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快递江湖什么最火?
举目四望,无疑是无人车。
总部层面,处在“风口”的无人车,正成为快递巨头们的“新宠”。多年前,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早已“入场”,妥妥的资深玩家。而近几年,其他各家快递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密集接触无人车企并洽谈各种合作的可能性与空间。
末端层面,得益于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自上而下的重视与推动,越来越多的网点对快递无人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无人车的投用在极大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和时效的稳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点“尝鲜”。
资本层面,市场层面的强劲驱动下,资本市场也坐不住了,开始押注这个赛道。今年以来,前有九识完成近1亿美元A轮融资,后有新石器拿下6亿元C轮融资,更加验证了快递无人车前景和成长空间越来越广阔。
当快递无人车的热闹越大,甚至跨圈层快速席卷时,这番情形,要搁多年前,还是很难让人想象的,像极了当年的“自动化分拣设备”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和飞跃。
快递无人车的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现如今,快递无人车的价值犹如“隐形”快递员,正被重新审视。
一方面这是大势所趋。
需求端:区域内短驳、特定场景下的派件、降本(人力成本)增效等现实诉求越来越明显,且刻不容缓,使得越来越多的网点开始主动选择无人车来缓解末端压力。
供给端:无人车企定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业务场景的聚焦和能力优化,以及售后、维保等体系的完善,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快递网点的疑虑,“后顾之忧”解决了,网点们自己会去“算大账”,然后用脚做出投票。
政策端:部分地区、城市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和宽松,适当开放或给予路权。其他目前没有“放开”的地方,接下来也有可能通过市场化、规模化应用的手段,倒逼相关部门制定相关通行政策。
另一方面也势不可挡。
无人车到底有多火热?有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9月起全国范围无人配送车示范尚在两位数,今年以来示范规模升至三位数。
以九识无人车为例,在6月28日的新产品发布会上,当天就卖出了5290台无人车!可以预见,这是一个增长速度和空间潜力都非常大的市场。
(来源:通渠有道)
目前,在无人车这个并不算新起的风口上,就已集结了三股快递势力入局——
一是自己造车,走独立路线。典型代表是菜鸟和京东物流。
▌菜鸟
早在10年前,菜鸟便已研发出能进行自主导航、通信、路径规划的末端机器人原型菜鸟小G。2016年,菜鸟开始投入无人车的研发和运营,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菜鸟与阿里达摩院联手打造出的无人车“小蛮驴”。
去年5月份,达摩院自动驾驶团队全部并入菜鸟集团,这件事对菜鸟的意义尤其重大,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其技术实力,也让外界更清晰的感知到菜鸟在无人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从实验室前沿科技探索,转入了场景业务落地实战。目前,菜鸟旗下L4级无人车已正式发售,将在公开道路规模化配送快递包裹。
▌京东物流
自2016年起,京东物流也开始致力于无人车的研发,用8年时间完成了六代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并在一线应用。9月23日,京东物流发布搭载感知大模型的第六代物流无人车技术,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将规模化布局。
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常态化运营智能配送车,与京东快递小哥组成“人车CP”,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服务。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京东物流持续开展多种业务探索,服务范围不仅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配送,还跟七鲜等商超系统打通,提供超市订单无人即时配送服务。
二是投资车企,走联合路线。典型代表是顺丰。
在“无人”配送方面,顺丰在“无人机”领域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但在无人车方面的布局还是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能力。前段时间,顺丰就投资了一家L4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试图通过强强联合,以“投资+订单”的模式,加速推进无人车配送的商业化落地。
三是和车企合作,走采购路线。典型代表:三通一达和极兔。
“通达兔”在无人车方面仍以集中采购和使用无人车为主,也有着各自的“御用”车型。一方面解决城市分拨中心与网点/驿站间的短驳, 一方面直接用于特定场景下的末端配送。无人车的投用,在极大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和时效的稳定性,深受网点喜爱。
按照惯例,通达系快递中只要有一家迈出第一步,其他几家都会迅速跟上。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入局无人车领域,与此配套的产品、服务也会越来越专业和完善。
其中,值得关注的就是中通——
站在上述角度来看,对于快递行业来说,无人车除了能带来降本增效的“惊喜”之外,或许还能有更精彩的故事。
有个观点老鬼很认同:在无人车辆数和覆盖密度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将形成全新的运力服务网络,由于这一网络的智能、网联和高度灵活等特点,将释放出传统人力配送网络不能承载的功能,可能整合零售、物流、园区、商超等多个行业,演变、衍生出多种创新服务和业态,形成全新的生态。
放在更长远视角下,除了“无人车+快递”,还可以让更多无人车的运力资源聚起来、活起来,一方面聚合多元化业务场景,提高无人车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整合无人车运力,降低无人车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