第一条寻人视频,10秒钟,刘洪海折腾了两个小时。从志愿者那儿收到离散家庭的资料后,刘洪海只觉着两眼一抹黑。理素材、写文案、配音乐、剪片子,对零基础的刘洪海来说,每个环节都是一道坎。
如今的刘洪海,已经是寻人志愿者群体里的熟手,十几分钟做完一个视频,多的时候,一天要发布10多条视频。


微信通讯录翻到底,刘洪海的微信好友数有927人。不算多,这些年,通讯录增增减减,人找到了,就把联系方式删了,此前发布的信息也会删除,“要保护他们的隐私,留在通讯录里的,都是还没找到的。”刘洪海说。
除了人,还有群。刘洪海加入的微信群,有浙江的、湖南的、广东的……每个群都有两三百号人,有志愿者,也有家属。家属们将寻人需求发在群里,志愿者们各自用这些素材剪辑成视频进行发布。

息量庞杂,刘洪海一般以老弱病残走失群体为先,筛选出10多条甚至20多条寻人启事,接着打电话一一核实信息。为此,老刘特意给话费套餐做了个大升级,“以前200分钟时长,总是用超,现在每月2000多分钟,包够!”记者瞅了一眼套餐介绍页面,每个月199元,不便宜。


因为剪视频的工作量大,刘洪海每年都因为内存不够而换一部手机。这些年,联系寻亲家属的话费、帮助流浪者的开销加起来花了两三万元
发布视频并不是结束,而是一段段寻亲故事的开始。因为视频账号粉丝多、流量大,常有热心网友在评论区或者私信给他发来照片,询问走失的是否是这个人。刘洪海不放过每一个看起来靠谱的线索,赶紧转给家属进行核实,他知道,对于离散家庭而言,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是救命稻草。

四年来,刘洪海见证了很多喜与悲。
最高兴,莫过于“人找到了”。“黄金24小时内有消息的,找到的概率就比较大。”他说,前阵子义乌一个14岁男孩离家出走,在动车站被及时劝回,“我打心眼里替他们感到高兴,上了动车再找可就难了。”
最痛心,则是收到坏消息。
他翻出一条抖音私信,对话停留在:“孩子没了,不用找了。”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这个星期,还没有收到过好消息。”采访时,说到这儿,刘洪海的声音有些低沉,即便要面对很多残酷,也没有让刘洪海放弃这项事业,“没时间停留在这种情绪里的,下一个寻人求助很快就会来。”刘洪海的动力也在这里:他期待着自己的每一条视频背后,都会跟着一个幸福的结局。

“不务正业、不做生意,成天抱着手机玩!”
刚开始做寻人视频的时候,妻子阿玲数落过他。阿玲知道刘洪海是个热心肠,集市周边老人来店里买个大铁锅等大件,刘洪海都会帮老人背回家。

但是一个杂货铺老板,专门开个账号,天天做寻人视频这事儿,阿玲一开始是真的不理解。直到有一天,阿玲在刘洪海的手机上接到了一个电话。
那是一个刚刚团圆的家庭打来的,对方对着阿玲连声道谢:“因为你发的视频,小孩找到了!”阿玲听着那头的欢天喜地,再也说不出阻止的话。
刘洪海还专门打开“让爱回家”公益寻人网,让阿玲看上面的在线寻亲登记者数据,告诉她,有多少数据,背后就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希望,可能多挽救一个家庭。刘洪海觉得,这就是意义。我们采访刘洪海的那天,在线登记的寻亲数据达4万余条。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刘洪海总想着去影响更多的人。他的大女儿就是其中一个粉丝,每当刘洪海发布视频,她必转发。
五金百货店的隔壁,卤味店老板娘刘盛莲麻利地切菜、装袋、递给客人,一得闲,就拿起了手机剪辑寻人视频,又一个“老刘同款”。4年来,刘洪海带动了9位亲朋好友一起做公益,他们每个人都运营了自己的寻人账号。

刘盛莲说:“做了两年了,店里忙,我只能碎片化操作,但每天都保持更新。我的小小举动,如果能帮助到别人,晚上睡觉好像也更香一点。觉得自己在做的事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
说到自己的上万条寻人视频,已经驾轻就熟的刘洪海用了个词:“随手”,随手剪视频,随手做公益。
希望,像刘洪海这样的“随手”,可以更多点。
科技如何助力公益?
在锅碗瓢盆间,在熙攘的人间烟火里,我们看见最生动的答案。
一腔慈悲,是他的流量密码,一念坚持,他改写着别人的命运,也书写着自己的大写人生。
指尖翻转,善意流淌,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把时光织成一张大大的网,让热忱击败冷漠,让绝望中生长出希望。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潮新闻·钱江晚报
为刘洪海颁发正能量特别奖
为行动者助力


一万多个视频的坚守,他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微公益人。
他提醒我们,宏大的公益命题下,都是一颗颗炽热朴素的心,一个个不平凡的普通人。
感谢,致敬,愿善良更有力量。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
潮新闻 执笔 赵静 杨一凡
杭州日报
澎湃新闻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ADING



zhnlali
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益平台
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面向全社会发掘、寻找社会好人好事
奖励、传播善行义举
截至目前,总计奖励正能量人物12849余人次


为爱点赞

戳戳“分享”和“在看”⬇️

天天正能量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宗旨的大型公益开放平台。我们以“唤醒”为核心理念,通过与全国100多家媒体通力合作,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善举,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投身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