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回乡记系列还没有完全写完,我就又回国了。
要说在德国上班最大的好处,也许就是年假了。去年的年假没休完,留到今年一起,公司每年除了合同规定的30天带薪年假以外,还慷慨的给每个员工另外2天额外的带薪假。这样算起来,今年一共可以休39天的带薪年假。所以才有可能今年三月和七月两次回国看看,以弥补疫情四年没有回国的缺失。我的老板又是典型的德国人,对自己休假和员工休假,那是相当慷慨。每次休假前都嘱咐我,休假就是休假,不要看邮件,不要想工作的事情。
回国前一段时间,正值国内高考,河南今年的考生人数,达到的史无前例的新高: 130万考生报考。回国期间,又经历了妹妹报志愿,录取的过程。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高考报志愿的经历。这篇回乡记就写写,回头看这些年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及看到同龄人和年轻人的生活现状的一些感悟。
田园生活,还回得去吗?
这次回国又住在爷爷奶奶家的村子里。农耕文明的特点,在这个小村庄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村里人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村里边边角角,大大小小的不属于任何人的空地,都被种上了蔬菜或者农作物。上次回去是春天,天气好,村里散步转一圈,看到好多家都在开垦门前的小片土地,种上各类蔬菜。这次回去是夏天,春天被村民耕种的土地,已经长的生机勃勃: 花生,红薯,玉米,西红柿,豆角... 满眼的绿色。我家屋后的小菜园,也被爷爷打理的井井有条,让我们可以吃上有机无污染的新鲜蔬菜。
我自然也对土地有着亲切感。 休假在家的时候,甚至想过,能住在村里,种种地,那简直是理想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是不自由的,每天被各种任务压力推着往前走。如果在农村种地的话,至少还可以每天自己安排日程,做多做少都自己安排。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罢了,经不起推敲。当作业余爱好的耕种和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耕种,完全是两回事。不然农民也不会成为经济上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大批的农村青年出去城里打工。农业耕种获得的经济收入与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物价一比,就知道这个想法不现实了。回村种地,也只能是实现财务自由后,才能选择的一个可能。
我们是怎么把自己困住的
80后,90后长大的我们,一定都听过这样的话: 在中学学习,冲刺备战高考时,老师和家长会告诉我们,考完高考,上了大学就自由了,就不用这么艰苦了。上了大学后又听人说,工作了,赚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生活就自由了。等开始工作,家长亲戚就又开始催婚,说该成家立业,生活就走上正轨了。等结婚生子,贷款买了房车,有着一份稳定或不稳定的工作,过上了长辈口中"正轨"的生活,却发现,留给自己的选择也越来越少了。
每月的车贷房贷,孩子的育儿教育费用,即使工作中有再多的不满,也不敢轻易辞职。有的公司招聘面试时,甚至会问有没有房贷车贷,因为有经济压力的员工,不容易辞职耍性子,更好管理。
教育通胀
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一直没想好该怎么切入。那就直奔主题的总结出一句话,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这已经是很明了的一个道理:
教育已成为了一种消费。随着各种消费升级,通货膨胀,教育通胀,学历通胀,也都在日益严重。
作为一个自己读完了博士的人,讲这句话应该还是有几分说服力的。
我们父母那代人,50后,60后,经历了刚刚恢复高考。体验到了学历给人生带来的不同。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稀缺资源,毕业一般就等于有了一个好的铁饭碗。包分配工作,有编制,一个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别说本科大学毕业生了,就是专科生,高中生,在当时,都能有个铁饭碗,养家糊口的体面工作。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大学当教授。也就是这代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过了20年,1999年,大学考试扩招。两千年初,读硕士基本成了有志青年的标配。好一点的工作,一般要求硕士学历。大学的教职岗,要求博士学历,甚至开始要求海外博士学历。
我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读的天坑专业之一,生物科学专业。在决定出国留学之前,也找过一阵子工作,想着直接就业。当时找到了一份在青岛的地产销售工作。记得我爸当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以后的社会,本科可就是低学历了。那时的我听了这样的话,认为选择直接去工作,无疑是给我的未来道路判了死刑,于是放弃了本科毕业就工作的想法。那时,本科做实验课题的实验室里的博士师姐,已经有去面试北京的高中的教师职位的。
等到我博士毕业的时候,高校的教职竞争,已经卷到了极致,海外经历,发顶级期刊的文章,还有各种高校里非升即走的合同制。读个博士就能锁定一个高校教职的日子,早就没有了。
随着扩招,上大学容易了,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费也是一涨再涨。教育成了一种价格不菲的消费。办大学,也成了一种赚钱的手段。看过一个纪录片,很心痛。纪录片的第一个故事线,讲一个农村不富裕家庭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一个民办三本院校,父母和家族里的人,借遍了全村去凑三万一年的学费,认为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书,读出来就可以出息了,找个好工作,带全家脱贫翻身。第二个故事线,人才市场苦苦找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们,已经完全不管专业是否对口,只求一工作养活自己。第三个故事线,是某民办三本院校招生老师的自述,讲述如何用虚假的PPT,伪造的就业率去高中争取生源,招到多少学生,成了老板给他们的KPI量化指标。而兼任某科教学老师的他,也最清楚教学质量到底怎么样,自己的学生又有多少出来能找到对口的工作。
今年我的妹妹高考,河南130万考生。等到这一批学生都到了就业市场的时候,又会是怎么的情境呢?
我自己2006年上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整整10年的高等教育。2016年到德国企业参加工作至今。四年本科的时光,大概是我人生最浪费时间的时候。我认为我在企业工作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大学的教育学到的多和有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这种导向下,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淘汰中,一切都得有最高的效率,一切都要转化为生产力。现在的工作,每周都要为不同的客户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药企的研发难题,政府质监局饮用水质量的检测等等之类。这些是在大学远远学不到的。
既然如此,能不上大学吗?至少在国内现在的现状中,不可以。因为学历,又是企业招人的硬条件。也就是说,拿不到这个本科或者硕士学历,去递简历的那个可能性都没有。
讲到这里,现在年轻人的不婚不育也是有道理的。和以前养几个孩子,给吃饱饭,有的初中高中毕业就可以出去打工或者干农活,给家里做贡献相比,现在养孩子已经不是这样的投资,而完完全全成了一笔奢侈的消费。生个孩子就从上幼儿园要开始鸡娃,一直到孩子大学硕士毕业,甚至孩子找不到工作的话,还得继续经济支持。这么持久奢侈的消费,消费不起,那就干脆不婚不育,反倒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今年的回乡记,到此就写完了。我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对那片黄土,那个小村庄。那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是定义了我的身份和我是谁的地方。以后每年还要回乡,还要写家乡的变化。我家乡这个三线内陆小城市,各个方面的变化,也一定是与整个中国的变化和命运息息相关的。上面写了我对自己读了博士这件事,并没有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读了博士,也不一定带来什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重大转折。然而有一个能力,我认为是读博士和这么多年的理科学习所带来的,就是逻辑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可以用这种能力,提供一些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也是一种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