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七载”系列小文写于2003年,是年我从广州美术馆调到广州书画研究院(后和广州画院合并),工作和生活都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要搬离居住了十七年的越秀山尤为不舍,遂写了以下文字以作纪念,2020年7月略作修改。
有关老劳的后话
发现老劳去世后,书记马上通知台山他的老哥,还组织了几个人对老劳的财产进行清点。当时我心想,老劳空空如洗的房间有什么宝贝值得清点的呢,事后发现我错了。
在那一堵墙高的旧报纸中,有人发现了几个轴头,抽出来一看,是些装裱好的国画,打开第一幅,竟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奇峰的作品。再找再找,翻遍报纸后找到国画共有十一幅。书记吩咐把这些画一一造册登记,晚上还派了小符值班看守现场。
第二天一早七时多,美术馆的人还没上班,老劳的哥哥就到了。上班后,书记带上一众人把老劳的家门打开,他哥第一时间从包里拿出一张纸片,去核对那堆国画。“只有十幅,少了一幅高奇峰的”,老劳哥哥说。这可真奇了,昨天要不是书记英明,几个人一起在现场把书画都作了登记,这话都不知怎讲。大伙一数,果真只有十幅。
十一幅画中,高奇峰的作品应是最值钱的一幅,少说也有几十万,盗画的是一个识宝之人。
是谁盗走了此画?书记回忆分析:咋天负责清点的几个人是把门锁上后同时离开的,晚上是小符值的夜班。对了,这小符值得怀疑。
小符是美术馆一位老实巴交的老同志的养子,老同志因膝下无嗣中年后收养了这个儿子,本来是想养来防老的,没想到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先是无心上学,调皮捣蛋,被学校被街坊屡屡投诉,后又离家出走偷鸡摸狗。书是没办法读下去了,可年龄还小,恰逢这时老同志去世了,小符的妈来求美术馆的领导,请在美术馆给安排一份工作,一方面使小符有点着落,另方面解决一下母子的生活困难。美术馆的领导出于好意,就给小符安排了个收发报纸信件的工作。小符初来时朝气热情,闲时还画了不少画,因为美术馆以前在寒暑假里会由工会组织一些美术班,专门收自己的子弟,使这些孩子有个去处,好让职工安心工作。我曾在这些班里教过他画画,所以他时常会拿些画给我看,我总给他很多鼓励。
可是有一次,美术馆搞了个全国中青年画家作品邀请展,所有的展品都到齐了,就差一幅徐乐乐的。打电话到南京,徐乐乐说,早就用挂号寄出了,幸亏她还留有存根,把号码报上,再在这边邮局一查,说是已送达,签收人是小符。毫无疑问,徐乐乐的作品是给小符私人“收藏”了,小符很快也承认了,把画退回。念他还是个孩子,认错态度也好,美术馆也没有对他作什么处理。
既然有这种“收藏”的前科,书记就把小符叫来,直截了当地问他有没有拿这幅画,这次小符一口否认,还说,我昨天晚上到现在都没离开过美术馆,我偷了放哪里去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小符本来八点钟就该下班了,怎么到现在还没走昵?书记判断这幅画肯定还在美术馆里,只是不知藏在什么地方,于是发动大家去寻找。没多久,有人喊:画找到了,在苏小华家的鞋柜里!
这是怎么回事?这事怎么会与我有关?
书记又有办法使小符交代了这次“收藏”的经过 :夜深人静,整座楼的人都睡熟了,小符重演一次白天的动作:搬来长梯,从窗口进屋,取出画,沿梯下来,再转回二楼,把画藏在我家门口的鞋柜里。本来想一早下班时带走的,没想到老劳的哥来得这么早,还没想到老劳的哥对这批画如此熟悉,竟然也有清单一份。
这件事回想起来,竟有点福尔摩斯探案的感觉,书记就像个探长,料事如神。老劳的哥和小符都在里面各自扮演了精彩的角色。但有个问题到现在我都不明白,老劳哥的清单是老劳做给他的还是他自己取或做的?要是老劳做的,老劳为什么要做这份清单?要是老劳哥做的,目的可知一二,但老劳连门都不让他进,他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做的或取的呢?
这样提问题好像有些无聊,不就是清单一份吗。不是的,因为老劳还曾经是党的培养对象,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这份单子的内容,也许就折磨了老劳一辈子。
“鞋柜藏宝”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有一次我和当年七位美术馆创办人之一的谢老谢文勇闲聊,无意中谈起此事,谢老马上很警觉,问高奇峰的作品画的是什么?他说美术馆成立初期,藏品的账目不像现在这样清晰,但很多画都是经他一手买进或接收的,对每幅画、每个画面他都有印象,有段时间总觉得少了些画,比如那画着什么什么的那幅高奇峰作品,以后也就再也看不着了。
由此又想起一个情节,老劳要搬家了,从前面的大楼搬到我们共住的那座新楼,馆里领导一再问老劳要不要帮忙,老劳都一口拒绝。每到晚上老劳就开始蚂蚁搬家了,每次拿一捆报纸或提点什么。有个月黑风高夜,我和老劳在美术馆一拐弯处打了个照面,当时老劳掖下夹着几卷东西,昏暗路灯下他面部表情那种惊恐状至今难忘。
往事如烟,谢老现在也作古了,在广州美术馆成立之初,人员虽少,但业务方向把握得很好,抓住了一个进藏古画的大好时机,现在的藏品尤其是古代绘画,很大一部分是在那段时间(1957-1964)进藏的,为广州美术馆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州美术馆的馆史,这是很值得记载的一段。
速写 苏小华 1986年画于云南
更多阅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