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的清晨,我拖着行李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火药味,这是记忆中最熟悉的年味。
转过最后一个弯,老屋的青瓦房顶映入眼帘。门楣上贴着崭新的对联,红艳艳的"福"字倒挂着,在寒风中轻轻摇晃。奶奶正在天井里忙活,看见我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颤巍巍地迎了上来。
"小宇回来啦!"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伸手要接我的行李。我连忙躲开:"奶奶,我自己来就行。"她的手在半空中顿了顿,又收了回去。
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蒸笼里冒着热气,案板上摆着刚揉好的糯米粉。我放下行李就要帮忙,却被奶奶拦住了:"你去歇着,坐了一天车,累了吧?"
我执意要帮忙包汤圆,奶奶拗不过我,只好让我坐在她身边。她的手很稳,搓出的汤圆圆滚滚的,像一颗颗珍珠。我笨手笨脚地学着,不是馅儿漏了就是皮破了,奶奶也不恼,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你小时候最爱吃我包的汤圆了,一顿能吃十个呢。"奶奶一边包一边说,"那时候你才这么高,"她比划着,"整天跟在我屁股后面转,'奶奶我要吃汤圆','奶奶我要吃糖'......"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汤圆,突然发现奶奶的手在微微发抖。抬头看去,她的鬓角已经全白了,眼角的皱纹比去年又深了几分。
傍晚时分,村里渐渐热闹起来。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我搬了把竹椅坐在天井里,看着天边的晚霞一点点褪去。
"小宇,来放烟花!"堂弟小明抱着一堆烟花跑了进来。他今年刚上初中,正是爱玩的年纪。我接过他递来的烟花棒,点燃后在空中画着圈。火花四溅,照亮了我们欢笑的脸庞。
"哥,你看这个!"小明神秘兮兮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细长的烟花,"这是我特意买的,叫'银蛇吐信',今年不是蛇年嘛!"
我接过烟花仔细端详,包装上印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蛇。点燃引信后,烟花"咻"的一声窜上天空,在空中绽放出金色的蛇形图案,蛇信子还一吐一吐的,活灵活现。
"真好看!"小明兴奋地跳了起来,"哥,我们再放一个吧!"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奶奶站在厨房门口,正望着我们出神。她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单薄,手里还拿着擀面杖,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奶奶,您也来放一个吧!"我走过去,把一支烟花棒塞进她手里。
"我老了,不会玩这个......"奶奶连连摆手。
"很简单的,我教您。"我握住奶奶的手,帮她点燃了烟花。火花绽放的瞬间,我感觉到她的手在颤抖,却紧紧握着烟花棒不肯松开。
"真好看......"奶奶喃喃地说,眼中映着璀璨的火光,"你爷爷在的时候,也最爱放烟花了......"
夜色渐深,村里的烟花却越来越密集。天空中绽放着各色花朵,将整个村庄照得如同白昼。我和小明把剩下的烟花都搬了出来,在天井里摆成一排。
"奶奶,您看这个!"我点燃了一个旋转烟花,它在地上飞快地转着圈,喷出五彩斑斓的火花。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拍手。
最后一个烟花是"金蛇狂舞",点燃后,一条金色的巨蛇在空中盘旋飞舞,最后化作点点星光洒落。我们仰着头,直到最后一颗火星消失在夜空中。
"该吃年夜饭了。"奶奶擦了擦眼角,转身走进厨房。我看着她的背影,突然发现她的脚步比往年蹒跚了许多。
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最显眼的还是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我舀起一个咬了一口,是熟悉的味道。奶奶期待地看着我:"怎么样?"
"好吃,和以前一样好吃。"我笑着说,却觉得喉咙有些发紧。
屋外,零星的烟花还在绽放。我望着窗外璀璨的夜空,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每年都要回家过年。不是为了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不是为了绚丽的烟花,只是为了这一刻——能和最亲的人在一起,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听着他们絮絮叨叨的关心。
烟火年年,年年烟火。在这璀璨的光芒中,我看到了时光的流逝,也看到了亲情的永恒。或许有一天,我也会像奶奶一样,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年轻一代放烟花。但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温暖永远不会改变。
夜深了,我帮奶奶收拾完碗筷,看着她慢慢走向卧室。她的背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瘦小,却依然挺得笔直。我知道,这就是家的样子,这就是年的味道。
躺在床上,听着远处零星的鞭炮声,我轻轻地说:"奶奶,新年快乐。"
窗外,最后一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村庄,也照亮了我的心。