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与机遇并存的大都市上海,小唐曾是投资界的一名“弄潮儿”。
他曾在一家知名市场化投资机构工作,年薪高达百万,但高强度的出差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难以兼顾家庭。
两年前,小唐怀揣着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跳槽到一家国资PE机构。
然而,小唐很快发现,现实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投资行业大环境不佳,市场化机构的募资难度显著增加。
不少机构因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不仅新项目投资受阻,连日常运作都成了问题。一时间,机构裁员、降薪的消息频传。
根据我们的统计,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超过30%的市场化投资机构进行了人员调整,降薪幅度普遍在10%-30%之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国资PE机构也未能幸免。
小唐所在的机构自去年年底起便停止了新项目投资,转而专注于投后管理,并开始分批裁员。
紧接着,今年初的一份正式降薪通知让小张心灰意冷。
他的月薪被削减了20%,从原本的两万元降至一万六千元。
据统计,该机构基层投资人员的降薪幅度普遍在20%左右,而中层管理人员的降薪幅度更是高达30%。
“我本来想着图个稳定,没想到现在却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小唐无奈地摇头,眼中满是疲惫。他透露,由于降薪和裁员的影响,许多同事不得不寻找第二职业或考虑离职。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资PE机构的人才流失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5%。
与小唐有着相似经历的不止一人。小张,小唐的前同事,也在同一时间收到了降薪通知。
他的月薪从原本的三万元降至两万一千元,降幅高达30%。
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年终奖也被递延发放,具体时间和金额都未确定。
小张回忆起去年他们团队成功投资的一个项目,本以为能带来丰厚的回报,结果却因市场变化而亏损严重。
据该机构内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投资项目亏损率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0%。
不仅如此,国资PE机构内部还面临着种种挑战。
换领导就意味着换投资思路,这让基层员工感到无所适从。
一位法务部的员工小梅抱怨道:“我们投资部现在不仅要负责研究、投资,还要管投后管理和基金募集。
领导还搞了个赛马机制,让我们内部卷得不行。
我现在每天加班到深夜,身体都快吃不消了。”
据行业调查显示,近半数国资PE机构内部存在过度竞争和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
而外部审计和考核的压力更是让国资PE机构喘不过气来。
近年来国资监管逐渐加强,投资领域的审核越来越严格。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资PE机构接受审计的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0%。
一位国资LP员工张彤透露:“现在只要拿了国资钱的GP,都需要配合接受审计。
我们最近就收到了检查通知,要求配合调查内部不合规的地方。
我们整个团队都忙得团团转生怕哪里出了差错。”
面对这样的困境,小唐和小张等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他们意识到在国资PE机构寻求稳定已不再是明智之举。
相反,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其中小张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投资理念和技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小唐则决定转型做投资顾问利用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国资PE的“限薪风云”只是冰山一角。
据最新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资PE机构的总数较去年减少了5%投资规模也呈现出下滑趋势。
这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永远的稳定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小张和小唐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国资PE员工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缩影。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挺有意思或者有用的,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谢谢啦!如果你想看更多这样的内容,记得关注我哦!
欢迎朋友们关注我的公众号📢📢:【汇智堂30offer】!🤣🤣
欢迎点赞 👍、收藏 💙、关注 💡 三连支持一下~🎈
分享金融圈人与事,我是糖宝哥,下期见~🙇💻
商务合作
请联系微信:chinapepole
咨询、培训业务合作
一对一咨询内容如下:
1、个人职业发展咨询,一次0.2万元/次;
2、投资理财咨询,一次0.5万元/次;
3、企业投融资咨询,一次1万元/次,3万/年;
4、定制化培训服务,一次4万/天,10万/3天;
5、媒体专访,免费2次/年。
联系方式:
添加微信号:chinape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