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是难得的古代女画家,她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年号南楼老人。秀州(今浙江嘉兴)人。生于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二月初三日,卒于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三月初七,享年77岁。
陈书自幼聪明好学,寡言少语,博闻强记,加之陈家有丰富的收藏,得以洙濡目染,为她日后的绘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能成全陈书这样一位才女幷其作品能流芳千古,除了她的天分和不甘人后的性格外,还亏她嫁了一个开明的丈夫和养育了一个有才华有孝心的儿子。
陈书二十余岁嫁给了海盐(今上海松江县)人钱纶光为继室。钱纶光虽然是有着良好家境的世家子弟,但钱不善持家,只喜弄文舞墨,这类人一般会比较民主,他与陈书品诗论画,乐此不疲。他们共生了三个儿子,长子钱陈群(1686-1774),是康熙辛丒(1721年)进士,入翰林,他的出众文采倍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被列为自己的五词臣之一。良好的君臣关系交往常以诗文奉和互赠诗作为内容,钱陈群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母亲的书画作为贡品进呈给乾隆皇帝,皇帝兴之所至,在陈书的画上又题诗又盖印,于是这画就身价不同了。
清朝皇家编修的书画箸录书《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共精选了宫中所藏书画一万多件,其中女性画家仅有66件,而陈书的作品就占了二十几件,数量之多,不仅冠女性画家之首,并堪与男性画家媲美。
有则史料是关于钱陈群进贡陈书作品给乾隆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乾隆这位盛世君皇善解人意体谅部下的美德:
花卉 52.5X34.5CM 陈书
乾隆八年(1743年)冬十二月,钱陈群第一次将母亲的作品献给乾隆皇帝,乾隆对陈书既大方又秀气的画风很感兴趣,以后钱陈群就不断地进呈,皇帝基本都欣然收下,只有一本十开的《杂画册》,由钱陈群的父亲钱纶光题诗,母亲陈书配画,其时钱陈群的双亲均已去世,皇帝观后,对夫妻合壁之作赞叹不已。但他在每开画页各题七言诗一首后,却命人将画册退回给钱陈群。皇帝在画册的附页作跋文解释退回的原由:“此册为卿父母手泽贻留,今卿欲登之石渠以永其年。思石渠所藏卿母各种画颇多,不忍更留此,因各题一绝仍以赐卿,俾其家什袭为传世之宝。命金廷标仿写成册,录原题收入石渠,艺林当增此一段佳话也。丙戌(1766年)仲夏上浣。御题”。
作为至高无上的君主,还能将这样一件小事处理得如此有人情味,60年的盛世是如何产生的,在此可略见一斑。
清代同被称为“闺秀名家”的还有李因和马荃。李因作品题材多为松鹰及菊花、绣球花等,比较纤弱,马荃的风格也差不多。三人中,陈书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都大大超过其他两位,“陈书现象”甚至可以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个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