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支气管扩张症属于中医“咳嗽”“咯血”“肺痛”“肺胀”等范畴。
本病的形成与幼年或体虚之时肺部感受外邪侵袭(如患麻疹、百日咳等)有关,正气受损,致使痰湿之邪深伏于肺。若再遇外邪侵入,或肝火犯肺,引动内伏之痰湿之邪,导致肺气上逆,每见咳嗽、咳吐脓痰等证;热伤肺络,血溢脉外则见咯血或痰中带血;久病入络,或离经之血留滞不散,形成瘀血,亦可成为致病因素。
中医学认为,本病自邪热犯肺到形成肺络损伤,是慢性渐进过程,病程缓慢,本虚标实贯穿病程始末。肺脾两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本病初起主脏属肺,渐可累及肝、脾,日久累及心、肾,肺络损伤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外邪或他脏邪热再度伤络,形成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病变趋势。痰热、痰湿、瘀血是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致病原因,而病邪的侵入与机体正气不足相关。因此,本病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性特点。治疗上当分清标本缓急,辨证用药。
风热犯肺证
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咽痛口渴、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肺。方药用桑菊饮加味。
桑叶、菊花各15克,杏仁、桔梗、连翘、薄荷各10克,芦根20克,甘草3克。
发热、咳嗽较频者,加黄芩10克;
吐黄痰者,加瓜蒌15克,浙贝母10克;
口渴烦躁者,加生石膏30克;
咯血者,加侧柏叶、仙鹤草各10克。
肝火犯肺证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咯血色鲜红,胸胁疼痛、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肝泻肺。方药用黛蛤散合得白散加减。
青黛、海蛤粉、黄芩、生地黄各15克,白及20克,紫苑、当归、桔梗、阿胶(烊化另服)各10克,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各12克,鱼腥草20克,金银花30克,大黄10克。
阴盛火旺者,加青蒿10克,玄参15克,并加大生地黄用量;
痰多者,加竹沥10克,全瓜蒌 20克,苇茎10克;
瘀血征象明显者,加桃仁8克,丹参、茜草各15克。
痰热壅肺证
咳嗽吐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苦口干、胸胁隐痛,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化痰。方药用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苇茎、薏苡仁各20克,冬瓜仁、桃仁各15克,桑白皮、黄连、半夏各10克,瓜蒌实、金银花、鱼腥草各30克,黄芪20~30克,桔梗10克。
热毒炽盛、高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鲜竹沥汤(冲服)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各10~15克;
咯血者,加大黄炭、地榆、茜草各10~15克。
阴虚肺燥证
咳嗽少痰,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润燥。方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熟地、麦冬、百合各15克,白芍20克,当归、川贝、白及、玄参、桔梗各10克,地骨皮、青蒿各10~15克,生甘草3克,阿胶(烊服)6克。
咳嗽痰黏或色黄量多者,加桑白皮、鱼腥草各15~20克;
咯血不止者,加牡丹皮、大黄炭、栀子各10克;
血出紫暗成块,伴胸痛者,加三七粉(冲服)3克,广郁金10克;
盗汗甚者,加乌梅、浮小麦各1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
气不摄血证
咳嗽,反复咯血,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
治宜补气摄血。方药用拯阳理劳汤加减。
黄芪20~30克,人参(另煎)10克,炒白术、桂心、升麻、当归、五味子、陈皮各10克,生姜3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仙鹤草15克,阿胶(烊服)6~10克。
出血量多不止者,加白及10克,藕节炭10克,白茅根20克,茜草15克;
兼见阴虚者,加熟地黄15克,玄参10克,麦冬15克。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每天阅读5分钟,健康资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