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期【教育科研】撷一缕书香 走实证之路——良师领读者临港联盟第二次共读活动

教育   2024-11-08 23:20   上海  

 撷一缕书香 

走实证之路


——良师领读者临港联盟第二次共读活动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 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我们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2024年10月22日,临港教育科研基地的30余位老师相聚腾讯会议,完成了《走向实证》一书的第二次读书分享活动。

在本次的读书分享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的戴晓晨老师做了领读,主要讨论了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形式逻辑以及文献研究的重要性。

鉴往知来,文献为基



在第一部分的分享中,戴老师首先回顾中外主要教育家的思想,并引用顾明远和佐藤学教授的对话,讨论了教育思想是在传承中创新的,强调了教育史研究的核心使命是尽可能接近教育的史实,自然而然地呼应了《走向实证》中“要学点教育史”的观点。在教育哲学方面,他主要分享了教育哲学的方法论,并通过举例让老师们直观地了解教育哲学的内涵。在形式逻辑方面,他解释了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术语和概念的一致性、避免矛盾陈述。



戴老师的第二部分分享主要围绕教师是否要学做文献研究。一方面引用了陈向明教授的观点,讨论了学术研究和行动研究中文献研究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总结了其他专家的观点,从文献研究的分类、理论视角和研究视角的定义、作用和范围等进行一一阐述。

最后提出文献研究的三种类型,即文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文献阅读与领悟,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做文献研究。


走进实证,共读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的胡静老师作为戴老师的共读伙伴,在戴老师领读内容的基础上,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校科研实际工作经验,同良师领读者临港联盟的老师们作分享。


关于科研中的文字表达,胡老师将学习到的一篇《CSSCI期刊主编:论文写作用词的八条建议》中的内容,同黄建初老师在书中的表达相结合,指出“理性、客观、节制、中立的表达或许更加充满力量。”

谈到文献研究的必要性时,她表示正如《走向实证》书中黄老师所强调的:“教师的教服务学生的学,教师的研究也应该服务学生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文献研究是对学生负责的基本要求。”且有些时候,当拥有了一个“大”命题或方向,想要更进一步、有一个具体的抓手时,进行文献研究,是获得理论视角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此外,胡老师以她2023学年参与的学校“教师评价素养”课题研究历程作为素材,将自身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感悟分享给共读的伙伴,并在分享的过程中表示“文献研究不是一个阶段产物,而是持续补充的过程,不断查新,也是第二次理论提升的机会。”

最后,胡老师分享了上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魏峰教授在《教师科研成果的凝练与表达》主题讲座中的一句话作为共读收尾:“用科研的方法,做教育的事情”。



书中有无限远方,书中有万象人生,书中字字可以成为交响,书与生命有一段相遇的时光......通过这次读书分享活动,教师们不仅对实证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更多的思维火花,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
3~6岁幼儿营养与保健、亲子互动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心理分析、园内公告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