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文化
大塘村邹氏宗祠
大塘村位于武江区江湾镇东北面,清美的江湾河西畔,如绿色花瓣的山脉围箍的江湾山间盆地西缘。据称,因村口原有一眼大鱼塘,故称之。该村于清代中后期,始祖由湖洋村迁至现址定居。
由邹氏约建于清代的宗祠,区不可移动文物,花岗岩石条铺6米长二级檐阶,青砖筑二面坡悬山顶,盖灰瓦门楼,内凹0.6米,宽7.2米,牛轭形横梁(底雕花蔓),梁底架安全栓,弧形飘棚,寿纹沟滴,圆形滴水,木质门墩、门槛,门框(外配安全栓);内一井(花岗岩石板筑沿,花岗岩镇井石,中央镶一块精雕在肥沃田野辛勤耕耘的水牛图案,属稀世精品)二进,宽8米,进深14.3米,面积114.4平方米。砖木结构,包括下厅、上厅,两侧石灰石鼓形础撑柱,中堂木格窗。修缮后的宗祠是该村邹氏祭祖重要场所。
倒流水村邹氏宗祠
仁化长江邹氏宗祠
位于仁化县东北49千米长江镇邹屋角村北面,刘氏宗祠南面。邹氏祖先初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地处东西狭长的锦江沿岸平原南畔,锦江河南岸,东北傍山崇林茂的高冈寨。
据载,其先民远溯宋代,九郎(宗九),原籍江西樟树,元初官宰仁化县,任满定居长江,为当地邹姓始祖。祠青砖砌二座二面坡硬山顶,灰瓦建筑,高7米,宽9米,长20米,纵深17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卵石铺坪、檐阶,红砂岩砌二级台阶,花岗石方形门墩,棱形础,全花岗石方形檐柱,二端龙头,双龙戏珠木横梁,额书“邹氏宗祠”;侧挑手阳雕龙头、仙花、芝草、凤、寿字纹等图案,飘棚驼峰雕龙凤等图案。内2井3进,有神主牌8位,横额“光裕堂”,配联:“吾家吾族慎终追远永怀千古,列祖列宗继往开来景仰万年。”(邹润春敬题)供邹氏先辈神位。镶《重修光裕堂祖祠碑记》《道光三年修建祠宇各捐银芳名于左》《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祠堂碑记》《重修邹氏宗祠碑记》。宗祠有浓郁的南方祠堂特色,门楼的雕功雄厚。
相传,古时邹家有位牧童,勤奋好学,中状元荣归。请差使去迎,邹家念其是牛仔出身,不接,他愤怒将带回的三船白银倒在凿字石深潭。因邹家出状元,在邹氏祖祠前竖状元坊,二层,四周均木花窗,红漆,檐牙高啄,侧有小门,卵石铺道直通祠门。建国初被拆。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前期回顾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