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
图 / 视觉中国
和妈妈一起搓圆子啦。
摄影 / nok_sz ,图 / 图虫创意
南方的冬至吃啥?不只有饺子与汤圆。
绘图 / Q年,制图 / 吴玖洋
东莞的奇石宴,广东人过冬大概丰盛如此。
图 / 视觉中国
冷风中熬过冬至,不需要靠一身正气,家人在身旁,热汤热菜在嘴边,总有一味温暖人心。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搓圆子吃汤圆,南方冬至夜的第一要事。不只是汤圆,很多地方吃的糯米团子,也是冬至常客,所以这句诗还有另一种说法:“家家捣米做米团,定是明日冬至节”。
汤圆白白的外表下,包裹着物产丰饶的南方。
图 / 视觉中国
浙江朋友告诉我,南方团子的差异大得离谱,尤其是加上方言之后:浙南地区的人叫冬至圆,潮汕地区的人叫冬节丸,苏州人叫汤团、冬至团、稻窠团......名字虽然不同,但样子都是圆乎乎的,南方人重寓意好口彩,吃的团子、圆子,就是祈愿家人永远团团圆圆。
南方的冬至,到底有多少种“团子”?
制图 / 孙璐
汤圆,还是偷尝的那颗最好吃
筛好糯米粉,就能搓圆子或者炸油果啦。
图 / 视觉中国
冬至吃汤圆,团团圆圆。
图 / 网络
宁波人的冬至夜还会吃汤果,有点像酒酿圆子,却不用搓成圆形,只需要把搓成长条的糯米粉团掐成块煮。馅儿也不需要包进去,就在汤里,青菜汤果新鲜咸香、浆板汤果酒香扑鼻。宁波人最爱的还是番薯汤果,“番”和“翻”同音,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在苏州吃冬至团,有个优势是馅料丰富,糖肉、菜果、豆沙、萝卜丝等等,甜的鲜的,素的荤的,应有尽有。
苏州与上海人都爱的荠菜鲜肉大汤圆。
图 / 视觉中国
如果想尝试多种也完全没问题,因为苏州的汤团论个卖,你也不必担心店家会上错汤圆,因为不同馅儿的汤圆形状略有差异,有扁圆的,有滚圆的,有圆头带尖儿的,有圆肚留尾的。各种馅儿心的汤圆都来一口,回荡肠腑的有油花肉质的鲜肉香,有芝麻的甜香,有玫瑰的郁香......
不吃团子,是不是就不会长大了?
在浙南的温州、台州,家家户户做的是“冬至圆”,有甜、咸之分,咸的冬至圆是包着肉馅的糯米团,甜的不包馅,在台州叫“擂圆”。搓成的小圆子放入红糖黄豆粉中滚一圈,颜色就从玉白变成土黄,“擂”字,就是当地方言里“滚来滚去”的意思。老台州人说,“擂圆”是台州最正宗的冬至圆,吃完冬至夜就不会冻一夜了。
用竹签戳着吃的云南豆面汤圆。
图 / 视觉中国
擂圆长得很像云南的豆面汤圆,同样是遵循了 “糯米+豆面+糖=好吃“这个公式。加一勺炒香的白芝麻,一勺熬得带有焦香味儿的糖稀,用竹签子戳着吃,吃完汤圆碗里加一勺煮汤圆的汤搅拌喝下,就可以去除嘴里些许的甜腻味。
冬至的台州,擂圆别具特色。
绘图 / 林天意《风物中国志·临海》;制图 / 吴玖洋
潮汕人同样吃的是实心不包馅的糯米粉团,叫做“冬节丸”。冬至夜搓好的冬节丸,到第二天早上祭祖祭神之后才能吃到,孩子们最盼吃这碗丸,常是半夜里醒来好几回,天怎么还没亮呢?“汤丸唔食天唔光”, 这一夜如此漫长,吃了冬节丸天就亮了。
冬节丸,潮汕的冬至记忆。
图 / 潮大片
红豆粥里的红白丸子。
图 / 视觉中国
在闽南,汤圆又叫“冬节圆”,虽然还是以糯米粉为原料,但有红白两种颜色,白丸子为主,红丸子点缀,增加过节的喜庆氛围。有小孩的人家,还有做“鸡母狗仔”的习俗,用糯米粉料捏一些动物、植物或元宝等形状,就像北方的花馍,为冬至增添了不少乐趣。
捏成元宝形状的“鸡母狗仔”。
图 / 视觉中国
糯米丸子,是吉祥喜庆的代名词。
图 / 视觉中国
在广东,人们还把糯米丸子串起来,在冬至节那天插在屋内屋外,星星点点举目皆是糯米丸,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种风俗就叫作“封冬”。过了三日之后,孩子们摘下糯米丸,温热一下,当作甜点吃掉。
南方的烤年糕,也是冬至的味道。
图 / 视觉中国
摘地头上的野菜来炒年糕吃最好,野菜的气味老往鼻子里钻,钻得人心里也痒痒的。如果家里有灶台的话,建议把年糕简单粗暴地扔到灶台里煨着。煨好的年糕金黄明亮,抹上一层盐,烫烫地拿在手里,咬一口,热气就糊了眼镜。
上图,烤年糕;下图,大头菜年糕。
图 / 网络
吃年糕,年年高。
图 / 视觉中国
油条夹麻糍粿,江西人的冬至早餐。
图 / 视觉中国
赤豆糯米饭,一碗可以“驱邪”的冬至饭。
摄影 / lichaoshu,图 / 图虫·创意
“若要富,吃豆腐”,江苏人在冬至爱吃葱烧豆腐。
摄影 / bestview,图 / 图虫·创意
南方哪些地方冬至吃肉?
制图 / 孙璐
四川,汤圆包围的“羊肉高地”
在苏州,肥而不腻的酱方也是冬至常客,人们还喜欢切点冻羊糕带回家,浙江余姚人在冬至也流行吃点冻羊肉。要论冬至对羊肉最专一的,还是四川人。
色泽奶白的四川羊肉汤。
摄影/沉默的螺旋,图/图虫·创意
四川很多餐馆,临近冬至总是默契地支出大锅煮羊汤。简阳羊肉汤以羊骨搭配沱江鲫鱼,“鱼”遇上“羊”,形成实至名归的“鲜”,再以川味辣椒作为蘸水,小撮腐乳,红白绿三色端上桌,俗话说“吃了羊肠不穿衣裳”,寒冷的天气里有什么比一碗滚烫的羊肉汤更叫人心满意足的呢?
每年冬至,四川人排队喝简阳羊肉汤总能上新闻。
图 / 视觉中国
除了简阳羊肉汤,四川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羊汤,各具特色——以豆瓣蒜泥为蘸料的隆昌羊肉汤,以黑山羊为材料的威远羊肉汤,同样很鲜的丹棱羊肉汤,新鲜的萝卜菜是灵魂。
湘赣吃熏腊肉,广东吃打边炉
冬至以后的“数九天”,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肉类不易变质,更容易有腌腊风味。所以在江西和湖南,冬至前后是做腊肉腊味的最佳时节。
冬至来临前,西南土家村民制作香肠。
图 / 视觉中国
冬至前后,是熏肉的最佳时节。
图 / 视觉中国
冬至日的广东依然是无鸡不成宴,冬至吃打边炉,以鸡汤打底,还要杀鸡拜神,然后一起吃团圆饭;广西人则是吃肉粽,长条形的粽子,豆子、猪肉、排骨、腊味、咸蛋黄,各种口味都能包进粽叶里去。
打边炉,足以温暖广东人的冬天。
图 / 视觉中国
苏州人排队买冬酿酒。
上图 / 今日苏州;下图 / 网络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不管吃啥,总归是整桌家宴的一部分。团聚,是冬至永远的主题。祭祖扫墓,看望亲人,设席宴饮,如果家中有人外出未归,则留出空座,摆上碗筷,加些饭菜,思念不会缺席。
今年冬至,喝到桂花冬酿了么?
图 / 视觉中国
长夜将尽,万物新生,在冬至这一刻,流浪的灵魂不管走得多远,故乡亲人(以及家里的汤圆年糕羊汤腊肉......)始终在原地守候。“早点回家”,无论叮嘱还是挂念,总是无比动人心弦。
团聚,是冬至永远的主题。
图 / 视觉中国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