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a天下
资讯
寻根
家风
传承先祖美德·弘扬家族文化
文章来源:宗亲推荐、网络
阿里,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神奇土地,不仅孕育了壮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一批批心怀家国、矢志不渝的守护者。
作为阿里地区改则县鲁仁社区居委会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邹小勇以西藏烟草人的身份,将个人使命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以平凡之躯铸就了不凡的担当。他不惧严酷的高原环境,无畏低氧的考验,坚定履行着党旗下的誓言;他住村守村,俯首躬行,以智慧和汗水为乡村的发展倾注心血;他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努力推动乡村振兴。他凭借艰苦付出和无私奉献,荣获了驻村工作队年度优秀个人光荣称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认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闪亮的精神标杆。
“日拱一卒无有尽”的实干精神
初到鲁仁社区驻村点,邹小勇便遭遇到了沟通难题,但他毫不退缩,连夜召集村干部,深入探讨并寻找对策,力破沟通“拦路虎”。在“两委”班子建设上,他倾注心血,严格遵循体系制度,全面完善党员服务管理、便民服务及村规民约等制度,为党建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他以实干精神为引领,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与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主持7次专题学习会,讲解党的最新理论,确保党组织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作为第一书记,邹小勇深知“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的道理。他充分利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社区”“改则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和“夜校培训”等平台,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他借助改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申请经费1.06万元,成功举办了“庆五一 迎五四”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此外,他还积极向改则镇申请环保经费2万元,开展了“感党恩,讲文明,爱家园”爱国卫生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环境水平。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
“初来驻村点,我并未有过多的考虑,只是单纯地希望能为我的阿爸阿妈们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两年来,邹小勇始终怀揣着对村民的深厚情感,将民本情怀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将这份情感化作了实际行动。
邹小勇积极对接了24家爱心企业和3名爱心人士,为社区512户困难群众分三批募集了资金和慰问物资,总价值超过50万元。同时,他积极向派驻单位汇报驻村工作情况,为477户困难群众落实了近24万元的慰问物资。他还为符合条件的6名本科大学生申请了烟草行业的“芙蓉学子助学金”,总计3万元,助力他们圆梦大学。
在改善社区环境方面,邹小勇也不遗余力。他成功向改则镇申请了10万元的环保经费,用于整顿和清理社区的10座旱厕,使得改则县社区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村民的幸福感也随之大幅提升。
他时刻关注着村民的需求,想村民之所想,办村民之所需。为了解决高原地区的冬季取暖问题,他积极争取并成功为469户困难家庭提供了750余吨近135万余元的冬季取暖煤炭。同时,他还为符合条件的183户困难家庭申请了近143万余元的民政救助金,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疫情防控期间,邹小勇更是身先士卒,负责院内的消毒工作,采购生活物资,监督劝导等工作。在物资保供困难时期,他经过多方协调,从拉萨紧急调运了10吨糌粑,同时帮助改则县城的4家蔬菜店和2家超市一并运送了850袋大米、100袋面粉、40件油和36件防疫物资,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急需的粮食保障,还有效缓解了县城内部分物资的供应难题。
“同舟共济扬帆起”的责任担当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是邹小勇坚守的信念。
鲁仁社区的居民原先多为牧区牧民,他们的就业观念相对封闭,就业渠道也较为狭窄,家庭收入主要依赖于政策性补助、公益性岗位和打零工。面对这样的现状,邹小勇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要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居民自身的“造血”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邹小勇积极协调改则县商务局与陕西省供销集团合作,成功对接了20万元的对口帮扶资金,用于石磨糌粑厂的设备添置。他还加强对现有石磨糌粑加工厂、农牧民工施工队、商业综合楼等9个产业项目的现代化经营管理,调研市场需求,优化项目运营,有效提升了这些项目的受益水平,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59名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岗位对接,累计实现了劳动性收入20余万元,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为集体经济创收了2万余元。
邹小勇还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充分利用“城中村”的资源优势,协助社区“两委”积极申报了2023-2025年乡村振兴储备项目18个,上报以工代赈项目2个。他积极争取援藏资金和烟草行业援助金,总计达到5300余万元,为社区规划建设“产业综合体”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为社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里崎岖矢志为民”的工作使命
每当谈及家庭,邹小勇的眼中总会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是他对家人的深深愧疚,但这份愧疚从未使他动摇过坚守岗位的决心。他深知,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但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他同样肩负着为村民谋求福祉的重任。
邹小勇的妻子,是他背后最坚实的支持。无论是家中琐事的忙碌,还是孩子成长的陪伴,她都默默承担,从无怨言。面对丈夫的忙碌,她总是理解地说:“家里的事情,不论大小,我都会尽量处理好,让他能安心工作。”而邹小勇,则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
这两年间,邹小勇几乎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驻村工作中。他深知,作为一名第一书记,他不仅是村庄的管理者,更是村民们的贴心人。他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了解每一户村民的生活情况,从生老病死到日常琐事,他都了如指掌。他用心倾听村民的诉求,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他选择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村民们的幸福和安宁。
在羌塘高原的壮丽苍穹之下,深植着一种崇高的情怀,那便是“家国情怀”;承载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那便是“烟草责任”。
对于邹小勇来说,荣誉和赞誉并不重要,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是羌塘高原的守护者,也是乡村振兴的领航员,更是村民的“亲人”和依靠。
审核:邹序仪、邹明、邹锡尧、邹常举、邹海兵、邹光权(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