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关注 「毓华读书」,终身陪伴读书
坚持输出超过365天,认知觉醒、读书写作!
转载请联系授权(ID:huaread01)
今天是【觉醒十年读书会】@流月的领读文章。
觉醒十年读书会介绍可以看这篇呀:原生家庭贫穷的人,长大后靠什么逆袭?
以下是正文: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个人管理的宝藏书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它不仅给到我很多启发,还颠覆了我很多认知,让我忍不住想分享给你。
我最近一直在帮很多有职场困惑或者爆文写作卡点的小伙伴做咨询答疑,在过程里我就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
就是总想既要有要还要,因此觉得自己事情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用...
然后就一门心思想着是不是自己的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出了问题?
但其实根本原因是你的个人管理出了问题。
而这整本书就是从我们的个人、家庭、工作等不同纬度展开来阐释:
为什么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怎么判断哪件事是最重要的?怎么去做好这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我也会结合我的一些个人经历给大家解读下这些内容。
1/帮你告别“既要又要还要”的迷茫
在一开篇,作者给了这么一句话。
”人生的秘密就是只做一件事,就一件。只做一件事,其他的事都不值一提。“
看到这句话,大家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难道我每天或每段时间里,就只能干一个事吗?
如果我有能力有精力去做,比如我可以六点起床起来读书,冥想,然后在陪伴群做晨读分享,我想应该还有人会去运动等等...
那这是不是就算分散了精力?
可如果把时间看作成功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
但我们总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日程比我们还满,那这是啥情况?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误区,理解这个一件事其实不应该是具体的“一件事”而是“具体的一个目标”。
而事事都有轻重缓急,我们努力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
只为了让你的目标和行动之间有更紧密的联系,所以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你是否专注。
面对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我们就要去拆解任务,也就是一个个事件,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事情的优先级。
很多小伙伴应该听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讲的”要事第一“这个原则,其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要知道每一块骨牌都代表一个单位的潜在能量,骨牌越多就代表积累起更多的能量。
积起一定量的骨牌后,轻轻一触就能激发出惊人的效力。
所以每天为当天要处理的事情排好优先次序,完成最紧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别再被你的待办list支配
我想说一个可能会颠覆你认知的观点,不要列待办list!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书里,作者认为大部分的待办清单其实是“存活清单”。
只能帮你应付日子,却对迈向成功毫无帮助。
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成功清单”,上面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你的终极目标。
而成功清单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二八定律。
大家可以回顾下自己过去的日子,是不是似乎真的只有几个决定性的想法促成了你今天的成就呢?
比如仅有的几个大客户比其他很多客户都更重要,
仅有的几位贵人是你获得某些事情成功的重要推手,
几笔正确的投资让你得到了现在的绝大部分资产。
所以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将我们的待办事项清单重新排序,它就变成了成功清单。
在确定成功清单的过程里有几个tips跟大家分享。
①缩减。
不要纠缠在烦乱的忙碌之中,要执着于效率。
你每天的工作都应围绕着终极目标而展开。
②极致。
一旦你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就要继续追问更重要的是什么,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将主要精力放在成功清单的第一项上。
③拒绝。
为紧要的事腾出时间,对其他事情暂时说“不”或者拖延一阵。
④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
区别对待每件事,而且要真正做到。
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完才行,也不要相信“要成功就得完成所有目标”这样的观点。
更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划掉清单上的琐事是不能助你成功的。
每件事都不同,选择最重要的事才会有所裨益。
现在你可能会说,好! 那我努力把我的代办list升级成成功list。
可很多时候我就是身不由己,被各种事情分散精力。
到头来发现自己忙忙碌碌,既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又没有好好生活。
那如何能聚焦,让自己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重要的事情?
分享给大家一个方法:学会预留时间段。
简单说就是要以结果为导向来看待和使用时间。
把所有的时间集中起来完成优先事务,只有当优先事务完成了才可以去忙其他的事情。
而这个过程里你需要给自己或者他人一个提前的约定,确保自己能按约定执行。
①提前预留出空闲时间。
有些人总不好意思请假休息,但提前规划休息时间反而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工作时间。
当你规划好了,身边的人也会来配合你的时间,这样也能更好的保证团队协作效率。
②预留出处理优先事务的时间。
这个时间也就是你必须要完成最重要事务的时间,建议不少于4小时。
而这黄金的几小时,一定要保证是围绕你目标拆解出来的事务,确保你向着目标全力冲刺。
③预留出做计划、复盘的时间。
不知道大家每天有没有计划、复盘的时间,我会每天在幕布APP里记录并对比自己的状态。
因为我知道只有开启自己的原认知才能走得更快,不至于跑偏。
3/两条很颠覆我的认知谎言。
谎言一:一心多用是为了节省时间。
大家平时做事是不是也会寻求一心多用?
觉得这样是在节省时间,甚至还显出自己的精力旺盛。
但在书里,有截然相反的概念:同时做多件事不仅不是节省时间,反而是浪费时间。
我们所谓的一心二用,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
大家可以想想当你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发微信,是不是有时候你和别人说的内容就错入了微信的文字里?
所以所谓的同时干两件事,其实只是在两件事之间做快速的切换罢了。
这就让我想到前些天读书会给大家推荐过《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其实从大脑的结构出发也解释了这个点。
书里说到:虽然我们经常自认为能同时处理多项工作
但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真的同时处理过多项工作。
相反,我们只是在工作之间来回切换,每次切换时都要在LatPFC里插拔规则集。
研究人员称之为“任务切换”。
这个过程就很像用同一台电视机收看两个不同的节目:当然,你可以快速调台,但你一次只能看一个。
基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一心多用,其实是会有成本的。
最直观的就是时间成本。
当我们从一个任务跳到另一个任务时,过滤器的更新会让注意力暂时“关闭”。
关闭周期在0.1~0.2秒,但每次切换任务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虽然单看上去很小,但大家想想如果你经常切换累计起来呢?
另外,准确性会受损。
当我们从一个任务跳到另一个任务的时候,两个规则集会在短期内产生混合。
就像我开头说的你一边说话一边打字,打字会错乱。
除此之外,记忆还容易错乱。
一心多用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往往会变成一种习惯性程序被存储起来,就比如我们一边听歌一边做题。
你在这个状态里特别有做题的感觉,但当你上考场的时候,你没听歌了,你做题的感觉可能就没了。
因为你对知识的回忆都是夹杂着音乐一起的,这就形成了调取困难。
所以,大家尽可能让自己专注起来,不要再想着一心多用来节约时间了。
谎言二:自律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平时早起、读书、健身等等把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这种“规律的生活”,
是不是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自己寻求的自律人生?
以至于对他人的评判都是:人家那么自律,怪不得人家能成功!
但作者却说这种靠自律维系的马拉松状态并不能让我们成功。
因为成功是一场短跑比赛——长期靠自律积攒的能量抵不过习惯的力量。
所以自律不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获得成功只需要你去做对的事,而不是做对每件事。
你无须方方面面都自律,你只要挑选最有用的那件事,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你的目标是要选中一条规律,将它培养成牢固的习惯。
这个点让我想到我前天和我朋友聊天,聊到减肥的问题,她之前在尝试“哈佛减肥法”,确实坚持下来有了一定成效,但后面假期里她各种吃又回去了。
她就跟我说她最近在寻思怎么能把减肥的动作拆解变成一种长期的生活习惯,
因为无论你用什么法减肥,她都是短期内见效了。
但你很可能在结束后有报复性心理,觉得终于结束啦,犒劳下自己,就导致你复胖。
然后我跟她说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去健身房运动至少1h,我没给自己定周期,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并不是难受的状态,就能长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她给我的反馈就是:你可真自律。
但实际上我只是在努力的养成一个习惯,然后相信时间的复利。
我建了一个以书会友交流群,欢迎大家进群,获取读书资料!
—END—
作者简介:毓华,一名终身读书人,坚持365天写作,未来七年将持续日更1000天,阅读1000本书,钟灵毓秀,腹有诗书气自华,毓华陪伴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