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正能量”的2024

职场   2024-12-31 16:41   浙江  

今天,是2024最后一天,也是天天正能量的第4198天。
截至今天,天天正能量获奖者为13039人。
13039抹凡人微光汇聚,定格出这一年最美好动人的画面。

4000多天里,我们秉持初心不变,也在变化的时代中,探索着“正能量”的外延。
这是“天天正能量”的2024报告,这里有我们的“变与不变”

1

这一年,

变化的是正能量地图上的地名,

不变的是我们对爱与善良的追寻。

2024年,我们跟随合作媒体的脚步,带着敬意走进了154个城市!

这个数字,超越过去任何一年。

在一些城市,我们“看见”了更多的爱与善良:

2024年,变化的是我们的合作媒体名单,不变的是想说的这句 “谢谢你们”。

我们与107家媒体合作伙伴并肩前行。

有新伙伴,有老朋友,其中很多媒体已携手走过了10年。
4198天里,因为你们,才有了“天天正能量”。

获奖案例较多的部分媒体

潮新闻·钱江晚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三湘都市报

封面新闻

纵览新闻

上游新闻

江南都市报

江淮晨报

济南时报·新黄河

大象新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华龙网

半岛都市报

南国早报

顶端新闻

……


2

这一年,我们一起,

在意外的裂缝中看见人性的光辉

尽管我们身处天南海北,却总能在生命的共振中,定格相同的感动瞬间。
福建厦门,震感猝然来袭。
慌忙逃生的人群中,我们看见少年张智勋一把抱起行动不便的同桌,像平时重复过千百次那样。
地动山摇间,逆行不惧,大难面前的这一抱,胜过千言万语。

广东梅大高速坍塌现场,我们看见老人黄建度生死关头跪地拦车的大义;
看见货车司机王向楠断路横车,用全副身家救回无数性命的壮烈;
看见刘永缙六进六出“害怕腿软”却不曾退却的勇敢;
看见00后退伍军人蔡炫达身上赤诚的热血,和蕴藏的希望……

河北衡水男童坠井现场,我们看见身患矮小症的村民赵成龙挺身而出,
身长三尺,德高万丈,那一刻身高1米的他宛如巨人。

广西桂林暴雨内涝,
洪流深处,我们看见袁伟琦驾艇逆行救人的身影!
每一次,他为陌生人伸出手去,都把热忱和担当一同传递;每一次,他把陌生人救起,都让“守望相助”在此刻变得具象而动人。

江苏苏州男子持刀伤人,我们看见“碎花裙小姐姐”刘杨冲上前的善良勇敢,
也在时隔几个月后,再次看见了她拒绝带货的清醒真实。
英雄气自然可贵,而更可贵的,是带着这股英雄气,重新投入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

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和平日里本分质朴的善良,共同刻画出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凡人英雄。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的善良,他们,是最好的证明。

3

这一年,也如过往一样,

平凡人,

是“天天正能量”永远的主角。

他们是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卡友,54岁卡车司机离世,他们千里送货分文不取:
家属给于初男(左)、隗功恺送的锦旗
是善良大义、淳朴厚道的保姆雇主因服刑失联,她带孩子回家抚养三年视如己出:

黄庆芝(左)、高和意(中)夫妇

是朴实善良的洗车行夫妇收留智障孤儿16年,他们说,这里是他第二个家:

徐志伟(左)、范丽君(右)夫妇

是背着AED,一边谋生一边谋爱的外卖哥快节奏的时代,他选择让自己随时停下来,成为一座城市移动的急救站,响应那些无助的呼唤:
赵彬
是在清晨的寒风中守护走失女童的馄饨店夫妇,不但温柔守护无助的孩子,更放出感人至深的“豪言壮语”:“要是找不到家人我来养!”
王女士
是开着挖机去西藏,在八千多个坑前写下勇气与善良的挖机小哥打开了新的人生窗口,也启动了“且行且帮忙”的公益旅途。挖机开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他用力拔千钧的挖斗,一路托举善心的重量。

何锐祥

是徒手站吊钩上救男童的农民工,无任何防护被吊到五楼,敲断防护栏救出孩子,最后更是把奖金全数捐出:
张尚义爬上吊钩
是的哥,是老师,是医生,是警察……
他们是平凡的你我,是这世间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相信小的伟大”,因为他们,有了具象化的证明。

4

这一年,我们一起,

在变化的时代里

寻找“不一样”的榜样,

传递力量、尊严与希望

重庆南岸区,我们看见带自闭症儿子摆摊的坚韧父亲罗永华,一个承受不幸始终顶天立地的汉子。
单亲父亲牵着自闭症儿子的手,穿越崇山峻岭,抗争命运不公。
不放弃,是他对所有人的回答;自力更生,是他为人父的担当。
他说,我们不需要同情,男人顶天立地,再难也不能靠卖惨挣钱。
他说,“他的世界只有我,世上还有千万个办法等着我去试,每一个都是希望。”
街头摆摊的他们,背后是一千多万个在困境中摸索前行的家庭。
在生活的困境和明天的不确定性里,他始终活得有尊严、有希望。

湖南长沙,我们看见四获文学奖的环卫工黄新生

从小历尽艰辛,如今和儿子租住长沙谋生,她说,手中的笔和扫帚一样,都是生活的工具,一个清洁街道,一个清扫心灵。
生活的泥泞让她姿态有些狼狈,但对诗和远方的热爱,让她如此年轻。
一个人可以感动一座城,一个人也可以激发一群人。
人生境遇无常,她告诉我们,敢于追逐梦想,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四川蓬安,我们看见“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 殷秋华,台下,是她的师父林春。

女孩是惊艳全网的“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老师是爱才惜才心怀仁爱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因为热爱,她们在人海相遇。
因为热爱,她们用爱与汗水,联手铸就了不起的“奇迹”。
每个“第一”,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当特教和传统文化出现在一起,这份“第一”更是重若千钧。爱有一万种可能,因为她们,我们更加相信。

福建厦门,我们在“元气满满”的早餐摊上,看见90后脑瘫小伙余伟钦。在他的小摊上,有困难的人能免费获得面包、鸡蛋和牛奶。

他说,曾经被拒绝108次才找到第一份工作,“知道挨饿的滋味”。如今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穿过命运阴霾,他活成了别人的光。

云南玉溪,我们在残运会冠军罗瑞的无声饭店里,看见热辣滚烫的人生。
赛场上,他用速度对话世界。退役后,他开店坚持聘请10多名没有工作的听障朋友。
他为40多位听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是疗愈了不少健全人。
一家小店,是梦重启的地方,也是为同命相怜者搭建的避风港。
灶火上,是人生热烈。每一份烤串上,“人情味”最香。

广西河池,我们在盲人农妇蓝敏妮电脑上,看见向上的力量。
31岁,突然双目失明。
在丈夫和孩子鼓励下,她靠使用读屏软件一个个字母去听,以一分钟打5个字的速度写下十几万字,走上写作之路。
她给自己取笔名“蓝野针”——寓意“细小却不屈,凝聚着生命的尖锐与坚韧”
她说:“比残疾更可怕的是从精神上放弃自己。往后余生,我希望做自己生活的英雄。”

山东潍坊,我们在66岁“大妈”孙瑞芹的乡村图书馆里,看见她“重启人生”。
她是半生扎根田野的平凡农妇,在花甲之年投身书海。
40平米空间,五千余册藏书,她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一本书,都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任意门,每一幅画,都描绘出他们心底最淳朴的愿望。
她吃过许多苦,但留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萤火虽微,但为其芒。书香与善行中,她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乡村,也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治愈着自己前半生的伤痛。

这一年,我们一起,致敬平凡生活中的热爱与梦想,敬不屈的生命,敬向上的力量。
在生活的困境和时代的不确定性里,他们始终活得有尊严、有希望,成就着自我,也用“另一种活法”,点燃无数人心中希望。

5

这一年,“第一次”,

我们在平凡生活中

看见个体的公共力量

山东青岛,只因发现残障群体旅游困境,95岁女孩崔雅梦将自己的家无障碍改造,免费向全国“轮友”开放。
她说,轮椅束缚了身体,却挡不住大家追梦的步伐,希望让更多人打破刻板印象,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无障碍住宿、无障碍出行,一起为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助力。
她用行动践行着“有爱无碍”,为特殊群体开拓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坦途。

河北唐山,走出大山的85后女孩姜玉婵又回来了,还回村建了座公益图书馆,想带山里娃逐光。
她说,是读书照亮了自己的逐梦路,“带着山村娃在书海中逐光,就是我的初心。”
群山之中,书海徜徉,她把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们,也送给曾经的自己。

广东汕头,街头一隅,隐着一家特别的餐厅,名为“三元饭堂”。
自2016年成立以来,创始人肖毅始终坚持一项使命——每天向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以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
“善不应是压力,而是传递。”善良化作热腾腾的饭菜,每日传递着爱心和希望。这里不仅是食堂,更是人们的心灵港湾。
上海奉贤,“原来即使在上海,也有许多农村老人,这一辈子都没拍过一张像样的生活照。”
80后退伍军人郑瑜,十年为两万多名农村老人拍照。
他们定格着老人的笑容,也在老人亮晶晶的双眸里,看见最好的自己。

湖北武汉,网约车司机彭智华寻亲19年未果,决定帮更多人找孩子。他在1万多辆网约车上,“寄存”无数寻亲者的希望。

如今的他像寻找自己父母一般,为陌生的寻亲子女们焦急奔走。

因为淋过雨,希望为别人撑把伞。

团圆时刻,那一张张沾满泪水的笑脸,是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山东济南,患者的离世让医生陈健鹏思考,一个人应该怎样离开?

他创建济南市启明星生命关爱中心,从2017年起开始推广生死教育,目前已拥有500多名志愿者,做过300多场活动,帮助300多个有临终患者的家庭进行安宁疗护。

他一步步拓展着自己的人生课题,也凭一己之力带动更多人看见、思考、参与到安宁疗护的社会大命题中。

他说:“死亡,有时是一份礼物。”

他想让更多生命“生死两相安”。

公益,可以很大,更多的人力,更高的善款,更大的规模;

公益,也可以很小,一个人,一群伙伴,一次行动。

公益,可能就寄托在我们手边三尺之内,最微小的改变上。

2024年9月,我们联合合作媒体,首次发布了《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小微公益观察报告》,看“小人物”的善意如何改变公益,看普通人如何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点击图片链接阅读报告)
微爱万能。
万千“小而美”如今汇聚出巨大的正能量,带动更多人把做公益当作呼吸一样自然平常。
这是“天天正能量”的2024年度不完整报告。
还有太多的名字,太多的故事,无法一一提及。
但这些具体的真实带来的温暖长存心底。
同样留下的,还有这样一份信念:
在生活和未来的重重不确定中,
总有一些美好是确定的、可以期待的。
2025,让自己变好一点点,
这个世界就变好了一点点。
我们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



zhnlali
天天正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益平台
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面向全社会发掘、寻找社会好人好事
奖励、传播善行义举
截至目前,总计奖励正能量人物13039余人次


为爱点赞

戳戳“分享”和“在看”⬇️


天天正能量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为宗旨的大型公益开放平台。我们以“唤醒”为核心理念,通过与全国100多家媒体通力合作,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凡人善举,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投身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