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华:画画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没想过“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

文摘   2025-01-27 10:20   广东  


苏小华,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一级美术师、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广州美术馆馆长、广州画院副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广州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常委。



对话

100×150cm 

2007年



当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读书时,安排有一个学习“撞水撞粉”技法的课程,数年后,分配至广州美术馆工作,得以看到了大量的中国历代藏画包括居巢居廉以及恽南田、王武、宋光宝、孟觐乙等的没骨画法作品。情有独钟,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我就选择了用“撞水撞粉”的方法画花鸟画,至今已有十数载。



水上乐园

150×105cm 

2010年



前些日子,我的美院同班同学陈侗曾行文说道:“目前,由于撞水撞粉的技法不被广泛使用,结果她个人的作品与这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形成了某些偏差,使她看上去更象是杂技团的走钢丝者,人们不希望她掉下来却担心有掉下来的可能。以其功力或者对艺术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种知识进行阐释的权力,小华都应当属于可能性更多的画家。”他还送我一本徐渭的画册,大概是说这才是中国画的正途。



童年,暮年

190×105cm 

2010年



技法本身应该是有面宽一些和窄一些、难度高一些和低一些的区别,但落实到具体的某人时,我觉得选用哪种技法,关键是合适和有兴趣,合适了和有兴趣了才会有驾御和发展的可能,进而做到极至。我用“撞水撞粉”的技法画了不少画,至今还绕有兴趣,因没想过一定要“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所以也就不怕走钢丝了。



阳光明媚

180×160cm 

2008年



据说广州美术学院1958年从武汉搬来广州,选址在今天的昌岗路,就是因为旁边是岭南画派的先声居廉生活和授徒的隔山“十香园”,有着出大画家的风水。居廉和他的堂兄居巢用继承和发展的“撞水撞粉”法所创作的自成一家的花鸟画,对岭南美术的审美倾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不知道其他的美术院校有没有开设“撞水撞粉”的课程,但我觉得广美开设这么一门课程于天时于地利于人都很合适,对我来说,就等于从前埋下了的种子,后来发芽了,并开了一点花。



一书一茶一椅一花  

105×135cm

2008年



陈侗的文章最后说:“从她的作品所体现的空灵感来说,中国画历代大师们作品中内在的逸品气质给予她的影响可以说大于技巧上的示范作用。恐怕也就是这一点,使小华坚信在大写意和重彩的央逼当中找到一条中间道路既符合自己的性情又能达到独立门户的效果。”




碧血黄花 浩气长存 

250×105cm 

2011年



白菊花 

62×50cm 

2006年



百合花 

35×35cm 

2009年



晨雾 

68×68cm 

2002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



代代平安 

35×35cm 

2009年



待到秋来串串红 

24×27cm 

2006年



绿果 

35×35cm 

2009年



小番茄 

35×35cm 

2009年



新春2  

45×27cm 

2006年



杨桃之一 

35×35cm 

2009年



鹰嘴花 

24×27cm 

2006年



猪笼入水 

35×35cm 

2009年




转自020艺术观察






南粤一家
发表活跃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广州市的一个美术大家庭成员的书法、绘画、文章及评论,创建于2015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