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二)---再也回不去的家乡?

文摘   旅游   2023-06-02 03:34   德国  

这次回家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爷爷奶奶家。一个豫西黄土高原边上的小村庄。

2021年,特大暴雨和水灾殃及了河南的大部分地方。爷爷奶奶家的小村庄也受灾了。那座爷爷奶奶建造的院子和房子,也是我,表姐和表弟一起长大的地方,被村委挂上了危房的牌子。去年,经过父母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努力,老房子的翻新修缮工作完毕。一座漂亮的中式庭院在原来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

习惯了德国安静,简单甚至有些无聊的生活,我住在村里竟然觉得格外的习惯。由于村子离洛阳城中心的距离并不远,还有公交车可以到村口,所以这个小村庄并没有成为"空心村"。这些年,村边还盖起了一个个楼房小区,很多村民也搬过去居住。听说,在洛阳市里上班的一些年轻人,也住在村里,每天通勤,也就20分钟的车程。村里也还有学校。这一点,让我格外感到高兴。为什么呢?河南现在很多农村都成了空心村,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只剩了留守儿童和老人,村庄,也一座座被抛弃了。读了河南作家梁鸿写的关于她家乡河南穰县梁庄的一系列三本书,就刻画的是这么一个很典型的,在近些年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被抛弃,边缘化的一个河南小村庄。

所以看到我的村庄还相对生机勃勃, 是一大幸运。在村里住了10天左右,每天的活动比我在德国还要丰富。首先,是要归功于国家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四通八达,我在村口也可以很方便的用滴滴打车去洛阳城里,大概就5欧元左右,到了城市就可以享受各种便利的生活,做头发,喝奶茶,炫火锅。洛阳的消费水平相比大城市还是低。

回到村里生活也没有不方便,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到位,村口的各种超市可以买到足够的日常用品。小饭店也不少,饭店八百多人民币就可以全家吃一桌很好吃的菜。还有时不时的农村集市,能够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让我联想起去年去的南美洲秘鲁的一个小城市时,我们为交通问题费的周折,出了首都利马,其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真的是一塌糊涂,首都可以用uber软件打车,其他城市根本没有。作为外国人,不懂西班牙语更是寸步难行。而在德国这里,出租车非常之贵,一般还得打电话提前预订出租车,来德国13年,我坐出租车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小城市生活,出行那可是太方便了。

爷爷在屋后和院子里的小菜园种满了蔬菜,这让在德国吃不到什么好吃蔬菜的我感觉格外开心。吃午饭的时候,小菜园里摘点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用早上村边饭店提回来的羊肉汤,煮点超市买的手工面,黏糊糊香喷喷的一碗,太满足我的河南胃了。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个午饭,下午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聊聊天,真是幸福的时光。

回到家里也有乡里乡亲,中国小城市这种人情社会的氛围,不管你在大城市里是怎样的nobody,回了家,大家还是相互关心照顾。

那么问题来了,我,还有在大城市工作的许许多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离开小城市的我们,可以躺平回来享受小城市舒适的生活吗?留给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选项?

我的发小们,还有初中高中同学,很多也像我一样,努力学习,考上了外地的大学,考了研究生,有的也读了博士,有的选择了出国。现在我们这一批人,也都人到中年,大部分在国内或者国外的大城市工作,企业或者有些在大学。以我自己作为例子,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而且这次回国一趟,我还真的认真考虑了,如果回洛阳,有什么选项可以选。这个看似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是不是背后也有着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第一个可能:挤进编制,找个体制内的工作。体制内工作在小城市绝对是各种工作鄙视链的最顶端。家长也都愿意让孩子进体制,工作稳定的铁饭碗,说出去也有面子。孩子进了体制内,亲戚朋友都能高看你家一等,在相亲市场有体制内工作的一批也是最受欢迎的。进不了体制内当公务员,至少也要找个医生老师之类的有编制工作,再或者银行。主打就是一个稳定,职业受尊重。其他类型的在企业打工的工作,在乡里乡亲们看来,都是比饭店打杂,南方工厂流水线拧螺丝强不了多少,不稳定,风险大。我回去的时候,家长辈也没有太多对我工作内容感兴趣的,觉得我这种在企业打工的,不管是不是什么世界500强,总归不是什么稳定的好工作吧,都语重心长的劝我趁早回来,去大学当个老师多好。

客观的就稳定性这一点来讲,我现在这个“在德国某个厂里打工”的工作,还是很稳定的。合同是无限期的,而且德国有点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工会的力量很强大,我所在公司,工会的力量尤其强大。很多管理层资本家提出的方案,都被工会讨论认为是剥削员工权利而否决掉。举个例子,所在公司是美企,美企一般都年底绩效考核的传统,老板给你整年的表现打分,根据这个打分,决定你来年涨工资的多少。而这个政策,在德国的分公司却因为工会的否决而不能执行,工会认为,老板打分可以有私心,这是一项不公平的政策。所以,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每年就享受完全一样的涨工资幅度,总之就是好像卷也卷不起来。如果你进了工会,德国的法律还有对工会成员的的裁员保护,公司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裁掉进入工会的员工的。所以很多德国职场的老油条,为了大大方方的摸鱼,就积极的进工会,进去了,老板都得敬你三分。

扯远了,现在是要讨论回乡工作的可能性。

回乡进体制内还是要趁早,比如本科或者硕士刚毕业时,如果下定决心要选这种生活,当时就专心考公务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已经接近35岁这个公务员考试的年龄界限,所以,进体制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第二个可能: 进大学。这个选项适用于读了博士的同学,要能进了一所家乡的大学当老师,似乎也是不错。可惜我当年年轻气盛,还不知生活之艰难,读博士时认为自己做的科研没有用途,研究一个生长极其缓慢的厌氧细菌里的什么酶,好像除了发文章之外,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了。于是毅然决然要进工业界,做能够应用的科研。学术这条道路,一旦中断是很难再回去的,因为搞学术靠的是发文章,文章才是硬通货,在工业界几年没有发文章,自然也就没法再回学术圈与别人竞争了。

再退回来讲,如今的进入大学搞学术,是不是像长辈们想象中的一年4个月的寒暑假,轻松稳定又受人尊重的工作了呢?至少理工科的大学教职绝对不是了,除了上课,都有科研任务,寒暑假也要一样的做实验写文章。越来越多的大学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给有限期的合同,合同期内,对你的成果进行考核,达不到标准就不续签合同,这可不输工业界的竞争残酷度。河南的好大学毕竟还是有限,在一流的科研机构做过科研的同学,回到稍微差一点的平台,搞科研,心理上也是多多少少会有点落差的吧。

第三个可能: 进企业。像我家乡这种内陆小城市,能容纳高科技人才的对口企业目前还是太少太少。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工作,工资和各种保障也与大城市难以相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大部分,还是选择了留在一线城市企业工作。尤其是在一线成了家,贷款买了房,生了娃,签订了一层又一层与当地重重绑定的合同,那流动性就会更低,回家乡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由个例放眼到全国来看,像我家乡这样的小城市还有很多很多。每年为大城市的发展输出很多人才与劳动力,等到这批人在大城市定居时,家里的老人还要掏空腰包毕生在小城市的积蓄去支持子女在大城市买房。这一点我的感触尤其深。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在我们小城市的中学工作,看着他们勤勤恳恳,对学生严厉要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到大城市去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留在好城市。父亲还经常骄傲的提起,他的某某学生,如今在哪个地方,有着怎样怎样的成就。小城市就是这样,源源不断的向大城市输出着,也使得了大城市人口和规模不断扩张发展。

再放眼世界范围,我们的邻居韩国和日本,都已经出现了首都这个城市一家独大的超级城市,除了首都,其他城市开始渐渐没落,人口稀少,老龄化尤其严重。韩国和日本的一些城市,学校由于没有学生,而被迫关闭。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现在居住的德国,却又走了另外一条路,这里工业的分布相对均匀,在小城市,甚至是一些小村庄,也能找到高科技企业去工作。比如我在德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德国鲁尔区的一个小村庄Dinslaken,是一家日企在欧洲的总部。当年和我一同入职的一个德国小姑娘,就是本村土生土长的人。在旁边的城市(其实也就不到50公里外)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说自己恋家,于是和男友双双回到自己的村里上班。还经常感叹说我,你怎么能一个人在这个没有家人的地方活下去,我可不行。

西欧和东亚这两种城市发展的不同模式,自然是有很多复杂的历史政治原因在里面的。那么我的家乡小城市洛阳,将来又会能有怎样的未来呢?

也许不用很久,十几年后,我的两个可爱的小侄女,可以不用像他们的姑姑或者大姨这样纠结远方没有家乡,而家乡又难以回得去这样的命题,就可以在洛阳读个家门口的大学,然后在家门口找个世界500强中国分部的稳定工作呢。

西西环游记
跟我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