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上古奇书《山海经》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古人所知的各种珍奇异兽。它们各居一方,或吞云吐雾,或呼风唤雨,或造福众生,或魅惑人间,彰显了古人对山海自然的好奇与敬畏。这也勾起了我们无尽的好奇,山海之间真的存在这些神兽吗?如果这是古人的想象,那他们的灵感源泉又来自哪里呢?
《山海经》中的龙、九尾狐与凤凰。
为了解开这些疑问,中国国家地理以“山海有灵”为主题,选择了《山海经》中广为流传的龙、九尾狐和凤凰入手,组建了三支由自然摄影师和各路达人组成的团队,联合影像技术合作伙伴骁龙,踏上寻找现实中“山海神兽”的旅程。这一次,我们兵分三路,和“无穷小亮”张辰亮一起远赴丰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风雨兼程,搜寻现实中“龙的鳞角”藏于何处,和“水哥”王昱珩一起北上内蒙草原,南下西南山地,翻山越岭,寻找九尾狐原型的蛛丝马迹,和青年动物学家李彬彬一起深入巍峨的秦岭与武夷山,跋山涉水,一睹现实中的“凤凰之美”。由上到下依次是这次的3位领队:张辰亮、王昱珩、李彬彬。
龙,在《山海经》中多次出现,龙的身形蜿蜒,融合天地万象。它有两个最稳定的特征:身披鳞甲、头顶鹿角。放眼中华大地,“龙鳞”与“龙角”的原型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通过手机镜头,跟随张辰亮一起探寻龙的鳞角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阴雨绵绵的长江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根据《诗经》《礼记》等古籍记载,这里生活着一种和龙一样能吞云吐雾、呼风唤雨的古老生物,名为“鼍”。根据古籍中描述,鼍形似蜥蜴,性情温和,冬天打洞冬眠,下雨前会鸣叫。这些特征使得现代动物学家们一致认为,鼍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扬子鳄。扬子鳄是一种小型鳄鱼,成体只有1.5~1.8米长,有着短而宽阔的吻部、强健的四肢、有力的尾巴以及一身龙鳞般的坚硬鳞甲。它们善于挖掘洞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地下洞穴中休眠,因此也被当地人称为“土龙”。可见,扬子鳄与龙的联系在当地也是有目共睹的。借助手机的超级微距功能和卓越的暗光表现,我们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清晰地记录到扬子鳄鳞甲的细节,拍出震撼人心的画面,充分展现出“龙鳞”的魅力。扬子鳄行踪隐秘,它们通常潜伏在水中,一动不动,很难被发现。此外,它们的洞穴多位于岸边植被遮盖下的土坡上,十分隐蔽。小亮一行在扬子鳄出没的水域划船搜寻,一无所获。尽管如此,小亮心里清楚,此刻周围一定有许多双眼睛正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借助手机的认知ISP功能,水下画面的对焦、白平衡和曝光等参数得到进一步优化,让我们清楚地捕捉到扬子鳄在水中游龙般的动作和形态。
扬子鳄的洞穴有多个洞口,这是为了迷惑天敌,然而有时候也会给自己造成困扰。这次我们记录到一只扬子鳄就走错了家门,被洞中的正主一顿恐吓。
一只走错家门的扬子鳄正被洞中“正主”所驱赶。
扬子鳄与龙的关联可不仅仅只有一身坚硬的鳞甲。它们的喉部有着发达的气囊,会在降雨前夕,通过其喉部气囊助力发出雄浑的鸣叫,仿佛是在呼风唤雨,这与龙的神力如出一辙。想必古人在创造龙的过程中也受到此情此景不小的启发。尽管扬子鳄是行踪隐蔽的冷血动物,但它们与人的距离却出人意料地近。在扬子鳄保护区内就坐落着几十个村子,这里的人与扬子鳄朝夕相处,自古如此。扬子鳄会在人们劳作的田间地头打盹,还会被水边洗衣服的声音吸引,画面一派和谐。即便小亮靠近,它们也不会愤怒地攻击,全然没有印象中鳄鱼的凶猛。
扬子鳄自古就与水乡的人们毗邻而居,人与鳄和谐相处的画面早已是这里的日常。
关于“龙角”的原型,小亮在江苏盐城的滨海湿地中找到了线索。这里生活着一种大型鹿科动物——麋鹿。成年雄鹿头顶巨大而雄伟的鹿角,颇有王者风范,这与龙的气质不谋而合。《山海经》有多处提及:“其兽多麋。”可见,麋鹿在古代数量繁多,一定给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机的认知ISP功能能对拍摄到的麋鹿毛发边缘进行优化,从而获得分毫毕现的极致画面。
现实中,麋鹿角在鹿科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麋鹿角的前叉分叉,而后叉不分叉,这与其他鹿科动物刚好相反。倒置的麋鹿角能够三足鼎立,这是麋鹿角所独有的特征之一。鹿角作为雄性实力的标志,是雄鹿争斗时的武器,是雄鹿求偶成败的关键。鹿角越大,雄鹿越能在打斗中占据上风,也就越能吸引异性的青睐,因此鹿王通常拥有最雄伟的鹿角。在繁殖季节,雄鹿还会往鹿角上缠绕草料等各种东西,以把自己装饰得更加雄伟,这种行为在科学上称作“挑草”。由此可见,“龙角”的出现也让龙的形象更加雄伟、威严,更具王者风范。
手机的认知ISP功能让画面背景虚化得更自然,让麋鹿打斗的场景更生动,彰显麋鹿的王者风范。《山海经·南山经》中这样描述九尾狐: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九尾狐的形象深入人心,它时而是祥瑞吉兆的化身,时而是魅惑人间的妖精。它承载着古人对未知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引发后人无尽的探索欲。这次,我们和“水哥”一起,远赴内蒙古呼伦贝尔、青藏高原和四川瓦屋山等地,用现代动物学的视角,寻找九尾狐在现实中的蛛丝马迹。
在中国神话中,九尾狐的形象从一尾九叉,逐渐演变为九条尾巴。但是很少有人深入地去了解狐狸。为了寻找九尾狐的真身,我们和“水哥”一起,用影像完整地记录到中国全部的3种野生狐,看看它们究竟谁更像九尾狐?沙狐是犬科狐属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亚洲中部的草原和半干旱荒漠中,在中国多见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等地区。这次,我们就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小草稞里发现了一窝不到两个月大的小沙狐。它们是中国体型最小的野生狐,一般体长50-60厘米,体重2-3千克。小沙狐的性格活泼,完全没有九尾狐那妖媚的模样。
借助手机的4K 120p拍摄功能,我们捕捉到小沙狐玩耍嬉闹的升格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小沙狐活泼可爱的模样。
现实中的另一种狐狸或许能更好地展现九尾狐美艳妩媚的形象,那就是赤狐。赤狐的体型比沙狐略大,它是中国人最常见到的狐狸,从内陆平原到山地高原,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赤狐毛色鲜艳,身体背部毛色为赤褐色,头部灰棕色,耳朵背面黑色或黑棕色,唇部到前胸暗白色,体侧带黄,腹部白色或黄色,尾尖白色。赤狐行踪隐秘,多在夜间活动,加之红褐色的皮毛与迷人的“锥子脸”,尽显妩媚妖娆之态,高度契合人们对九尾狐的想象。
手机的认知ISP功能为我们生动地还原出暗光环境中赤狐的美艳外表,毛发清晰可见。
在青藏高原地区生活着另一种独特的狐狸,它方脸小眼,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它就是藏狐。事实上,藏狐一点也不愚蠢,相反它们身手矫健,正如九尾狐一般。方正的脸庞其实是它们适应自然环境的演化结果。为了获得强大的咬肌,在捕猎中拔得头筹,它们只好牺牲一点颜值。正是这样的自然选择,成就了藏狐强大的生存能力,使它能在这片严酷之地站稳脚跟。然而即便“狐主任”靠牺牲颜值换来了强大的实力,但也常常有受气的时候。在它进入喜马拉雅旱獭领地的时候,也难免被其追打驱赶。生命的较量在此刻瞬间反转,颇有几分奇妙。
借助手机的4K 120p拍摄功能,我们可以放慢激烈的追逐场景,清晰地记录下藏狐被旱獭追赶的精彩画面。
寻遍了中国全部的3种野生狐,我们发现无一能符合九尾狐九尾和声音像婴儿这两个特征。难道九尾狐的原型不仅是狐狸,还有别的动物?根据这种猜测,我们很快定位到了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高山、亚高山森林。这里生活着一种尾巴上有约9个环纹,叫声如婴儿的动物,俗称“九节狸”。它就是小熊猫。
借助手机的认知ISP功能,我们清晰地记录下小熊猫鲜艳蓬松地毛发。
小熊猫的体型中等,体长约40~63厘米,尾长约30~50厘米,大尾巴几乎与身体一样长。尾巴上有9~ 12个深色的环纹,使它能在树枝间灵活走动而保持平衡。大尾巴不仅是保持平衡的工具,也会被它们当作睡觉的枕头。小熊猫非常嗜睡,平时不是在吃就是在睡,慵懒可爱的形象深得人心。关于吃,小熊猫和大熊猫一样,它们都是高度特化的竹食性食肉动物,竹子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同时也会在季节更替时少量进食果实、嫩叶、花、鸟蛋和昆虫等。
手机的认知ISP功能使得小熊猫在复杂的森林环境中脱颖而出。
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九尾狐的真身终于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古人的想象力也变得有迹可循了。《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是中国最著名的神鸟,它身披华羽,所到之处,皆为祥瑞。它集中国人对鸟类的所有美好想象于一身,是民族文化中至善至美的图腾。根据凤凰像鸡的外形和华丽的羽毛等描述,人们将它与现实中有着华丽羽毛的雉类联系在一起。这一次,我们跟随动物学家李彬彬一起,深入传说中凤凰栖居的山林,看五彩斑斓的羽毛,见风姿翩翩的舞蹈,一睹现实中的凤凰之美。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秦岭居天下之中,是传说中凤凰栖居的地方。我们跟随李彬彬来到这里,寻找一种有着五彩羽毛的美丽鸟类,据说它就是凤凰最主要的形象来源。它是中国特有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红腹锦鸡与凤凰最显著的联系就是雄鸟那一身极为华丽的羽毛。雄性红腹锦鸡的头顶具有金黄色丝状羽冠,披散下来如同精致的头纱。脸、颏、喉和前颈呈锈红色,与它华丽的羽冠相互映衬,非常艳丽。雄性的体羽颜色也非常绚丽。上体除上背为浓绿色外,其余部分主要为金黄色,肩部暗红色的羽片呈披肩状。翅膀为黑色,上面布满了带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斑点,如同镶嵌了无数宝石。下体通红,从胸部一直延伸到腹部,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尾羽长而黑褐色,上面布满了桂黄色斑点。雌性的羽毛颜色则较为暗淡,主要为棕黄色,满布黑褐色的斑纹,尾羽较短。手机的18bit-ISP功能精准还原红腹锦鸡雄鸟五彩斑斓的羽毛颜色,无论是金色的头冠还是鲜艳的虎斑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雄鸟这一身五彩羽毛是它们求偶的战袍。在繁殖季节,雄鸟们会争相在雌鸟面前跳起求偶的舞蹈。它们追逐雌鸟,展开有着虎斑纹的披肩羽,像古时候的舞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但雌鸟可不会轻易被征服,最终往往会出现多只雄鸟围在雌鸟周围竞相热舞的场景,画面颇为滑稽有趣。
借助手机的4k 120p拍摄功能,我们清晰地捕捉到红腹锦鸡的流畅舞姿,没有拖影或模糊,生动记录下其求偶时的精彩瞬间。与凤凰相比,红腹锦鸡的滑稽舞蹈有失端庄典雅的气质。而中国的雉科鸟类超过60种,凤凰的原型应该还有别的来源。武夷山是中国东南部最高的山脉,生活在这里的白鹇也被视为凤凰的化身,人称“白凤凰”。古人认为,白鹇是洁身自好、孤傲清高的鸟,这与凤凰的气质颇有几分相似。白鹇的雄鸟通身羽毛洁白如雪,黑色斑纹规整有致,恰似天工巧绘的神秘图腾。腹部在阳光照射下,会泛出如梦似幻的蓝紫色。
手机的18bit-ISP功能帮助我们准确还原白鹇羽毛的洁白如雪,以及腹部独特的蓝紫色光泽,将“白凤凰”的姿态完美呈现。白鹇主要栖息在海拔 2000 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尤其喜欢在林下植被茂密、水源丰富的山谷地带活动。虽然古人认为它们是孤傲清高之鸟,但事实上白鹇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白天在地面觅食,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等为主要食物,也会吃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白鹇和其他雉科鸟类一样,不善飞行。但有时为了采食高处的槭树的果实,也会短暂地秀一把飞行技术。为了托起肥硕的身躯,它们下蹲蓄力,然后展翅腾空。洁白修长的尾羽随之展开,划过幽暗的森林。画面仿佛仙子下凡,唯美而圣洁,宛如凤凰现世,难怪古人将其赞为“林中仙子”。只要见过此情此景,自然就会明白白鹇为什么能成为凤凰的原型。
手机的认知ISP和Slow Motion功能让白鹇振翅高飞的身姿清晰可见,每一根羽毛的飘动都能被清晰记录,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其与凤凰的联系。
为了满足我们对山海神兽和自然的好奇,为了把神兽带进现实,让古人无边的想象有迹可循。摄制组此行踏遍千山万水,过程中历尽艰险与挑战。在安徽宣城拍摄扬子鳄时,因为连日的阴雨,摄制组常常需要冒雨开展拍摄工作。在呼伦贝尔草原拍摄沙狐期间,因为沙狐生性机警,人类很难靠近。为了拍到精彩的特写画面,摄制组需要身穿迷彩服在草地上一动不动,等待很长时间。在秦岭拍摄红腹锦鸡的过程中,为了找寻红腹锦鸡的最佳拍摄位置,摄制组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精彩画面背后的付出要远超我们的想象。
摄制组历经万难前往中国各地记录现实中的“山海神兽”。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从未止步,而探索自然的过程一直都充满了艰险。经过过去五年的合作,中国国家地理携手骁龙,让我们看到先进的影像科技可以让探索自然的过程更加便捷,人人都能成为神奇自然的探索者。我们相信,当年的古人也一定见过神秘的扬子鳄、雄伟的麋鹿角、美艳的赤狐、迷人的小熊猫、五彩的红腹锦鸡和飘飘欲仙的白鹇。然而,受制于有限的条件,古人只能通过想象记录下这些神奇的生灵。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能更加便捷地深入山海,将这些神奇的生灵更准确、更鲜活地记录下来,呈现到更多人眼前。让山海神兽走入现实,用科技的力量传递生命的力量。
未署名图片来源 | 《龙的麟角》《寻找九尾狐》《凤凰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