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圳,找“水哥”!

职场   2024-12-07 09:22   浙江  

 


当看到孩子哭肿的双眼时,

我也忍不住哭了。

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别怕,水叔叔来了!

——第10939个天天正能量获奖故事


“瓷娃娃”是对成骨不全症患者的俗称。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疾病,也被称为脆骨病或玻璃骨病,主要特征是骨骼脆弱。患者的骨骼非常容易骨折,即使是轻微的碰撞或日常活动中的压力也可能导致骨折。
很多患儿家庭会到港大深圳医院进行治疗手术。但一路舟车劳顿,对患者及家属都是不小挑战,加上到了深圳人生地不熟,看病成了一大难事。
不过,假如联系上深圳“水哥”,事情就大不一样。

2015年8月,吴鹏水所在的深蓝志愿者协会,连续三天收到同一封救助信。写信人是一名成都的志愿者,他紧急“召唤”深圳志愿者帮助当地一名“瓷娃娃”小雨前往深圳港大医院求医。

他进一步求证信息获知,“瓷娃娃”小雨的情况很紧急,双腿已严重变形。“当时小雨已经没法走路了”,吴鹏水果断承担起小雨在深圳的就医陪护。

这是吴鹏水第一次接触到“瓷娃娃”这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从这一次开始,他在送医、陪护的全程看见患者的痛苦,也看见患者家庭的不易。他开始自学护理知识,守护这些“瓷娃娃”。

水哥抱着“瓷娃娃”走很远路后,蹲在地铁里缓缓

目前,“瓷娃娃”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孩子越小越容易反复骨折,对正常人来说只是轻轻一碰,但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是严重骨折。”水哥告诉记者。

“‘瓷娃娃’家庭很不容易,需要有一个人专门照顾,孩子治疗周期长,而且每次治疗费用颇高。”

在水哥的记忆里,他所接触的患者家庭,大多是从孩子婴幼儿时期,父母就开始四处奔波,求医问诊,不少人还走了弯路。

许多家庭打听到港大深圳医院时,就像看到了新的希望,会即刻动身前来治疗手术。“瓷娃娃”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接过许多来自偏远农村的求助家庭家,最远的患者从新疆、西藏来。”

水哥表示,许多家庭都是第一次来深圳,再加上“瓷娃娃”大多无法自己行走,有的甚至连轮椅都没法坐,只能用小板凳支撑起来一步步往前挪。

他们很需要他人帮助,而且帮助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才能避免已经骨折的“瓷娃娃”遭受二次伤害。

水哥曾接过一个从安徽赶来的“瓷娃娃”小欣。由于股骨骨折,小欣只能躺在汽车后备箱,跨越1400公里历经16个小时颠簸才到深圳。路上小欣因疼痛一直哭泣,见面时,眼睛已经哭肿。

“当我看到小欣哭肿的双眼时,我也忍不住哭了。”他跟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别怕,水叔叔来了,马上带去你医院。”经过几年的治疗,小欣不断好转,目前已经能自己直立行走。

自2015年,水哥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义务陪护各地来深求医的“瓷娃娃”。“我随时都可能接到救助,有时候凌晨三四点,只要他们需要我就马上出发。

水哥表示,9年来自己几乎全年无休,到高速路口、火车站、机场免费接送全国各地来深求医的“瓷娃娃”。

“周末、寒暑假来看病的孩子最多,现在一年护送100多次。”每次送医后,水哥都会和患者家庭保持联系,以便于了解他们的恢复情况,以及在有需要时为对方提供后续帮助。

“看见水哥在,我一下子放心了。”这是他在接送病患时,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

水哥送医“瓷娃娃”

在水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加入守护“瓷娃娃”的队伍中。

从2015年的5名志愿者扩展到了如今的20名,他们已经免费提供了800余次“瓷娃娃”的接送、陪护服务。仅在今年,就有90名“瓷娃娃”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步康复。

在水哥对接的“瓷娃娃”中,最小的仅几个月,最大的近50岁。“看见他们每次比上次好,能够正常走路、上学、生活,就是我最欣慰的事!”

实际上,守护“瓷娃娃”只是水哥志愿服务范围中的一个“板块”。从2013年来深至今,水哥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达到11136小时。

水哥定期去养老院陪老人理发、为他们剪指甲、清洁。

日常生活中,水哥不仅是“瓷娃娃”的水叔叔,还是孤寡老人的“儿子”。他会定期带上理发师去养老院给老人理发、剪指甲。“老人家也希望自己好看,希望有人陪。”

他也是困难儿童的“爸爸”。十多年前,水哥带上儿子一同参加一个扶贫活动。在活动中,他决定资助两位与自己儿子同龄的贫困学生上学。

此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带着学习用品去河源探望她们。如今两位“女儿”和自己儿子都已经读高三了。

他还坚持18年无偿献血,目前已累计献血63次、献血量达1.82万毫升。

采访的最后,水哥在办公大楼门口陪记者等车,路过的同事、外卖小哥、清洁大姐……每一个人都会特意过来和他打招呼:“水哥,一起吃饭啊!”

他对每一句都会回应,然后笑笑说:“这一带很多人都认识我,无论领导还是同事,或是附近工作的人,全喊我‘水哥’。”

提起未来志愿服务的计划,水哥表示,以后会继续为“瓷娃娃”送医、陪护,也会尽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一直做到自己老得做不动为止。”

而被问及为什么愿意多年来奉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投身公益中时,他仍是最朴素的一句“能帮就帮,帮了就坚持。”

“公益不需要无我,而一定有对他者的共情。”

一次求助,让他“看见”一个特殊群体的困境;九年坚持,他竭尽所能给陌生人在异乡铺就坦途。

看见,共情,行动,生命的光,因为对善的坚持愈发闪亮,这份光,也照亮了无数个陌生的家庭。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组联合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为“水哥”吴鹏水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万元奖励,代表社会送上我们的一声“谢谢你”。


谢谢你,为黑暗中挣扎的陌生人点亮一盏灯;谢谢你,让我们看见,爱有一万种可能。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

读特新闻记者 谢婧 文/图 张越洋 李剑文/视频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ADING



zhnlali
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益平台
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面向全社会发掘、寻找社会好人好事
奖励、传播善行义举
截至目前,总计奖励正能量人物12849余人次


为爱点赞

戳戳“分享”和“在看”⬇️

天天正能量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宗旨的大型公益开放平台。我们以“唤醒”为核心理念,通过与全国100多家媒体通力合作,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善举,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投身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