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记

文摘   旅游   2023-10-14 21:55   德国  

2023年九月底。

最近的状态有些力不从心,好像内心不够坚定,被社会规则裹挟着做了很多并不开心的事情。今年的假期大部分都用在了回国探亲上,还好公司制度灵活,老板仁慈善良,八九月份多多加班又换来了几天假期。

不顾多方反对意见,给自己订了一个去埃及的度假,回到了自己最熟悉最舒服的状态: 一个人旅行。

摩西带领犹太人从埃及逃出来到迦南之地,从而有了《出埃及记》。迦南之地我已去过几次,而埃及,还从未涉足。第一次踏上埃及这片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土地,就写写我的入埃及记。

外国人聊到去中国旅游,总会说,中国太大了,不知道从哪里游起,都要看看的话,怕是一年半载也不够。这句话放在对去埃及旅行的态度也适合。埃及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但是这里承载的丰富历史与文化,也是会让人出现出行选择困难症。

不过于我,去埃及的第一站选哪,确实十分清晰,不是金字塔,不是卢克索,而是亚历山大港。尽管去这个城市现在不是埃及最出名的旅游城市,从法兰克福过去并没有直飞的飞机,仍是很坚定的选它。因为这是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城市啊!因为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她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希腊化时代的中心,被称为地中海畔的新娘,在我心中是比巴黎更浪漫的城市。更因为有着古代文明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还有当时世界上的最大智库,亚历山大图书馆。能去摸一摸灯塔上残留下来的石头,在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城市里散散步,在新建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里静静的读两页书,于我来说便是最高级的享受。

关于独自旅行

年龄越长,对自己的认知便越清晰。我从小就是一个需要很多自我空间人,上高中前还在父母家住的时候,就很享受父母不在家,自己独处那一会儿的时光。在德国漂泊的13年中,就只有一两次短期和别人合租过公寓,其余时间都自己住。工作后能自己赚钱了更是放飞自我,自己住,自己去旅行。

只不过少年青年时,被社会各种政治正确的舆论所影响,比如内向是不好的性格,要多社交表现的很外向才受欢迎。文科学的好不如理科学的好值得受尊敬,学好数理化,才是智商高的表现。独行独居更是孤僻不合群的表现。因而不断地伪装自己的性格和爱好。

人到中年,才终于能有底气地说,我就是一个喜欢独居独行的人。因为我爱自由。

独自旅行是一件很上瘾的事情。不用为了别人的喜好做出妥协,不用去照顾别人的情绪,一个人出行,即使遇上飞机延误,要在机场过夜这样的事情,也并没有心情太坏。

自己旅行,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周围的所闻所见上,像一个人类学家那样,观察着周遭这个全新的地方发生的一切,去感慨这些和你熟悉的一切是多么的不同。我还记得第一次体验这种感觉是工作后2017年1月份去了趟摩洛哥,一个晴朗温暖的冬日,我来到了卡萨布拉卡建立在大西洋边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温暖的阳光,咸味的海风,周围偶尔跑过的流浪猫,我就这样,在清真寺外的石台阶上坐了两个小时。望着宏伟美丽的大清真寺,似乎和伟大的建筑有了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和自己喜欢欣赏的事物在同一个空间里无言的交流,这样的事件总能增强我的能量。

(当年在卡萨布兰卡游览哈桑二世清真寺时发的朋友圈)

我的亚历山大.几个片段

写埃及的旅行,写历史和文化,都怕写不好,因为太深厚,甚至有一门专业就叫做埃及学, Egyptolopy。不做个这方面的博士论文,是不敢妄加对埃及历史文化一句自己的评判的。那么我就肤浅的写写主观意识,此次亚历山大港之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段。

一.逃离

周四下午提前下班,车停在公司,提了早上就收拾好的旅行箱---旅行箱其实空空如也,就几件旧T恤,泳衣和两条裤子。一个人出行是省心舒服的,不用太注意形象,怎么舒服怎么来。计划这几件旧T恤,每天穿一件就扔,都是很久的旧衣服,本也是该清理的了。

仓库的同事看到我今天下班早,过来开玩笑的问了一句: “今天这么早下班呀? 下班愉快喽!” 幸亏他没有看到我手里的旅行箱,不然又要啰里啰唆的寒暄一番。赶紧用Uber叫了辆出租车,公司离机场很近,10几分钟就到了法兰克福机场。值机,过安检,候机,登机。一种逃离的轻松感渐渐在全身散开。

二.灯塔红色的花岗岩

亚历山大港的法罗斯灯塔,建于公元前200多年的托勒密王朝,高100多米,灯塔顶有常年不灭的火焰。是古代世界7大奇迹之一。14世纪毁于地震,当时统治这里的埃及苏丹凯特贝用灯塔残留石头建立的凯特贝城堡。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在港口,与亚历山大港破败和脏兮兮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灯塔原建筑使用有特点的红色花岗岩,凯特贝城堡上保留了一条很长的灯塔花岗岩。

九月底的埃及,气温还是很高,顶着大太阳爬到了城堡顶。凯特贝城堡就建在灯塔的原址上,在地中海边。绕着城堡顶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那块红色的花岗岩。在它旁边坐下,一遍遍抚摸,太阳很毒,海风很强,可是没有关系。亚历山大港啊,我终于来看你了,不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那些令人兴奋的时代,能与当时留下来的存世片瓦近距离接触,共度一会儿时光,也足矣。

(凯特贝城堡和亚历山大灯塔上的花岗岩)

三.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或者叫新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此行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建于公元前托勒密王朝的图书馆,据说是雅典的哲学家法勒鲁姆的德米特里向托勒密一世建议所建。鼎盛时期馆藏70万卷,是希腊化文明最重要的图书馆。据说最后是被凯撒出征埃及时一把大火烧毁了。随后罗马时期,虽然也有帝王企图修复这个图书馆,但终究是没落了。

新建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最早是1974年亚历山大大学校长的提议,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位时完工。这个图书馆馆藏非常丰富,还在里面看到了中文的书。同时除了观光作用,这也是一座实实在在对当地大学生开放的图书馆。

我在这个图书馆里怀着感动的心情待了三个多小时,直到下午图书馆闭馆,坐在一群用功学习的大学生中,随手翻了几页一本解读莎士比亚的书。始于希腊化的托勒密王朝,经历了罗马时期,伊斯兰化,奥斯曼帝国,英国殖民地,直到今天在仍信奉伊斯兰教的埃及被重建使用。在这里,看到了人类不光有种族宗教的冲突,也有在种族国家宗教各种身份之外,相通的,对于文明和文化的尊敬和重视。

在图书馆里,花50埃及镑买了一本移居亚历山大港的爱尔兰诗人的诗集《我的亚历山大》。一件完美的旅游纪念品。

  


(新亚历山大图书馆)

四.观光大巴

到大城市旅游,我喜欢坐坐城市里的观光大巴,能很快的对城市全貌,及不同的城市区域有个大概的印象,还能发掘一些有意思的地方,记下来,随后几天再去打卡。

到了亚历山大港后,也企图在旅游App上找这样的观光大巴,可是没有什么确凿的信息。几天下来也经历了这个城市糟糕的交通,看到了脏乱的城市环境,心想,大概这里,是没有这样的大巴吧。

得来却全不费工夫。那天逛完北边的埃及夏宫,一出门,看到路边停的,不正是观光大巴嘛!一翻比划手语过后,司机让我上车,20埃及镑单程,大概5块人民币。至于线路嘛,由于语言不同,我是搞不明白了。不过也不需要搞明白,就是需要去看看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

亚历山大的交通真是糟糕,堵车严重,人民开车也极其不守规则。我是坚决不敢在这里开车的。旅游大巴的线路是沿着滨海大道开,这也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一条干线。大巴在拥挤的交通中龟速前进,一边是地中海,另外一边就是亚历山大现在所建的,拥挤而又脏兮兮的居民区。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却是两座极美的建筑,起点是建于1892年的埃及夏宫蒙塔扎宫,终点就是14世纪灯塔废墟上建起来的凯特贝城堡。这个城市曾经极盛时的辉煌,以及今天的衰败没落,都在这一小时的大巴上尽收眼底。

尽管交通拥堵,尽管呼吸到的空气充满了汽车尾气,旁边都是嘈杂的鸣笛声。我还是交了两份钱,坐了两遍,把这个城市认认真真看了又看。脑中不断出现两句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当然我不是身在洛阳,可是古城的命运,穿越国界,却总有几分相似之处呢。

 

(左图是埃及夏宫,右图是亚历山大随处可见破败的现代建筑)

五.女王的盛宴

临行前的最后一晚,决定到酒店对面这一家很气派的海鲜餐厅吃顿体面的晚餐。

前几年自己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到饭店吃饭还会有些局促不安和不好意思,总是吃了就匆匆忙忙买单走人。如今年过三十的老阿姨,年轻时的那种局促不安就褪去了,自己出游,自己吃饭,剩下的只是从容淡定的享受,可以专心享受食物的味道。

这家饭店的装修像是国内那种承办婚宴的餐厅,很大的开放式大厅,大理石的餐桌。海鲜自己从水里挑好,然后厨师给你加工。西装革履的服务生问我要坐哪,我指着选了餐厅最深处,一个俯瞰整个餐厅的大桌子。"那里。"服务生微微皱了下眉头,但瞬间又恢复了友善。“当然可以,女士。”

点了四只烤螃蟹,一份海鲜粥,半斤烤羊肉,还有沙拉小菜面包和鲜榨的柠檬薄荷果汁。我坐在气派的大理石餐桌上,在亚历山大大帝的这片土地上,吃的像个女王。

  

   

 

西西环游记
跟我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